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媒体评“高官退休才敢言”:地方一把手怕退休前任

2014年03月11日 10:03   来源:中国青年报    

  据说不少地方一把手天不怕地不怕,除了怕在任的上级外,就怕退休的前任。曾听一个地方官员讲过,他说:幸亏那些退休老同志不会上网,仅仅只是在生活中发发牢骚骂骂现任,不然的话,老同志们天天到互联网上去批评现任,他们就受不了啦。普通网友曝个光、批评几句,还可以承受,老同志们要发飙,那可都是让现任吃不了兜着走的猛料。那位官员开玩笑说,千万别让老同志们学会上网。

  理解官员们的这种“敬畏”,比如正在召开的两会上,最尖锐的批评,最让官员们流汗的言论,往往正来自那些退休的高官。举个例子,卫生部规定医生必须签协议不收红包,该部门曾将此一规定当作反腐政绩,可全国政协常委、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却毫不留情地批评,这个规定非常可笑,这是对医生的不尊重。

  医生估计也不满,可没人敢说,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官员估计也有微词,但没人敢批评上级的规定,但退休的前副部长就敢说。现任领导一定挺怵这个前任的,而且对这种批评必须听着。不只是这次两会,公众常听到来自退休高官的炮声。

  听听这个尖锐的批评:现在“官满为患”,一些乡镇好几百个干部,小汽车停了几排——老百姓再勤劳,也养不起这么多官啊!这么尖锐的批评不是“公知”说的,而是中纪委原副书记刘锡荣。

  再听这个犀利哥的炮声:中国目前的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一些干部长期占据了干部病房、干部招待所、度假村,一年开支惊人。这位犀利哥不是韩寒或李承鹏,而是卫生部原副部长殷大奎。真是内行批内行,批得更在行。

  更让现任头疼的是这位前任,88岁高龄的云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杨维骏,坐着政府专配用车为12名失地的农民开道,带他们到云南省政协反映问题。

  这些发言者的职位前都带着个“原”字,加个“原”字就不是官,而是民了。退休了,轻松了,失去的是权力,得到的是自由,所以就敢说了。相对应的是,很多两会上的在任官员都不敢说。相映成趣的是,因为在任官员多当人大代表,退休官员多当政协委员,就形成了委员比代表更敢说的两会现象。

  个别不认真履行代表职责的官员,要么是“装聋子”,其他代表委员再尖锐的批评,都不回应不搭腔,假装认真记录,知道这时候不能说。要么是“要票子”,没把人大代表的身份当成参政议政,而是当成“跑部钱进”的机会,去拍上级领导马屁,跟中央要政策,要发改委和财政部要钱。要么就是“扯犊子”,说一些官话套话大话假话废话,开口闭口“听了总理的报告非常激动深受鼓舞”,因为说废话最安全嘛!再就是“卖关子”,媒体一问敏感和尖锐的问题,就都回避,太极打得无比娴熟。他们信守言多必失沉默是金,人家的代议比的是谁更能说,我们比的是谁更能憋住话。

  一些退休官员敢说,而一些现任的不敢说,倒没觉得那些退休官员在道德上就多么高尚了,他们在任的时候,一样也没说,一样是装聋子、要票子、扯犊子、卖关子。这是体制问题,在任的时候有很多顾忌,得看很多人的脸色,有很多想法,没什么比仕途更重要。现在退休了,没什么可怕的了,总不能不给我发退休工资吧,终于混到了不看别人脸色而让别人看自己脸色的时候,就敢甩开膀子抡圆了说了。

  所以,还是尽可能少地让在任官员进人大和政协,让他们自己监督自己,太为难他们了,他们对自己也下不了手。而让退休官员去当代表委员,他们已不是官员了,但有经验,有资历,更有胆量,让退居二线的他们发挥余热,还是有必要的。曹林

 

(责任编辑:袁霓)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