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刻钟服务圈"年内覆盖6成社区 总数超千个

本市将明确街道在辖区城市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2014年03月12日 15:38   来源:北京晚报   左颖

  本报讯(记者左颖)今年本市将新建200个“一刻钟社区服务圈”示范点,使总量达到1022个,覆盖60%以上城市社区;出台全面深化街道社会服务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文件,明确街道在辖区社会服务和城市管理中的主体地位,理顺街道与各级政府专业管理部门的关系,推进街道统筹管理各类协管力量。

  市委社会工委书记、市社会办主任宋贵伦在今天的社会建设工作会议上介绍,今年本市将推进第三批200个社区用房立项建设,公示第二批400个社区用房建成项目,建设48个新型农村社区试点,新建100个村级社会服务试点,加快推进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向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延伸。加快推动社区便民服务体系全覆盖,新建200个“一刻钟社区服务圈”示范点,使总量达到1022个,覆盖60%以上城市社区。

  宋贵伦透露,本市今年还将出台全面深化街道社会服务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文件,明确街道在辖区社会服务和城市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争取改变街道办职能多却职权不匹配的尴尬处境,理顺街道与各级政府专业管理部门的关系,推进街道统筹管理各类协管力量。

  “西城区、海淀区已经先行试点将统计所、司法所下放到街道,其他驻街道单位也将实行上级单位和街道双重管理,加大街道工委、办事处在服务社会相关职能方面的综合协调力度。”宋贵伦说,街道层级将发挥社会服务管理主力军作用,成为一个实体管理单位和联系各单位、社会组织的枢纽。

  同时,本市还将加快街道社会服务和城市管理机制创新,建立健全街道地区社会服务和城市管理委员会机制。同时推动社区开展民主自治和服务管理创新,推动社区公共服务事务“权随责走、费随事转”。

  宋贵伦表示,社区承担了大量的政府职能,但并未获得相应的经费支持,“活儿派下去了,但经费没有到位”,今后社区将有望成为政府购买服务的参与主体,其协助政府开展的工作,将按项目得到经费划拨,让社区放下包袱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另外,今年本市还将不断提高精细化社会服务管理水平,制订并试行《北京市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指导标准》,力争到年底前,基本实现区县、街道、社区“三级网格化体系全覆盖”,区县层面基本实现社会服务网、城市管理网、社会治安网“三网融合”。这也意味着将来市民办理计生、住房、社会保障、老龄服务等各项公共服务时,除了可以就近在社区公共服务大厅办理之外,也可以在家通过网络轻松实现咨询和办理。据介绍,从去年开始本市已经在全面推进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化体系建设,今年年底前全市16个区县将全部实现多网融合和体系全面覆盖。

(责任编辑:彭博)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