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相"严重 南京明城墙挹江门城楼将首次揭顶大修

2014年03月14日 09:37   来源:南京日报   

 

  记者近日从市文物局获悉,明城墙挹江门城楼将于4月底迎来首次揭顶大修,工程预计7月底前完工。据介绍,这次挹江门城楼维修会给更换、添加的建筑材料标上记号,今后人们参观时可以直观地分辨出哪些是老构件,哪些是新材料。

  民国老城楼严重“破相”

  前期“体检”查出一堆隐患

  挹江门开辟于1921年,是当时连通南京城内与下关码头的重要通道,城门最初只有一个门洞,原称“海陵门”。1929年,为了让孙中山灵柩顺利送往中山陵,国民政府将其扩建为三道拱门,并更名为挹江门。1984年,为纪念南京解放35周年,挹江门城楼上的两层仿明宫殿式门楼进行了重新整修,作为渡江胜利纪念馆(旧馆)。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风霜洗礼,挹江门城楼由于年久失修已变得破败不堪。不久前,记者前往挹江门探访时发现,城楼上的各处建筑构件已经严重“破相”:廊柱、门窗、围栏表面的油漆严重脱落,一些木柱出现干缩开裂现象,城门上则堆满了乱石,一派残损破败的光景。附近居民表示,挹江门城楼已经好多年没整修过了,加上平日里缺少管养维护,近些年只是间断性地对外开放。

  今年1月,我市敲定了明城墙保护整治和对外开放的时间表,要求青奥会前全面完成25公里城墙本体的修缮,确保22公里城墙本体开放。作为明城墙的重要“门脸”之一,挹江门城楼的修缮也正式提上日程。

  据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前期“体检”结果显示,除了油漆脱落、地板开裂、墙面空鼓等“面子问题”,城楼建筑本体还存在多处安全隐患:如屋面砖瓦大量破碎、缺失,门楼室外地面出现一定下沉,很多木柱柱脚也有不同程度的腐朽,整体大修已是迫在眉睫。

  按照计划,挹江门城楼修缮工程将于4月底启动,工期预计在3个月左右。根据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制订的修缮方案,整个工程将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按照“原材料、原尺寸、原工艺”的修缮思路,对这座有近百年历史的老城楼进行“美容手术”。

  修缮工作的第一步是“大扫除”,城楼上后期加建的门卫室、水池、铁门以及老化电线将全部拆除,恢复原本宽敞整洁的环境;接下来是“揭顶”,重做屋面并加铺防水层,屋顶残损破碎的青瓦会按原尺寸进行更换;最后一步是“美容”:用钢丝刷磨刷加酸洗的方式去除墙面上的污渍,所有木构件重新刷桐油保护,同时补铺室内木地板。

  和以往文物修缮工程追求“修旧如旧”不同,这次挹江门城楼维修会在更换或添加的建筑材料上标出记号,让人们在参观时可以直观地了解哪些是老构件,哪些是新材料。据介绍,此次修缮工程将尽可能多地保留老门楼的原有构件,除了保障文物建筑安全所需的加固材料外,其他所有维修更换的材料会采用刻字、墨书、模印等方法,在适当部位做出标识。

(责任编辑:石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