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西藏边民互市贸易拉动中尼边境村落经济增长

2014年03月14日 11:59   来源:新华社   

  记者近日从西藏自治区商务厅了解到,西藏2013年边民互市贸易额突破7亿元人民币,增幅10.8%。边民互市贸易正逐步成为拉动中尼两国边境村落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推动边民致富。

  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与印度和尼泊尔接壤,边境线长400多公里,是阿里地区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地处普兰县境内的斜尔瓦村,海拔3600多米,是普兰县最靠南边的村落,一条蜿蜒狭长的孔雀河让它与尼泊尔油萨村隔河相望。

  现年58岁的尼泊尔油萨村村委会主任尼玛顿珠告诉记者,每年夏季,尼泊尔边民带着木材、香料等商品入境,到斜尓瓦村或者是普兰县城里买卖。冬季之前,他们将在县城里收购的烟酒、电器等产品带回尼泊尔销售。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西藏兴边富民行动总计投资逾5亿元人民币,用于改善民众住房、交通、饮水等生产生活条件。“十二五”期间,西藏将把国家安排的基础设施项目和资金着重向边境地区倾斜,利用边境地区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发展外向型经济,中央和地方财政计划安排8亿元人民币用于西藏少数民族发展资金。

  尼玛顿珠说:“西藏的经济快速发展,也是我们尼泊尔边民的福利。”如今,拥有50来户人家的尼泊尔油萨村几乎家家从事边民互市贸易,人均年收入上万元,远远高出尼泊尔人均年收入。“借助着西藏的发展,我们尼泊尔边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尼玛顿珠对未来充满信心。

  据了解,2013年,西藏深入实施《西藏自治区兴边富民行动“十二五”发展规划》,全年共下达国家民委、财政部和区财政厅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含兴边富民资金)42908万元,用于840个新建项目。

(责任编辑:杨淼)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