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广州、佛山、肇庆、云浮4市纳入规划范围。2012年,四市面积合计33911平方公里、占全省18.9%,人口合计2650万、占全省25%,GDP合计22274亿元、占全省39%。
大江大河是孕育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和生命线。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有一条河流的名字被代表委员们频频提及,那就是去年已经被全国政协列为重点督办提案的珠江-西江经济带。
西江,发源于云南省马雄山东麓,经贵州、广西流入广东肇庆、云浮,在佛山与北江交会,与北江、东江等共同冲积,形成珠江三角洲。珠江-西江流域上接云贵,纵贯两广,下通港澳,被称为连接西南和华南的“黄金水道”。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把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作为推动发展的战略支撑。要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沿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推进梯度发展。”这一政策信号被很多关注珠江-西江经济带的人士解读为加快发展的契机。
粤桂同盼 珠江—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时机已成熟”
在今年全国“两会”广东开放团组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省发改委主任李春洪建议,国家在新的区域经济带和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布局中,应把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作为重要的工程之一,并让其在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与之呼应,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主任黄方方也提出了相同建议。黄方方说,长江经济带列为国家战略并已实施后,繁荣了重庆、武汉、芜湖、上海等多个城市。珠江-西江流域是国内仅次于长江的第二大流域,流经广东四市、广西七市,向上游延伸还有云贵的四个市,覆盖人口约1.2亿。如果上升为国家战略,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引领广西及西南区域经济的新一轮大发展。
事实上,去年全国“两会”上,“加快推进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的提案已从全国政协收到的近六千件提案中脱颖而出,被列为五件重点提案之一。随后,全国政协重点提案督办调研组到广东、广西组织调研。而在此前国务院正式批准的2013年区域规划审批计划中,珠江—西江经济带规划在7个计划审批的区域发展规划中排名第一。业内人士表示,这标志着珠江—西江经济带有望上升为国家战略。
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国务院及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先后出台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与珠江西江通道相关省区的战略规划和意见,去年国家发改委又牵头启动了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交通部珠江航务管理局局长任建华告诉记者,近几年,国家发改委陆续在一些重点地区通过出台区域规划的方式,对区域发展的整体方向和产业布局进行谋划与指导。但像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这样以自然河流水系为基础的、跨行政区划的区域总体发展规划,尚属首例。
“当前,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条件已具备,时机已成熟。”在全国政协“加快推进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重点提案督办调研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马飚如是说。
黄金水道 为与东盟对接提供便利条件
珠江—西江经济带正在上升为国家战略,但在城镇化的总体布局上,这重要的“一横”是否应该补上去呢?
省政府参事王培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了“两横三纵”的城镇化战略格局,构筑了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纵轴的“两横三纵”发展格局。
王培楠指出,过去在国家空间地理上,“两横”指的是长江与珠江。现在,“珠江”这一横换成了“陆桥通道”。“广东作为我国第一经济大省与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西江经济带作为联系经济最发达的珠三角与大西南的广大腹地的大手笔,在中国的战略发展大格局中,是不应该缺位的。”为此他建议,广东要据理力争,将“两横三纵”改变为“三横三纵”,让战略蓝图更加完整,更具有前瞻性与大局观。
李春洪也持同样的观点。他说,“两横三纵”的城市化战略布局,与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沿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带”构想是一致的,是考虑在发展东部沿海的基础上提升中西部地区,让整个国家的发展建设更加协调,很有必要。但他认为,珠江西江通道在国家总体战略布局中也很重要,应加快建设珠江西江经济带,并将珠江西江通道纳入国家新型城镇化的布局。
“粤港澳以水相连的西南地区,仅贵、滇、黔三省的国土面积就达到80.3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3亿,而2012年的经济总量仅有3万亿元,未来的发展潜力很大。”李春洪说,建设珠江—西江经济带并将沿珠江西江通道纳入到国家新型城镇化整体战略布局,可以更好地发挥珠三角带动作用,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与西部地区的资源、能源、生态、劳动力等优势互补。
任建华表示:“从广西看,将推动广西打造成为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的新战略支点;从广东看,将推动广东加大‘双转移’力度和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同时,珠江—西江作为促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天然纽带,可以把泛珠三角的开放有机结合起来,给整个泛珠三角经济圈与中国—东盟自贸区对接提供便利的条件。”
王培楠认为,中央提出要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而历史上西江正是陆路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连接通道。“中国要搞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首先要抓住中国和东盟合作重大机遇,紧密对接东盟这个6亿人口的大市场,而‘西江经济带’通江达海的战略优势,是极为重要的。”王培楠说。
创新突破 跨省(区)水资源保护机制亟需建立
珠江—西江经济带引发代表委员们关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珠江流域跨省(区)水资源保护现状的迫切要求。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李竟先在今年全国“两会”上递交了《关于尽快建立珠江流域水资源保护的跨省(区)协作机制的建议》。李竟先告诉记者,目前珠江流域跨省(区)突发性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珠江流域内的广东省,人均水资源量低于全国人均水平,对上游省分来水依赖度高,而上游的滇、黔、桂等省(区),都面临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和压力。但目前珠江流域“诸侯割据”的局面不利于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保护。
“珠江流域涉及多省(区),各地方政府往往出于局部利益和短期政绩考虑,在经济发展和工业布局上很少考虑流域内环境和生态问题。此外,跨省(自治区)水污染事件引发的危机,单靠一个地方或一个部门也难以有效应对。”李竟先表示,珠江—西江经济带的发展,必然带动西江沿岸地区的产业转移、矿产资源开发和航运的发展,同时也将不可避免地给流域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和挑战,这就迫切需要尽快建立起与经济带发展相协调的水生态保护协作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肇庆市市长郭锋说,“珠江—西江经济带”是国家东西部经济直接交会的战略地区,也是珠江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区。建议中央政府加强顶层设计、规划统筹,打造全国第一个东西部直接融合的流域一体化平台,实行环保共治。
来自广西的全国政协委员磨长英建议,支持珠江—西江千里绿色生态走廊建设,探索建立西江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从下游发达地区上交的税收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上游生态建设补偿资金,提高珠江防护林补助标准,共同把上游绿色生态走廊建设好。全国人大代表赵德明认为,应该从国家层面立法进行利益调节,按照河流净流量和水质,确定生态补偿资金数额;上游生态功能区和下游受益区通过协商解决产业规避问题,实现从‘输血’式到‘造血’式扶贫的转变。
如李春洪所指出的,建设珠江—西江经济带有利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通过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通过合理有序和保护性开发,提高土地、水等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降低治污的成本,实现流域开发建设和生态保护的双赢。(记者 吴哲 策划统筹 陈韩晖)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