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西安今年将新增生态水面2500亩

2014年03月19日 16:38   来源:西安晚报    赵辉

  记者从昨日召开的全市水务工作会上获悉,今年我市力争完成水利投资40亿元以上,新增生态水面2500亩,湿地面积6080亩;李家河水库年内有望实现试蓄水运行,并将解决农村20万群众饮水安全问题。

  八水润西安工程开局良好

  2013年,我市共完成水利投资42.57亿元,占省上下达年度任务35亿元的121.63%。八水润西安工程开局良好,完成渭河西安段184.2公里堤防建设任务,基本建成灞河特大桥主体工程,李家河水库坝体浇筑至90.5米,完成汉城湖景区大风阁改造。

  黑河、灞河、浐河、沙河等河道治理工程加快推进,建成西安湖、仪祉湖等5座湖泊,建成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渭湿地、灞河滨河公园三处大型湿地,全市共完成堤防加固268公里,新增湿地面积8660亩、生态水面4035亩。我市被水利部列为全国首批,陕西首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市。

  去年我市共建成6座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利用量达到6440万立方米,利用率提高到13.32%。污水处理工作连续四个季度夺得住建部对全国36个大中城市考核第一名。全年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29万人。

  今年新增生态水面2500亩湿地6080亩

  我市今年将以八水润西安工程为统领,以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为目标,加快推进民生水利、生态水利、资源水利发展,力争完成水利投资40亿元以上,新增生态水面2500亩,湿地面积6080亩。

  同时,完成城市饮用水原水供水量4.7亿立方米,水质合格率达到96%以上;新建污水处理厂5 座,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1%以上,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到20%;解决农村20万群众饮水安全问题。

  加快河道水系治理。完成渭河西安段184公里堤防建设,加快推进堤顶道路和绿化工程,提升城市段管护水平,服务市民休闲观景。建成灞河入渭口特大桥工程,5月1日前达到通车条件。完成黑河平原段右岸29.5公里堤顶道路硬化及景观绿化工作,完成灞河蓝田段堤防工程和溢流坝工程,浐河城市段6.44公里应急疏浚工程、潏河三星段4公里综合治理工程,沣河良家滩段4.5公里综合治理工程建设。

  李家河水库年内实现试蓄水运行

  今年,我市将继续加强水源工程建设。做好引汉济渭工程协调保障工作,加快推进引汉济渭输配水工程南干渠西安段黄池沟至见子河71公里供水管线工程建设。完成李家河水库大坝浇筑和输水隧洞、压力管线主体工程,年内实现试蓄水运行,建成李家河水库引水工程东南郊水厂。

  积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加快引泾河供水工程建设,尽早解决我市渭北地区供水问题。完成涝惠渠、高冠河、太平河供水渠道改建工程,加快东郊供水、大峪供水改造提升工程建设。实施黑河引水系统应急水源工程。(记者 赵辉)

(责任编辑:袁霓)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