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历史名人超2000个 大部分资源未被用好

2014年03月31日 09:32   来源:南京日报   

位于南京海军指挥学院内的王安石故居。资料图片

  历史文化资源是南京独有的优势资源。如何让南京的文化基因代代传承,让南京的文化魅力人人传颂?今年,市政协一号建议案聚焦利用好南京的历史文化名人资源。本期议政堂,我们就和政协委员们一起探讨如何让南京的历史文化名人“活起来”。

  盘家底

  历史文化名人总数超2000人,众所周知的超200人

  “南京历史文化底蕴丰厚,随手抓把土、拣块砖,都有故事和历史……”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贺云翱说起南京丰厚历史文化家底显得既兴奋又无奈。

  今年2月,市政协教卫(文体)委员会组成了联合调查组,围绕“弘扬历史名人文化,打造独具魅力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课题展开调查。作为调研组聘请专家之一,长期从事南京历史文化研究的贺云翱说,南京作为与西安、洛阳、北京齐名的中国四大古都,仔细比较一下就会发现,前3个都在北方,南方只有南京,在中华历史文化名城中,南京是南中国“第一都”。他做过一个统计,南京历史名人总数超过2000个,众所周知的200个出头,几乎涵盖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军事、科学等方方面面。

  看现状

  名人扎堆“出头难”,“小卷阿”被湖南魏源纪念馆“运”走了

  名人多了,难免“扎堆”,“宝贝”变成了“包袱”,顾此失彼。因此有了“名人在外地是个宝,在南京是根草”的说法。

  市政协委员赵建中说起“名人遭遇”感慨颇多。他讲了一个让人心酸的故事。袁枚和郑板桥都是清代名人,但是郑板桥在扬州兴化纪念处甚多,袁枚的名声绝不在郑板桥之下,却因为长期活动在南京,在众多名人的光环笼罩下,袁枚似乎不够突出,至今没有什么纪念处,现在连墓地都找不到了。

  调研中还有一件事让委员专家惋惜不已。魏源被誉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位于清凉山附近的故居,目前只留下“小卷阿”门额和魏源亲手植下的两株腊梅中的一株,故居同部的大部分遗物,早先都已被湖南魏源纪念馆运走。

  提建议

  锦囊三计,让历史文化名人“活起来”

  今天,南京历史文化名人资源要怎么用起来呢?牵头调研的市政协教卫(文体)委员会主任张玉宝说,历史文化名人是南京城市的重要“文化基因”。摸清名人家底,对历史名人进行“基因测序”,在此基础上采用情景再现手法,借助名人效应,让古代名人活起来,被现代人所接受和景仰,“这正是这次调研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建议一:

  名人雕塑“站起来”

  “远的拉近,小的放大,虚的变实”,市政协委员陈俊说,他多次到国外访问,看到一座座精美雕塑“活化”了一个个历史名人。他说,早在欧洲古典主义时期,古希腊、古罗马的名人雕塑就被奉为城市雕塑的典范,此后名人雕塑被越来越多地安放在众多城市显著位置。如莫斯科街头的果戈里、普希金、马克思塑像吸引着众多游客,在彼得大帝塑像前留影也成为无数游人到圣彼得堡的必选。美国好莱坞和香港的星光大道、世界各国的诸多名人雕塑广场和蜡像馆等,均成为各国各地文化最佳的“形象代言人”。

  由于名人雕塑投入少、见效快,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城市也竞相树立历史名人雕塑。我市也树起了不少历史名人雕塑,但也只有孙中山、郑和、范旭东、周恩来、刘伯承等少数几座历史名人塑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对此,陈俊说,像雕塑这件事,不光是拎零散的点,还要用“线”来串连这些点。比如从中山码头到中山陵,沿线布局了5个集群400座民国建筑,这就可以作为一条线,在每个建筑前面树一个雕塑,挂一个牌子,开辟一条“体验型旅游线路”,提升城市品位,又借助名人名气生财,还能解决雕塑资金来源问题,既有“面子”又有“里子”,何乐而不为?

  建议二:

  名人故事讲出来

  “罗密欧和朱利叶的故事,让人记住意大利名城佛罗伦萨;卡西莫多和爱丝美拉达的故事,让人记住法国巴黎圣母院;莫愁湖胜棋楼朱元璋和徐达对弈的故事,让人记住南京莫愁湖;许仙和白娘子的故事,让人记住了杭州西湖……”赵建中说,可惜这样的好故事太少,会讲故事的人不多。

  “名人故事让历史鲜活起来。”赵建中说起一件亲身经历的故事。一次外地朋友游览南京,他陪同游览明城墙,导游解说一开口就是明城墙的建造过程,建了多少年,有哪些地方是州府送来的城墙砖,现存总长度有多长等等,让其很不爽,如梗在喉,不吐不快。他说,讲好南京历史,不讲名人、不说故事犹如一本小说没有情节、没有细节,缺少神韵和灵魂。讲城墙更应该讲的是围绕明城墙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名人。如朱元璋从参加反元起义、占领集庆府、修明城墙、称吴王,直到派兵平定北方的过程;再如朱棣所谓“靖难之师”渡江攻破明城墙在何处;清军南下入城从明城墙何处城门入城,南明小朝廷弘光皇帝(福王)从哪个城门逃走;太平天国农民军洪秀全、杨秀清从何处攻入南京城,曾国藩率领湘军攻破天京城从何处入城等等。“名人故事”讲起来,脍炙人口的传说用起来,“古人与今人才会心有灵犀,产生情感沟通和共鸣。”

  建议三:

  名人故居亮出来

  用好名人资源,争取向公众开放更多的名人遗迹,成为委员关注的一个话题。张玉宝说,南京浩如烟海的名人旧居就是这个古老的城市不可多得的一张名片。但南京的名人故居,目前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对外开放的,名人故居闲置不开放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对于没有能力对外开放的名人故居,建议由政府代管或引进社会资金共同开发管理。

  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不仅文学地位高,也是杰出的政治家。他虽然生于江西,但在南京度过青年时期,后又来南京做官,在南京终老,他本人与他的父母兄弟也都葬于南京,王安石可以说是宋代南京最有知名度的历史人物。市政协委员、民盟南京市委副主委戴云说起这位名人却是一脸遗憾。他说,如今位于南京海指内的王安石故居——半山园,对于广大公众而言,一向只闻其名,不见其“身”,如此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却不能发挥作用,实在是非常遗憾的事。南京市政府是否可以通过置换场地的方式,将王安石故居亮出来,以便对外开放。

(责任编辑:石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