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申遗路漫漫 河南还无一项人类非遗项目

2014年03月31日 11:27   来源:河南商报   

 

 

  今天是3月31日,2015年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将在今天截止,也就是说,太极拳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能等到2016年了。

  从2008年至今,太极拳的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路,已走过7个年头。

  消息

  太极拳申遗

  再次止步

  3月28日,在北京开会的河南温县太极拳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领导小组副组长严双军,发了这样一条微信:

  “现在,我终于知道了,太极拳申遗的路还有多长,2015年,Goodbye了,继续努力吧,欲哭无泪,欲醉无酒,一亿人之憾啊。”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规定,申报当年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在前一年的3月31日前提交申报材料。

  2015年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申报工作到今天截止,也就是说3月31日之前,要将申报材料提交到位于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他的这条微信,意味着太极拳同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又一次擦肩而过。

  现状

  文化大省非遗项目

  还没一个申报成功

  这是太极拳从2008年开始申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走过的第7个年头。

  严双军说,很遗憾,作为文化大省的河南,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至今竟然没有一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成功,这是一亿人的遗憾。

  不过,严双军说:“我们的北京之行,还是有收获的。”

  “好消息是,我们已经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专家进行了沟通,就太极拳申遗文本的写作和宣传片制作,形成了统一的意见,我们会尽快召开国家层面的专家论证会,有望在近期完成申报非遗的文本写作。”

  他表示,目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快做好2016年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准备工作。

  太极申遗大事记

  7年之路坎坷多

  2006年

  太极拳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8月

  国家确定太极拳为申报项目,太极拳开始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年9月

  太极拳完成申报,与中国的其他项目共计35项报送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后因全世界仅申报115项,中国申报项目相对较多,联合国评委指出:包括太极拳、少林功夫、京剧、中医针灸、皮影戏、珠算等在内的12个项目,定义上需要修改。太极拳遗憾地与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擦肩而过。

  2009年9月

  太极拳再次申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将申遗资料报送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太极拳申遗成功之路似乎仅有一步之距。没想到,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限制申报数目,当年只准报两项。文化部最后确定申报了京剧和中医针灸,太极拳又被搁置。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规定每个国家一次只能报一个项目。

  2011年

  我国申报了皮影戏,太极拳又被搁置。

  2013年

  我国申报了珠算,太极拳再次被搁置。

  背景链接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评选从2001年开始,1~2年评选一次,鼓励多国联合申报,不占名额。

  ■截至2013年12月,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已达37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

  严双军谈非遗申请

  完全符合非遗定义

  太极拳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路,可以说充满了坎坷。

  严双军说,要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要知道非遗对申报项目的定义,要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想要看到的是什么东西,只有符合非遗定义的项目,用他们能理解的、符合标准的语言,来表述太极拳,才可能申报成功。

  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实践和传统手工艺。

  “首先从定义上来说,太极拳属于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和实践,发现了人类和宇宙之间统一的联系,其习练者之间有明显的历史传承,作为一定区域的文化遗产,是非常符合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求的,我们是可以申报的。”他说。

  满足申报的所有标准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要求申报缔约国在申报文件中说明拟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要符合以下所有标准。

  首先,该遗产属于《公约》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该遗产列入名录,有助于确保扩大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提高对其重要意义的认识,促进对话,从而体现全世界的文化多样性,并有助于见证人类的创造力。

  同时制定的保护措施,对该遗产可起到保护和宣传作用。在社区、群体,或适当时有关个人尽可能最广泛的参与下,在其自由事先知情同意下,该遗产得以申报。最后,该遗产已列入申报缔约国境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

  他认为,首先太极拳是武术,而且每一个习练者都有自己的理解,有众多的流派,而且这些流派和习练者在习练过程中,按照自己的理解作出了改动,符合公约里对文化多样性、创造力的描述,见证了历代传承者的创造能力。

  “太极拳不要求习练者身高体重年龄一致,因为对手的身高体重也不一样,所以他的习练方式、应对方法不是千篇一律的,各个流派有些柔和有些刚猛,但是都是意念来引导,符合太极拳的大定义,又加入了其他人的再创造。”

(责任编辑:石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