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3月25日 张文深)

2014年04月01日 11:49   来源:政府网站   

点击查阅更多2014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3月25日在焦作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焦作市人民政府市长 张文深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市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我市改革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中原经济区建设重大机遇,科学谋划、克难攻坚,全面加快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较好完成了市十一届人大确定的目标任务。

  五年来,综合实力持续增强。201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707亿元,是2008年的1.7倍,年均增长11.7%,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8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97亿元,是2008年的1.9倍,年均增长14.6%。

  五年来,发展方式持续转变。二、三产业比重提高0.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3%,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3%。粮食总产“十连增”。AAAAA级景区3家,居全国地市级前列。

  五年来,城乡建设持续推进。实施“14820”城市转型工程,中心城区建成区达108平方公里,城市组团、功能区和中心镇加快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全市城镇化率达52%,提高6.7个百分点。

  五年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22058元、11367元,是2008年的1.7倍、1.9倍,年均增长11%、13%。

  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努力扬长避短、危中寻机,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坚持抓运行保态势。采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50条措施,及时协调解决生产要素保障等问题。坚持上项目扩投资。实施省、市重点项目113个、1517个,完成投资403亿元、231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达23%。坚持建载体强支撑。大力推进示范区和9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建设,2013年,示范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完成59亿元、96亿元,是组建时的3倍、4.5倍。9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建成面积达112平方公里,入驻规模以上企业453家;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7%,3个产业集聚区进入全省“十强十快”行列。示范区和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达60%以上。

  (二)大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全省率先谋划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并成功上升为省级战略,制订实施八大专项行动计划,强力推进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大力实施工业强市,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形成了一批优势企业群体。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987亿元,是2008年的1.8倍,年均增长15.6%。我市被列入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累计争取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17亿元。强力实施节能减排,关停小火电机组150万千瓦,关闭污染企业104家,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6%。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建成高标准粮田84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43万亩。全省唯一的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落户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3536家,农村土地流转面积96万亩。在全省率先实现主要粮食生产机械化。加快文化旅游业发展。云台山景区荣获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称号、首届省长质量奖,神农山、青天河成功创建国家AAAAA级景区,圆融寺、嘉应观、影视城、陈家沟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近900亿元,连续4年荣获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称号。加快商贸物流业发展。扎实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社区便民服务工程、家电下乡工程,大力发展物流业,积极推进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王府井百货等知名企业入驻我市。加快金融服务业发展。规范完善五大投融资公司,市商业银行与港中旅集团实现战略合作。引进银行5家,组建村镇银行4家。上市企业8家,居全省第三位。

  (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动力活力持续增强。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四权分离”新机制荣获第七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我市成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国家试点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六县市全部成为国家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文化、土地、集体林权等改革顺利推进。2013年,实际利用境内外资金1107亿元,是2008年的4倍;进出口总额23亿美元,是2008年的1.5倍。

  (四)统筹城乡一体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编制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规划,实施城市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着力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建设重大基础工程。举全市之力服务国家工程,南水北调总干渠全线贯通,配套工程顺利推进,以人为本、和谐征迁的做法受到习近平总书记肯定,创造了“顾全大局、无私奉献,情系群众、务实为民,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众志成城、克难攻坚”的南水北调焦作精神,我市荣获全国南水北调工程征迁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谋划建设城市水系、郑焦城际铁路,新增国道276公里,新改建干线公路458公里。完善提升城市功能。更新公交车347台,新增绿地面积39万平方米,新改建一批城市道路、公园游园,供水、供暖、供气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加快棚户区改造,启动城中村改造,建成保障性住房4万余套。完成76条背街小巷整治。数字城管系统基本建成,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覆盖面持续扩大。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森林覆盖率达27%。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1572公里。建成新型社区住房近4万套。搬迁10个贫困村,6万人实现脱贫。解决了8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五)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持续增加民生投入,财政民生支出累计达497亿元,占财政支出69%。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提高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全面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累计完成1124个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项目,我市荣获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市称号,在全省率先实现职教强县全覆盖。卫生事业快速发展。提高城乡居民医保标准,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加快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文体广电事业不断进步。市科技馆、图书馆建成并免费开放。实现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村村通广播电视、有农家书屋。行政村和社区体育健身工程实现全覆盖。人口计生工作稳步推进。出生人口性别比趋于平衡,我市成为全国创建幸福家庭活动试点。就业工作持续加强。大力推进就业创业,在全省率先实现人社服务站行政村全覆盖,城镇新增就业44万余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万余人。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城镇医保、新农合、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连年增加,城乡低保、农村五保标准持续提高,住房公积金覆盖范围持续扩大。残疾人保障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实施敬老补贴制度,补贴标准全国领先。食品安全监管有效加强。在全国率先构建市县乡村四级监管网络,建立推行食品安全监管十项制度,荣获全国食品安全制度创新最佳事例奖。社会治理体制持续创新。城乡基层自治组织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平安焦作建设扎实推进,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信访形势总体平稳,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双拥共建深入开展。积极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驻焦部队全面建设成效明显,支持地方建设作出重要贡献,我市成功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省级双拥模范城六连冠。

  (六)持续转变政府职能,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扎实创建法治型政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深入开展“人民在心中、转型我先行”主题实践活动,扎实开展治庸、治懒、治乱、治散、治低“五治”行动,取消、下放和调整行政审批208项,政风行风不断好转。深化岗位权力风险防控,组建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实施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十个百分之百”管理,累计审减项目资金30亿元。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意见,“三公”经费明显下降,清理腾退办公用房近7万平方米。对口援疆工作扎实推进,统计调查、工商、民族宗教、检验检疫、气象、地震、档案、史志、对台、红十字会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一年来,我们坚持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主动转变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发展方式,大力实施工业强市、科技强市,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建设全面加快。

  这是十大建设快速推进、成效明显的一年。集中要素资源,全力加快建设,城市水系引黄入焦干渠全线贯通,龙源湖水循环系统全面完工,灵泉湖、大沙河防洪生态治理等快速推进;郑焦城际铁路施工线路全部交付,跨黄河大桥工程完工;南太行生态景观带和林邓线绿化完成3600亩;国际太极拳文化交流中心暨全民健身中心主体结构建成;武西高速桃花峪黄河大桥建成通车;焦作东区热电机组建成投运;智慧旅游实现云台山景区网络全覆盖;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建成投用;焦作海关开关运行。

  这是科技强市创新机制、加大投入的一年。突出科技对转型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压缩三公经费1000万元用于科技创新,年度科技三项费用达3650万元,居全省第3位。在全省首家开展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在全省首家试行创新券制度、科技贷款贴息制度,发放创新券5670万元、贷款贴息1852万元。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现战略合作,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落户焦作。我市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连续六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这是转型发展全面推进、步伐加快的一年。强力推进中国兵装焦作装备产业园等288个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多氟多电子级氢氟酸等项目竣工投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175家,超亿元企业达691家。夏粮单产保持全省第一,农业产业化集群快速发展,农村土地流转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河南省云台山景区保护条例》颁布实施,我市成功创建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市。焦作电子商务产业园获批。澳洲联邦银行温县村镇银行正式开业,中证期货开业运营。新增直接融资157亿元,增长20%。

  这是示范区建设上档升级、加快发展的一年。综合施策、全力支持,定期现场办公,在简政放权、科技强区、资源配置、项目建设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新规划49平方公里示范区产业集聚区,一期12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示范区成功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是2013年度全省唯一一家。

  这是经营城市力度加大、初见成效的一年。注重规划科学性,加强土地管理,重大事项一律集体研究、科学决策、严肃执行。严格公共资源管理,千方百计启动经营城市公共资源。加快推进南太行绕城高速、东海大道等大外环规划建设,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强力开展城区违法建设、违法用地“双违”整治,拆除违法建筑140万平方米,清理违法用地2800亩。我市荣获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

  这是民生保障质量提高、水平提升的一年。财政用于民生支出133亿元,增支15亿元,增长13%。新建改建幼儿园103所,教育信息化水平居全省第2位。提高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补助标准。新购置公交车100台,历年来数量最多。广泛开展舞台艺术送农民等群众文化活动。建成体育健身工程610个。在全省率先实行城镇职工和居民大病医疗补助。在全省率先推行农民工工资卡制度。我市成为省创建创业型城市试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6%,居全省第2位。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我市转型升级全面推进的五年,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五年,是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焦作军分区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思想观念相对滞后。发展理念不新,市场意识、经营观念不强,不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政府这只手用得多,市场这只手用得少,注重投入,不注重经营,比较效益不高。二是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工业品集中于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低端的状况尚未扭转,传统优势产业支撑力下降,新的经济增长点还没有形成规模,自主创新体系尚不健全,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不高。三是承接产业转移能力仍然不强。基础设施不完善,资金保障、环境容量、土地供应等要素制约日益凸显,城市发展空间需进一步拓展,示范区、产业集聚区建设需进一步加大力度。四是民生工作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城乡低收入家庭生活还很困难,保障性住房建设、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任务还很重,城市集中供暖覆盖率较低,城乡垃圾处理水平不高,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不足,交通拥堵现象日益突出。五是生态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大气污染、水污染尚未有效遏制,农村面源污染、土壤污染急需治理,雾霾问题日趋严重。六是政府作风转变还不到位。行政审批繁琐,效能效率不高,落实不力,推诿扯皮,中梗阻问题突出,用权不公、为政不廉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影响了转型发展、加快发展步伐。对这些问题,我们首先从政府自身改起,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快解决,让人民群众见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今后五年目标任务

  今后五年,是我市爬坡过坎、转型攻坚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新跨越、再创新辉煌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我省全面实施中原经济区等三大国家战略,我市加快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将释放新的动力、激发新的活力,为焦作跨越发展提供新的机遇。我市作为新型工业城市,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等高成长性产业链条不断完善,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拥有一批占领行业制高点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拥有一批实干创新的领军型企业家,为我们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市作为全国粮食高产区,种业科技全国领先,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不断提升,为我们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市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太极文化博大精深,山水风光独具魅力,“四大怀药”功效独特,焦作服务享誉中外,为我们以拳以药为媒、点山点水成金,加快建设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市作为对外开放优秀城市,海关及综合保税区功能不断完善,示范区、产业集聚区建设不断加快,城市水系等重大基础工程建设快速推进,为我们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开放型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市作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区城市,积极推动与郑州交通融合,桃花峪黄河大桥建成通车,郑焦城际铁路年底通车,迎宾路南延及焦作黄河大桥等工程加快运作,为我们不断拉近与郑州的距离、促进焦郑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焦作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的光荣传统薪火传承,吃苦耐劳、诚信经营、精打细算、团结合作的怀商文化代代相传。这些都是我们攻坚克难、转型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把改革开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按照“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总要求,坚持“一个战略、四个重点、十大建设”,更加注重强化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更加注重提高质量效益,更加注重保障改善民生,全面加快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今后五年的主要目标是:

  打造更具实力的富强焦作。全面加快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大力实施工业强市、科技强市,以创新支撑引领转型升级,加快发展高成长性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城市南延发展,促进焦郑融合发展。到2018年,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结构调整实现重大突破,自主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高,人均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综合实力位居中原经济区前列,成为中原城市群重要增长极。

  打造务实守信的文明焦作。广泛开展“争做美丽焦作人”活动,不断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彻底解决中梗阻问题,提升行政服务效能效率。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以政务诚信带动社会诚信。文明创建与经济建设同行,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提速增量和提质增效并重,追求实实在在的发展。到2018年,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力争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打造和谐幸福的平安焦作。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律意识。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健全公共安全体系,促进公平正义,确保和谐稳定。到2018年,社会治理体制更加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更加均等,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幸福感大幅提升。

  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焦作。坚持绿色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生态系统建设,全面建成城市水系,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成功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到2018年,焦作青山相拥、绿水环绕,城在林中、景在城中,人居环境更优美,人与自然更和谐。

  各位代表,只要我们全市上下勇于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创新,凝心聚力、务实重干,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重点、抓落实,焦作必将实现新的腾飞、再创新的辉煌!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