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自愿捐款 咋还与文明单位评选挂钩?

2014年04月04日 14:45   来源:新安晚报   

蚌埠有关部门倡议捐款,按行政级别和职称划分参考额,不少职工称“被自愿”

  相关部门一边说“自愿”捐款,一边又在《捐款倡议书》上按照行政级别和职称划分出“参考捐赠额”,并将“捐赠的情况列为精神文明单位的重要参考内容”。再加上单位领导不断做工作让职工按照“参考捐赠额”捐款,这让很多捐款者感觉有些变了味。蚌埠市民政局和慈善总会(筹)日前发出的“捐款倡议”,在当地一些职工中引起质疑。

  反映

  说是自愿捐款,但又有金额规定“星期一学校开会,说要捐款,大家都在议论纷纷。”蚌埠市一小学教师李强(化名)昨天告诉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校长通知要捐款,而且还将政府部门的倡议书贴在了校园。“按照级别捐款,高级捐300元,小教一级捐200元。”李强说,捐款按照级别划分金额,像是在硬性摊派。“最关键的是,捐款多少还与文明单位评选有关,这不是给我们施压吗?”

  该市一家事业单位的朱莉(化名)也告诉记者,单位已经召开例会,负责人拿出了一份捐款倡议书,作为事业单位的职称人员,需要按照正高1000元、副高600元、中级职称300元、初级职称200元、技师职称100元的标准进行缴纳。单位负责人随后指出,由于他们是省级文明单位,大家必须踊跃按照标准自愿捐款。

  在安徽网和蚌埠当地论坛,都有网友反映此事,而且跟帖非常积极,大都对这类自愿捐款表示难以接受。

  调查

  捐款额有参考,与文明单位挂钩昨天,记者拿到了李强和朱莉提供的捐款倡议书。倡议书由蚌埠市慈善总会(筹)、蚌埠市民政局发出,捐款范围为“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倡议书按照行政级别和职称对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规定了参考捐赠额,最高的是正市级2000元,正高职称1000元,最低的是副科级以下和技师职称以下100元。

  捐赠活动从三月中旬启动,要求4月15日前完成捐赠接收工作。在该倡议书的激励措施一栏中规定:“单位参加慈善捐赠的情况列为精神文明单位的重要参考内容。”

  昨天下午,记者在当地一所学校看到,楼梯口张贴了一张要求全体教职工迅速缴齐捐款的通知。该校负责人表示,接到通知后,这项捐赠活动就紧急开展了,由于要求在4月中旬完成,所以校方做了不少工作,“上级领导没说强制,但同时又明确了老师的捐赠金额,一律按照标准执行。”

  回应

  捐款显示爱心,是精神文明体现蚌埠市民政局副局长、慈善总会筹委会主任石艳昨天回应称,捐款的初衷是为了帮助困难群体,并没有强制摊派。至于参考捐赠额,她说并不是标准,捐少了也没关系。“我们也是学习长春、吉林等地的经验,如果没有一个参考额,我们强调领导干部带头,怎么带头呢?”石艳说,参考额是为了给个方向,以免大家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该捐多少好,“我们会与各个单位沟通,做个解释,要在自愿基础上捐款。”对于捐款与文明单位挂钩一事,石艳说,单位捐款做得好,说明有爱心,有爱心是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体现。

  文明单位评选是文明办的职责,文明办怎么看?昨天傍晚,记者采访了蚌埠市文明办主任马同金,他表示,捐款是好事,是爱心的体现,可以成为文明单位评选的参考内容。

  专家

  带有半强制性,违背人们的意愿对于蚌埠市捐款一事,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徐湘林。徐湘林表示,捐款是一种社会行为,政府部门按照行政方式行事行政意愿是不对的。

  “实际上,这是一种政府部门的传统工作作风,一种自上而下的动员工作,带有半强制性,会给政府部门带来负面影响。”徐湘林说,捐款指定参考额,会形成自上而下的压力,违背一些人的意愿,有失妥当。“捐款这事,在现代政府管理框架下,最好别用传统方式。”(李勇、徐文兵)

(责任编辑:石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