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建成800多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 专家:值得推广

2014年04月09日 09:07   来源:广西日报   唐广生 李欣松 石钖

  广西建成800多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

  新增粮食产能5亿公斤,惠及1000多万农民,国土资源部专家认为经验值得全国推广

  近日,记者来到兴安县半圩村,但见连片8000多亩的土地农田成方、道路宽敞、沟渠成网,农民群众正在春耕备耕。村干部说,这是2009年竣工的土地整治项目,投资739万元。“项目区不仅新增耕地260亩,还实现了全机械化生产作业,粮食平均亩产增加40公斤以上,1万多群众受益。”

  据自治区国土资源厅领导介绍,2000-2013年间,广西先后批复实施土地整治项目1165个。目前,这些项目大部分已经竣工,建成约800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增加有效耕地50万亩,新增粮食产能5亿公斤,相当于解决了200多万人的吃饭问题,惠及1000多万农民。

  日前,前来调研的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专家组认为,广西创新整县推进、以奖代补鼓励土地“小块变大块”、引入社会资本等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模式,“属全国领先,经验值得推广。”

  记者采访了解到,借助桂中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示范效应,广西在全国率先采取竞争性立项方式,启动实施了鹿寨县等9个县(区)整县推进土地整治工程,第二批计划再安排12个县(市、区),两批总投资65亿元。

  鉴于龙州土地“小块变大块”的成功经验,广西在全国首次出台了《农民自发开展“小块并大块”耕地整治以奖代补资金管理办法》,使高标准基本农田亩均投入从2500元降至1500元,项目建设平均提速40%;与此同时,广西还在全国率先鼓励种粮大户、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直接投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如龙州县节节高农业开发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帮助农民实施土地整治两万多亩,为民间投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供了基础模本。

  此外,广西把土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与促进扶贫相结合,先后集中开展了大石山区土地整理、桂西5县土地整理、边境3-20公里“兴边富民”土地开发整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土地整理、南(宁)百(色)高速公路沿线土地整治等重大工程,扩大了项目的社会效果。

  据悉,目前广西正在建设3个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18个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县。到“十二五”期末,广西将累计建成1336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区耕地质量整体提高1-2等。

(责任编辑:秦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