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广西180万贫困群众受益外资扶贫 十年累计17.25亿元

2014年04月09日 09:17   来源:广西日报   

  “近10年来,我区不断探索建立减贫领域国际交流合作新平台和新空间,成为新时期服务国家外交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广西外资扶贫项目管理中心负责人日前向记者透露。目前,广西已先后与以世界银行为代表的17个国际机构和组织合作,实施了26个大中型外资扶贫项目,累计引进各种优惠贷款、无偿援助折合人民币17.25亿元,加上国内配套资金,已实施的外资扶贫项目总投资超过28亿元人民币,180万贫困群众受益,有力推动了广西扶贫开发进程。

  多渠道利用国外资金,是广西扶贫开发的一个亮点。从1995年西南扶贫项目启动至今,广西已实施的外资扶贫项目5.3万多个,涉及33个贫困县206个乡镇1450个村。外资扶贫项目的实施,既改善了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也为我区探索了先进的扶贫机制、体制和模式。如“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综合治理,连片开发”“群众参与式扶贫”“新型农村金融扶贫服务”,以及“企业带动农民增收”等,走出了具有我区特色、更有实效的扶贫新路子。

  我区抓住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的契机,搭建了中国与东盟减贫领域交流合作平台。2007年以来,国务院扶贫办成功举办了7届减贫论坛,其中6届由广西承办。减贫论坛获得了中国-东盟博览会10周年品牌论坛称号,并被纳入到《落实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的行动计划(2011-2015)》,成为区域性具有重要影响的国际减贫领域交流平台。

  从2005年开始,广西成为国际减贫培训考察的主要省区之一,先后承办了15期国际减贫经验研修班,来自70多个国家的352名扶贫官员参加了学习交流,有效促进了各国在扶贫政策和消除贫困事业方面的经验交流,也提升了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中国国际扶贫中心把广西作为国际减贫培训考察基地建设的合作省区。目前,考察基地深受各国扶贫官员的欢迎,成为国际减贫交流合作的窗口。(韦继川)

(责任编辑:秦静)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