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的将来,在上海植物园里定期举办“肿瘤防治科普讲座”将成为现实;同时,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候诊的病患也有机会获得上海植物园专家讲授的养花知识。昨天,地处上海西南角的两所市级志愿者服务基地——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上海植物园首次携手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探索跨行业文明共建之路。
到医院听科普讲座?吓人!
常年奔波在医院、社区及大学之间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综合治疗科主任成文武,作为医院科普教育巡讲团的志愿者骨干,心里有“一杆秤”:什么样的讲座能吸引老百姓跑来医院听?什么样的话题最受老年人追捧?什么样的市民才会主动关心癌症防治知识?
多年来,他感受着人们对医学科普知识从无所谓到渴望的剧烈变动,最为明显的是,讲座内容无论涉及癌症早期防治还是规范治疗,听众多半是患者或者患者家属,鲜有未病先防的人主动来肿瘤医院,只为一场科普讲座。
“好好的一个人,跑去医院听一场科普讲座,总有点触霉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顾文英无奈地表示,对于肿瘤,人们心存恐惧;对于肿瘤患者,人们心存“戒备”,深怕靠近会“沾染”癌细胞。
“这种恐惧和误解大大削弱了癌症早期发现的意识和比例。”多位科普教育巡讲团的医师痛心地说。
如何让市民未病先防、“亲近”肿瘤防治知识?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李端树觉得,如果讲座能在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下举行,讲者和受众的心理就会更放松,讲座效果也会事半功倍,市民主动参与讲座的比例一定会大幅度提升。
据悉,肿瘤医院每季度将派出医务志愿者,在植物园举行一次科普讲座。上海植物园也将预先通过其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发出“报名帖”,市民可在线报名参加。
来医院学养花知识?新鲜!
目前,上海植物园有一支数十位植物专家组成的花卉知识宣教志愿者服务队。他们平日活动在社区和园区内,给参观者和社区居民提供丰富的花卉知识,分享科学养花的经验。
肿瘤医院曾做过一项针对患者对于医院科普讲座内容的征询调查,发现约有超过四成的患者或家属希望了解一些诸如肿瘤患者家里可以养什么植物、哪些植物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哪些植物可以放在室内等问题。“这些话题在各类健康讲座中鲜有涉及,关键就是缺乏这样的专家。”李端树表示,“现在好了,有了这份共建协议,植物园的植物专家志愿者走进医院,弥补这块知识的空白。”
上海植物园党委书记郑生全表示,过去,植物专家志愿者很少去医院讲课,“今后志愿者将结合肿瘤患者的禁忌,度身定制授课内容,每季度派志愿者到肿瘤医院做一次相关讲座。同时志愿者也会不定期分批、分期地加入到肿瘤医院门诊周周讲、患者康复沙龙的讲座中去,让患者在候诊及沙龙活动中,获得养花知识。
昨天,上海市抗癌协会秘书长龙江教授和成文武分别作了《捕捉肿瘤的蛛丝马迹》及《肿瘤患者如何安然度过春夏之交》的科普讲座,吸引了许多居民冒雨前往植物园报告厅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