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水产品"安全防线"现多处漏洞

2014年04月17日 10:12   来源:中国食品科技网   

  上海的水产市场自检室目前处境“尴尬”,一是技术能力有限,只能做简单的快速检测;二是人员配置不足,每天只能抽检几家;三是市场没有执法权,从发现问题到上报政府部门再到处理“起码要几天时间”。

  一个大型水产批发市场,15年来质量检测发现“零问题”—日前,在回答市人大代表的突击检查时,浦东新区恒大水产市场检测经理的这一答复当即引发代表们的质疑:在食物安全问题屡屡出现的环境下,这可能吗?

  当然不可能,该市场很快承认检测发现很多问题,并对检测经理给予批评教育。

  然而,其背后则是水产市场食物安全如何得到保障的难题。

  早报记者近日连续3天走访调查,发现虽然上海三大水产市场均配有自检室,但处境“尴尬”,作为水产品的“安全防线”,一是技术能力有限,只能做简单的快速检测;二是人员配置不足,每天只能抽检几家;三是市场没有执法权,从发现问题到上报政府部门再到处理“起码要几天时间”。

  为改变这些现状,有水产市场呼吁政府部门更多介入检测,上海水产行业协会秘书长范守霖则呼吁尽快出台水产品快检标准。

  “15年零问题”说法不实

  4月11日凌晨1时许,市人大代表检查组一组连夜来到浦东新区恒大水产批发市场。“你们市场内是否有自检机制,多少时间检测一次?”市人大代表金永红首先向市场现场负责人发问。

  “我们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市场内的定期检测,每天会抽验五到六个品种,至今为止基本没有查出任何问题。”该负责人回答说。

  “那之前是否有被检测出食品安全问题,有没有检测记录?”几名代表马上追问。

  该负责人马上回答说,该市场成立15年来,从未被检测出一起食品问题。

  事实上,近年来,类似于多宝鱼检出被喂食违禁药物、小黄鱼涂粉增色、蟹和虾泡甲醛保鲜等违规违法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作为一个大型水产批发市场,恒大市场负责人“打包票”式的回复,让代表们提出强烈质疑:“15年内零问题,从理论上说不太可能。”

  4月14日,早报记者回访恒大水产批发市场了解到,当天凌晨接待人大代表一行的为该市场的检测经理。但对于“15年检测零问题”的说法,恒大市场的总经理范红表示:“这样的说法确实不客观,事后公司也对当事人进行了批评教育。”

  据范红介绍,恒大水产市场成立于1998年,2000年搬迁到现在杨高南路的地址,并且由浦东新区商委出资8万元,在市场建起一个25平方米左右的检测室。商委还专门培训了两名市场人员,进行快速检测。

  范红说,真实的情况是,检测出的问题着实不少,2004到2005年查出的问题尤为突出。那几年,福尔马林泡水发产品的问题频繁见诸各大媒体,政府主管部门也加大对市场的检测力度,市场自然也加大抽检力度,“当时市场有十几家做水发产品的,现在只剩下4家。当时也查出过问题,罚得特别厉害,加上市民对此类产品消费量的减少,做水发生意的越来越少,直到现在,水发产品都还是市场检测的重点。”

  检测项目市场自定

  “市场自检”是目前保障食物安全的检测机制中的一个环节。

  按规定,市场上出售的水产正规一些的,在上市前会有农业部门出具的“出塘合格证”,上市之后食药监等部门会不定期进行检查。除了政府部门的这些检测外,从2000年开始,大型水产批发市场、大卖场都被政府鼓励设立自有检测室,能用简单的检测方法,快速鉴别一些常见的问题,以做到快速发现,快速解决。

  4月13日,早报记者在恒大水产市场走访12家水产批发商,包括2家水发产品商。然而,在被问及是否被市场抽检过的时候,大多活鱼批发商表示“没有,(平时)不太抽检。”一家卖澳龙、多宝鱼的商家说:“(我)来了七八年,只被抽过一次,查的是多宝鱼。”不过,被检测次数最多的是水发产品批发商,他们称“每年都要被抽,已经很习惯了”。

  据恒大水产批发市场介绍,该市场的检测室成立后,基本都是做水产品的“快速检测”,检测项目主要是甲醛(即福尔马林)、双氧水以及孔雀石绿。前两种主要针对水发产品,后一种针对鲜活水产品。

  而检测方法也比较单一,都是样品切片,放入药水内浸泡后,将液体倒在试剂上看试剂是否变色。检测人员坦言,如果有人成心在水产品上动手脚,可以加上各种各样想得到想不到的添加剂,检测室能查出来的种类非常有限。

  查出问题市场无权处理

  对于在人大代表视察中暴露的问题,范红一再表示,“是怎样就怎样,市场应该做好自己的事。”不过,采访中,他也表示市场自检“很尴尬”。

  比如,市场的检测室,设备一般只能做最基本的快速检测。目前,上海三家最大的水产批发市场分别是铜川水产市场、东方国际水产市场和恒大水产市场。其中,恒大水产批发市场负责浦东新区大部分零售市场水产品的集散,每年销售额三四十亿元。这三家水产批发市场虽然都设有水产检测室,但检测项目并不统一,比较集中的也就是甲醛和孔雀石绿等,其中,检测项目最多的是铜川水产市场,除常见的外,还包括镉等重金属项目的检测。

  “而且我们都不是这个专业的,人手也严重不够。”恒大水产市场人员介绍说,目前,该市场只配有2名检测人员,其中一人还是兼职。

  技术能力和人员配备能力都上不去,检测的力度就很难得到保证。

  恒大水产市场目前每天抽检五六个品种,但这个数字相对于全市场的几千家商贩而言,实在太少。此外,水产市场一般凌晨3时到早上7时是交易高峰,检测一个样品大概要45分钟,就算检测室开足“马力”,一天也查不了很多样品,“如果都要检测合格才放行,除非多头并进、平行推进”。

  第三个尴尬是,查出问题之后,市场怎么处理?市场不是执法部门,他们能做的,是将检测结果上报政府部门,再由政府部门依法处理,有些还涉及复查,一来二去,起码要几天时间,而“水产特别是鲜活水产,根本等不起”。

  此外,范红也坦言,市场和商户,在某种意义上存在共同利益关系,“发现问题,我们只能劝导他们。”

  “坦白说,市场的自检,应该做好而且我们会高度重视,但说到检测,我认为主体应该是政府,市场的作为应该是配合政府在做。”范红说,“事实上,我们作为流通市场,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也很头疼:东西不是我们的,很多问题都是在养殖或者运输过程中出现,市场也是受害方。”

  呼吁出台地方快检标准

  对于目前上海水产市场自检现状,上海水产行业协会秘书长范守霖认为“确实比较难”。

  早在四年前,范守霖就曾多次呼吁在水产市场推进快速检测系统,并且出台专门的水产品快检地方标准。但是直到现在,上海都没有统一的水产品快检标准。

  “比如检什么项目,每年农业部有推荐目录,今年重点是甲醛、氯霉素、孔雀石绿、硝基呋喃及其代谢物等。但这毕竟是推荐,没有强制规定,市场检不检完全两说。”范守霖解释称,在猪肉以及蔬菜上,市场快检的推广非常迅速,但水产的快检,之所以还没有标准,在于政府部门谨慎出发,怕检测“假阳性”,也就是“误判”,“但技术的发展是同步的,浙江杭州已经有了地方标准,技术问题完全可以克服,上海不应该故步自封。”

(责任编辑:杨默)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