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多重门事件后,故宫易帅,旨在消除七大隐患的“平安故宫”工程开始酝酿。去年4月获批立项至今,已整整一年,国家已分两次拨付4.4亿资金用于工程项目。这项标志性的重大文化建设工程一年来取得了哪些进展?
昨天下午,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就此通过媒体向公众汇报。比如,院内升级了立体安防喷雾器,监测系统发现不法行为人的破坏便能够进行喷雾,致使“坏人”看不见,便于控制。
平安故宫工程背景
“平安故宫”工程于2012年由故宫博物院酝酿提出,2013年4月16日被国务院批准立项,成为重大文化建设工程。该工程旨在全面提升故宫博物院的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传播和观众服务能力,实现对故宫的完整保护和故宫博物院的可持续发展。
其主要内容包括故宫博物院北院区建设、地下文物库房改造、基础设施改造、世界文化遗产监测、故宫安全防范新系统、院藏文物防震、院藏文物抢救性科技修复保护等七个子项目。
一年以来,在走访调研、多部委协调、专家论证的基础上,七个子项目都相继启动,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1
【北院区建设】
建议书已报文化部
单霁翔介绍,在分流、展陈、文物修复等方面被寄予厚望的故宫分院——北院区建设项目上,项目建议书已报文化部,目前文化部正在进一步审核,并协调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意见。
北院区的建设旨在解决故宫博物院家具、地毯、巨幅绘画、卤簿仪仗等大量大型珍贵文物因场地局限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科学保护及院藏文物展示空间不足的问题,同时传承、展示传统文物修复的技艺,也为腾退古建筑空间及对其及时保养、维修创造条件,在“平安故宫”工程子项目中优先考虑实施。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文物修复用房、文物展厅、文物周转库房、多学科科学研究用房、宫廷园艺研究用房、科技保护研究中心、数字故宫文化传播用房、综合配套设施用房、观众服务用房等方面,总建筑面积约125000平方米。
2
【地下文物库房改造】
可扩容30万件文物
目前,故宫地下文物库房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项目旨在消除地下文物库房存在的安全隐患,增大地下文物库房储藏面积,腾退、保护故宫文物古建筑,扩大开放区域,整治内务府区域环境。
单霁翔介绍,目前,地下文物库房改造工程已经取得北京市文物局同意该建设工程的意见、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办理的项目规划条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则同意该工程项目建议书。
根据目前的方案,地下一共三层,改造完成后不仅能够消除现有隐患,还能在目前90万件文物容纳能力的基础上扩容20万到30万件。届时,故宫地下文物库房的容纳能力将达到120万件。
3
【基础设施改造】
一期面积17万平米
由于历史原因,紫禁城内部基础设施落后,且管网布局混乱。据统计,各类管线犬牙交错,种类多达十七八种。这给故宫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并且破坏了历史风貌。
单霁翔介绍,改造项目正是为了实现安全无间隙监控,消除安全隐患,是故宫防盗、防破坏、防火,加强对文物及文物建筑有效保护和管理的需要。一期(试点)工程位于故宫博物院西南热力区域,占地面积约为17万平方米。
2013年5月至11月,完成考古勘探工作。2014年2月2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则同意该工程项目建议书。3月28日,召开专家论证会,研究确定综合管沟设置位置。
4
【文化遗产监测】
监测细到白蚁行踪
单霁翔介绍,世界文化遗产监测是一年来故宫着力最多的项目。目前故宫已成为唯一一处每年公开监测报告的世界文化遗产。
据介绍,一年来已开展的监测项目分为两类:一类是2013年新立项项目,包括观众动态监测系统、白蚁监测系统、防雷监测系统等的建设;另一类是于2013年前立项、年内继续开展工作的项目,包括室外陈设的基础信息采集、室外陈设材质检测与保存现状评估等。
单霁翔介绍,故宫的监测系统实现了全覆盖。细到小小的白蚁也成为监测的对象。一年来在虫害防治方面,对故宫15万平方米白蚁防治和监测区域中1600余个白蚁监控装置进行了检查和维护。
故宫还开展了环境质量监测,监测北京不同的环境质量对文物的影响。监测中心除持续采集气象与环境监测数据外,还建立展厅温湿度监测系统,进行神武门、乾清宫、前朝三大殿等19个区域57座宫殿的展厅温湿度监测项目。此外,室外陈设监测、防雷系统监测、文物建筑监测等均有序展开。
5
【安全防范系统】
监测到坏人将喷雾
故宫失窃事件,不禁让人对故宫一度落后的安防设施忧心忡忡。昨天,单霁翔介绍,安防系统改造工程2013年完成39处施工,无线通信对讲系统已投入使用。消防系统改造工程总施工进度完成70%;安防视频监控系统无缝隙加密工程4月正式开始施工,应急指挥平台工程于4月开始在端门区域进行软件试用;警情联动和巡更系统升级改造项目进入施工阶段;故宫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改造项目进入深化设计阶段。
单霁翔介绍,如今故宫安防方面技术进行了升级。比如院内的立体安防喷雾器,监测系统发现不法行为人的破坏便能够进行喷雾,致使“坏人”看不见,便于控制。目前已经选择重点区域进行小范围实验。此外,院内的报警装置升级,不会再出现上次失窃事件时,工作人员跑去报警的间隙窃贼逃跑的状况。此外,故宫还将为文物藏品安装全时空技术防范系统,通过芯片的方式达到移动即可报警和追踪的效果。该系统目前已经完成可行性报告和预算编制。
6
【院藏文物防震】
密集柜助珍宝抗震
故宫内大量的文物建筑和180万件文物藏品如何抗击地震的威胁一直是一大难题。
单霁翔介绍,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科技发展部主持的故宫博物院雨花阁建筑及其文物地震防护试验打开了故宫文物防震的一扇窗。根据实验结果还提出了针对部分地下文物库房、宁外东院地面库房以及雨花阁原状陈列文物的防震保护方案。
此前故宫已经在陶瓷一级品库、雕塑库、玺印库、配饰库开展防震试点。试验结果表明,密集柜及囊匣可以达到预期抗震要求。试验结束后,故宫博物院提出了具体的密集柜抗震改进措施。目前,中标单位结合革新技术,生产并陆续在故宫博物院库房安装密集型防震文物存放柜。
7
【文物修复保护】
修复文物共225件
单霁翔介绍,“平安故宫”工程立项一年来,保护修复各类文物共计225件(套),同时,人工临摹复制书画2件、技术复制书画35件。
科技保护方面,故宫对石鼓“吾车”作了保护处理。完成乾隆花园石质文物清洁效果的评价工作。对高丽刀锈蚀产物进行了去除实验,制定了刀身除锈和保护的技术方案。对人面铜甲片的材质、制作工艺、腐蚀产物进行了分析研究,制定了保护修复方案。完成“金节”大小四十多个破洞“织”的研究性保护修复的工作。因古建维修的需要,对符望阁、玉粹轩和竹香馆三座建筑的各类型印花壁纸做结构及成分分析;对乾隆铁剑、铜面具、铜缸兽头等众多样品进行了成分检测分析,为修复工作提供依据。
今后告别大修8月刷票进宫
昨天的通报会上,单霁翔提到,今后不再对紫禁城宫殿“搞大修”。今年8月,游客进故宫只要持票刷卡就可快速通过,程序如同进地铁一样简便。
“我们的保护性修缮不再上房揭瓦,只进行‘解危’处置,最大限度地保留历史信息。”单霁翔说。
此外,他还介绍,目前故宫正在进行新版“刷票”系统的试验,今后购票游客可以买到增加了防伪信息的故宫门票,有效防止假票的侵扰。
据介绍,故宫门票一直饱受假票困扰,为了杜绝这种扰乱票务制度的行为,单霁翔称将于今年8月启用增加防伪码的新版门票。“以前我们验票全靠肉眼,今后这种增加了防伪码的门票可以通过机器来识别,不仅快速,而且每张门票的购买时间、购买地点也可以通过刷卡信息查出来。” 京华时报记者张然
(责任编辑:杨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