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大株洲附属学校的同学们用废旧物品制作的手工作品。经过6年推行,两型理念已深入校园,深入中小学生心中。 记者 童迪 摄
高层声音
我们所追求的两型生活,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可持续,生态环境更优美,人民生活高品质。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中善于借用国画“留白”的技法,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更多发展资源,努力让产业结构变“轻”、发展模式变“绿”、经济质量变“优”,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得益彰。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
我省两型社会建设任务仍然很重。完成这项长期任务,必须在抓落实上下功夫, 从一件件具体的事情做起, 从一个个具体的项目抓起, 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两型社会建设带来的变化和实惠。
——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
开栏语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自从2007年底长株潭城市群确定为我国首个两型社会试验区以来,我省大胆“先行先试”,探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新路子。六年多来,“两型”不仅推动了湖南产业的转型发展,低碳、环保、绿色的“两型”理念还开始走进社区家庭、机关学校、园区农村……如今的“两型”不再是高不可触的顶层设计,不再是仅供观赏的温室盆景,而是老百姓“看得见”、“用得上”、“说得出”的生活方式。即日起本报推出“两型生活 美丽家园”专题报道,和您一起感受我们身边的“两型”。
2007年12月,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六年的“先行先试”,两型理念已深入人心。那么,两型社会到底是幅怎样的图景?
4月1日,省委常委、长株潭试验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文雄作了回答——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两型社会建设最现实的目标——就是让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家园更美。”
【改革清单】
106项原创改革全面铺开
“湖南两型社会建设六年来最大的成绩就两条,一是推动了转型发展,二是探索了生态文明改革的新路子……”
湖南是个农业大省,是重金属、有色金属之乡,曾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粗放的生产方式,使得重化工业的比重很大。
2008年7月, 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保障和促进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作的决定》,一场绿色发展、改革创新的飓风在三湘四水掀起。
“湖南两型社会建设六年来最大的成绩就两条,一是推动了转型发展,第一产业的比例大大下降,二三产业的比重稳步提升,湖南正着力发展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技术。二是探索了生态文明改革的新路子,积累了经验,为全国做出了贡献。”张文雄说。
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两型工业准入提升退出、PM2.5监测及防治……围绕“两型”发展理念,6年来,湖南推出八大类制度创新,106项原创性改革,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
6年来,新型工业化成为富民强省的第一推动力。工业增加值达到9140亿元,质量连续两年居中部第一位。全省经济总量跃升到22154.23亿,连续5年保持全国前十;6年来,两型改革稳步推进,106项原创性改革先后在长株潭试验区铺开。11大经验被国家发改委全国推广……
【生活之变】
碧波荡漾的湘江又回来了
“雾霾在天上,根子在地上,污染在水里,根子在岸上……”
家住芙蓉区燕山街的王蓉今年52岁了,她说自己天天都要坐公交车上班,以前的公交车总是拖着个“黑尾巴”,站在站台候车的时候,那个噪音那个味,让她有种窒息的感觉。可近来,“黑尾巴”公交车几乎已在城区绝迹了。
李建国爹爹住在长沙市南湖路湘江边,他说,小时候的每个夏天几乎都泡在湘江里,可在前几年,湘江水实在不敢下去了,走在岸边上都能闻到股腥味。“但是从前年冬天开始,我发现碧波荡漾的湘江又回来了,现在茶余饭后,我们几个老街坊在沿江风光带唱唱歌、跳跳舞,非常惬意。”
细心的市民不难发现,我省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大幕开启后,省政府出台了史上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
2011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实施绿色GDP评价体系,除现有GDP核算外,融入资源、环境因素、将经济增长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综合考评,并对各市州的经济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生态指数进行打分、排名。
在这种考核压力下, 全省万元GDP能耗下降20.4%。2012年,湘江干支流42个监控段面中,1-3类水质段面占88.1%,比2007年提高了5.6个百分点。
“雾霾在天上,根子在地上,污染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张文雄说,6年来,干部群众的心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变了过去牺牲环境抓发展的旧观念,现在“企业不消灭污染,污染就要消灭企业”这句口头禅正在企业家中流传。
【两型图景】
让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两型社会建设最现实的目标——就是让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家园更美。”
喝上干净水、呼吸新鲜空气、吃上放心食品,这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要求。张文雄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两型社会建设最现实的目标——就是让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家园更美。”
从洞庭湖造纸厂关闭,到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试点;从绿心保护,到黄标车淘汰;从污水垃圾处理“三年行动计划”,到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件件都与老百姓的心声同频共振。通过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湖南两型社会建设第一阶段的目标任务已圆满完成, 改革已进入第二阶段。
张文雄说,“两型社会建设最广泛的基础是人民群众,全民动员、全民参与,才能形成全社会共建共享的格局。”他指出,抓好“三小”是两型未来发展的基础:
——“小事情”,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油、一滴水,从小事做起解决大问题。
——“小家庭”,家庭是两型社会的“始发站”,很多勤俭节约的好习惯都是从家庭开始培养的。
——“小学生”,小手牵大手,从孩子们开始培养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习惯,《湖南两型知识乡土读本》正免费发放给中小学生。
“环境问题非一日之寒,治理当然也非一日之功,我们要清醒认识生态环境治理的紧迫性和艰巨性”。张文雄说,只要我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法律为保障,以民心为基础,“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家园更美”的两型生活必将会实现。
改革成效
两型改革:六年五大成效
1
两型社会建设的“湖南模式”逐渐成型。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两型工业准入提升退出、PM2.5监测及防治、排污权交易、农村环境整治、绿色出行、两型采购、绿色GDP评价等多项经验全国推广,被国家发改委总结为与金融改革创新“上海浦东模式”、城乡统筹“成都模式”并列的两型社会建设“湖南模式”。
2
“自主创新的长株潭现象”影响不断深化。我省推广十大清洁低碳技术,以项目为依托,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重金属污染治理、脱硫脱硝、餐厨垃圾处理、养殖污染治理得到应用,环保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
3
两型示范创新由“盆景”向“花园”转变。以“两型五进”为重点,推进湘潭韶山两型综合示范片区和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株洲天元区综合示范区建设。编印全国首个中小学两型教育指导纲要和小学生两型读本。
4
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拉开新的帷幕。 在湘江保护与治理“一号重点工程”的引领下,全省十大环保工程建设加快实现,完成项目129个,总投资35.3亿元。长株潭大气实现联防联控,省政府出台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5
两型重大项目助推“四化两型”、“三量齐升”。以“十大标志性工程”为龙头,湘江风光带、长株潭城际铁路等区域性重大项目加紧建设,5大示范区和18片区成为新的增长极。2013年长株潭三市GDP突破1万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