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上海lady程乃珊逝世一周年 克勒门文化沙龙深情缅怀

2014年04月23日 09:42   来源:东方网   徐颖

  据《新闻晨报》报道,昨天是上海女作家程乃珊逝世一周年的日子,沪上众多文化界人士聚集在贵都大饭店举行的克勒门文化沙龙,以“又见乃珊”为题,深情怀念程乃珊这个梳着童花头、笔耕不辍的上海lady,感受她传递给这个城市的品味与快乐。

  1983年,程乃珊凭借《蓝屋》轰动一时。蓝屋的原型是北京路铜仁路口的绿房子,那是著名建筑师邬达克的杰作,儿时的程乃珊就住在附近,十多年后,她竟嫁给了绿房子的后人严尔纯,《蓝屋》的故事正是源于严先生的讲述。昨天,被朋友们戏称为“程乃珊保镖”的严先生来到现场,向读者细数和妻子有关的一个个上海故事。他说,程乃珊喜欢热闹,有她的地方总是笑语不断。

  当年出演根据程乃珊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穷街》的前主持人、演员陈燕华(燕子姐姐)也来到了现场,她回忆起当年与程乃珊一起去杨浦区穷街“家访”的趣闻轶事。她说,感谢程乃珊给上海留下了财富,如果她活着,一定还会续写《穷街》的新篇章。作曲家陈钢和程乃珊是莫逆之交,他说,程乃珊身上有很多文化标志,她就是上海,“克勒门文化沙龙最早就是程乃珊和我共同发起的,我们都很希望能把上海文化的精华保存下来并发扬光大”。画家陈逸鸣把程乃珊称作阿姐,他在画上海题材的作品时请教过她,“程乃珊对上海女人的定义很精彩,对我的上海题材创作很有启发”。

  歌唱家王作欣昨天向大家述说了程乃珊生命的最后时刻,她致电程乃珊家问候,严老师说乃珊正在休息,没想到程乃珊开口说话了,王作欣说:“电话里又传来了程乃珊银铃般的声音,她说,别担心,我会好起来额,等我好了,还要听侬唱歌。”王作欣随后就在电话里唱起了《当我们年轻的时候》这首程乃珊最爱的老歌,程乃珊也在电话那头轻轻哼唱起来,渐渐地,王作欣唱不下去了,她被好友坚定、勇敢,永远向上的力量深深打动。时至今日,她说,程乃珊的声音仍在她耳边回响,仿佛她从来没有远去。

(责任编辑:杨默)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