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书店少281家 逾七成市民购书首选网络
今天是第19个世界图书日,而随着网络的冲击,实体书店正面临生存的考验与定位调整的新挑战。
3月,东莞连锁规模最大的民营实体书店永正图书关闭位于塘厦的一家门店。永正图书总经理李忠明表示,门店关闭是迫于不断高涨的租金困境,与五年前相比,该门店的租金5年间涨幅达80%。除此之外,永正图书在近几年也逐渐关停了汕头、惠州、揭阳等地的分店,从巅峰时期的48家门店缩小为现在不到30家。调整的原因除了租金的不断上升外,物流、人力成本的增加都在挑战传统书店经营者的承受力。
现状调查:小书店揾食难 大书店减门店
东莞的书店集中分布在东城和莞城。近年来,随着网络书店的崛起,诸如康桥书店、燕书窝等实体书店已经悄悄消失。有市民感言,康桥书店正如那句著名的诗:“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店主唐琳华女士早已把图书收了起来,开始售卖女装和一些艺术品。
同样规模大小,位于雍华庭的思想者书店还在艰难支撑。店主卢志勇表示,自己做图书生意十几年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书籍还是紧俏商品,甚至需要批条子购买,现在书店书籍大量积压,有时候3到5折。
“前几年像裕元鞋厂还有樟木头的工厂都会来定期团购,现在几乎没有了”。究竟是什么原因流失了团购客户,卢勇志表示网络的低价和便捷已经削弱实体书店的作用和地位。
稍大规模的连锁书店如永正、纸上谈兵近年来也在通过减少门面、零售业务改团购业务来减少经营压力。
经营者:成本上涨成难承受之重
运营成本不断上涨是摆在东莞民营书店经营者面前的普遍难题。 东莞纸上谈兵书店作为东莞本土另一家较为大型的连锁书店,同样也遇到了运营成本上涨的问题。
总经理姜富有介绍,在五年前每月1000元的工资就可以聘请到员工,现在每月2500元都难以留住员工。他还举例说,怡丰都市广场的一家分店的租金从每月每平方米50元涨到了135元。
此外,网络书店“低折扣”、“免运费”的抢滩也让实体书店岌岌可危。永正图书李忠明表示,从网络书城占据读者群后,实体书店做了许多调整。“实体书店定位在售卖儿童读物和教辅类图书。”他解释,前者面向街坊等特定人群,后者是因为教辅有很强地域性,这些书在实体书店仍有销售优势。
问路:开卖咖啡赚吆喝可行?
在旗峰山脚下,东莞本土的一家大型连锁书店永正书店也在此开辟了一家300平方米的体验式“书吧”。李忠明表示,城市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文化氛围,市民需要一个文化体验的平台,这是网络书店无法取代的精神体验。
开店的第六个年头,“思想者”店主卢志勇开始划出了一个区域售卖文具和一些文化周边产品。“这种做法很累,因为要分出精力去经营文具。”但是面对越来越薄的利润也只能这样了。
据了解,像永正卖咖啡、思想者卖文具的做法只是东莞书店转变经营路线的一个侧影。在东莞,更多的实体书店都在尝试“咖啡+书”或者售卖特定类型图书的销售模式。
部门:暂未出台扶持政策
去年年底,中央文化产业发展资金对图书批发和零售环节享受为期五年的免征增值税优惠政策,一些地市的扶持政策细则也陆续出台。据媒体报道,今年4月,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实体书店扶持项目已经开始申报,试点扩大到北京、上海、广东等12个省市。这就意味着,广东全省的实体书店均可根据相关规定,申报扶持资金。
不过,昨日记者从文广新局了解到,东莞目前还没有出台对实体书店帮扶政策的细节。
专家:政府要适当引导 大众的文化需求
东莞市委党校教授王学敏表示,政府应该在扶持文化事业时,不是直接去扶持书店,应在引导大众文化需求上做些工作。
他表示可以在实体书店举办各类高质量的文化活动,比如请知名学者、大家来东莞的书店举办讲座,以此来刺激市民对实体书店的需求。长此以往,市民不仅会有更高阅读需求也保留对实体书店的文化需求。
数说书店
281
市文广新局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实体书店达到1061家,而在2012年全市还有1342家书店,也就是说不到两年东莞有281家实体书店关门。
72.15%
昨日,本报调查79名市民对实体书店的看法和消费习惯,结果显示72.15%的市民购书首选网络,超半数的市民表示去实体书店只是逛逛,然后再去网络淘同样有折扣的书。
(责任编辑:杨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