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形势倒逼 江苏高校逐步转型职业教育

2014年04月25日 09:30   来源:新华日报   

  我省将加大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的改革力度,未来的职业教育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这一动向契合了此前教育部传出的“全国将有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逐步转型职业教育”的消息。

  不少教育界人士认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向职教,是一种本位的回归。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董事会秘书陈鹏飞坦言,可以说这是被就业倒逼出来的改革。此前大学扩招风头劲,专科升本科,“学院”改大学,独立学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阶层翻身”的背后,是日益惨淡的就业率。

  但倒逼出来的改革能否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对此,高校人士却并不乐观。“本科办高职,比原先办学的难度大多了。”东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仲伟俊教授表示,传统的学科教学中,实践只是一个小环节,而职业教育的实践比例需要大量增加,这涉及到基础设施、校企合作等一系列难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学者孙诚认为,大学扩招后,很多普通本科院校文科专业偏多,转型难度很大,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合格的教师。

  “现在大学里招聘的老师都是校园里走出的博士,管理学博士没进过企业,工程系博士没进过工厂。”仲伟俊说,长期以来,本科院校的用人标准是学历、职称、论文发表数量,而非行业实践经历。长期在南京一所高校任职的宋老师则透露,“好多学校用人必须是副教授以上,不然人事部门不给批。”

  “本科对接的是一个学科体系,而高职对接的是一个具体的行业。”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陈晓琴认为,做职业教育,必须摸清楚市场的需求,没有企业、行业、学校、政府四方合作,没有市场调研,只凭感觉是无法对接产业行业需求的。“市场到底需要什么?这几年新建的本二院校和独立学院,在这个问题上始终摸不着头脑,只有互相观望,你开了物联网专业,我也效仿开一个,结果就是专业扎堆,没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陈鹏飞告诉记者,这些学校的培养目标原本就是应用型人才,但最终异化成了本科的“压缩”版本。若地方本科院校转向职教缺乏精准定位,改革会不会引起新一轮的盲目扎堆?

  即使摸着了方向,本科换一个专业谈何容易!“高职院校上马一个新专业就一年,本科学校换一个专业得5年。”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华桂宏表示,高校办学自主权不彻底放开,本科办职教难有竞争力。“换专业并非是换块牌子那样简单,师资培训、实训基地、课程设计、教材编撰都得动态跟上才行。”陈鹏飞说,就像行业、企业用的是开汽车的知识,学校课程安排的却是开黄包车的技能,有的学校用的教材甚至是上个世纪70年代编写的,学生“学得死”、“没法用”无法避免。

  转型之难,不仅在于外在的操作性,更在于内生的阻力。采访中,不少教师对转型后的社会认可度表示怀疑:“注册入学原本也是为了解决职业教育的生源问题,最后还不是遭遇寒流?”陈鹏飞忧虑地表示,高职就业是不错,但招生往往遭遇滑铁卢,本科转职教,会不会同样也遭遇冷眼?

  仲伟俊说,目前的社会现实情况是,整个社会都认为研究型人才比应用型人才“高一个档次”。“在人事招聘、论文考核、课题分配、职称评定中,应用型人才跟研究型人才在同一个序列里竞争,非常吃亏。”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李慕白表示,作为一个职教大省,我省对职业教育缺乏一个专业评估的独立标准,转型职教并没有实际性的政策激励。

  “不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未来的职业型院校学生,多的还是‘考研’达人,教师也不会安于自己的教学岗位。”仲伟俊认为,要真正迎来职业教育的春天,不是光一转了之,这些发展型的问题必须一一破解。“只有办出货真价实的职业教育,学生才会真心选择职业院校。”

(责任编辑:石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