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江孜县获悉,该县结合自身优势特点,以开展技能培训、提供就业岗位等多项举措,切实解决农牧民就业难问题。
特色品牌与转移就业相结合。江孜县结合民族手工业技术优势,将谢玛氆氇作为全县特色品牌,充分利用在江热乡“双培双带”基地和藏改乡杂吾村编织基地成立的“日喀则地区东部谢玛氆氇编织培训基地”的特色优势,整合资金,加大培训力度,切实解决农牧民劳动力的就业和转移就业问题。活动开展以来,共投入资金15万余元对11名农牧民进行唐卡绘画培训,投入资金21.3万元对39名农牧民进行谢玛氆氇编织培训。目前,藏改乡纺织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让78名农牧民实现转移就业,直接经济收入33万元;江热乡“双培双带”基地能让34名农牧民实现转移就业,平均月工资2000元左右。
组织培训与解决就业相结合。江孜县每年投入100万以上资金用于农牧民培训,充分利用企业、合作社、基地等有利条件,开展农牧民党员群众技能培训工作,并让有一技之长的农牧民实现就业。活动开展以来,共投入资金138.6万元举办挖掘机操作、汽车驾驶、拖拉机维修等10余场培训,对268名农牧民进行培训,使参训学员毕业后在西嘎建筑公司、“双培双带”基地等处实现就业,90%以上参加培训的农牧民顺利找到工作,实现就近就业的目标。
“一村一品”与提供岗位相结合。江孜县通过多方争取资金共建立村集体经济项目80个,去年以来,共投入资金300余万元用于“双培双带”基地、党员就业基地、养猪协会等6个项目基地的改扩建。“一村一品”为全县农牧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其中,江孜镇东郊村共有1422人加入奶牛专业合作社,年收入达到180万元;拉则居委会的农民经济合作社有73人参与,年收入150万元。村集体经济项目的开展还促使全县28名贫困党员完全脱贫,253名贫困党员实现有经济收入,有劳动能力的92名贫困党员全部实现就业。(记者 王杰)
(责任编辑: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