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布江达县全力打造高原生态文化旅游第一县

2014年05月29日 13:45   来源:西藏新闻网   麦正伟

  悠久神秘的秀巴古堡、湖水如镜的巴松错、神奇险峻的巴嘎神山……串联起天赋异禀的旅游资源,吸引着无数游人心驰神往。这里,就是藏语意为“凹地大谷口”的工布江达县。

  “如何让工布江达县的旅游业在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又如何让群众在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去年,以张朝阳为班长的福建省泉州市第七批援藏工作组一踏上这块土地,就把进一步发展好工布江达县的生态文化旅游纳入援藏工作之首。”工布江达县委副书记、县长甘丹平措介绍说。

  多角度大视野

  开启旅游新航程

  在调研中,援藏工作组紧紧围绕全县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大文化、大旅游、大发展”的发展主题,把实现强县强乡强村目标作为主抓手,把工布江达县的自然禀赋资源置于全国全区的大视野中多角度来审视、考量、思索、论证。从此,倾力打造高原生态文化旅游第一县的序幕在工布江达县揭开了……

  “以生态旅游与文化产业为主线、特色农牧产业为基础、水电矿产业蓄力后发”,这是工布江达县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产业思路。这一思路既进一步明确了旅游在工布江达县发展中的战略核心地位,又彰显了泉州市援藏工作组科学发展县域经济的先进理念。“今年是林芝地区的产业推进年,我们必须用改革的精神和决心,打开发展新的窗户,为群众寻求一个新的视野,把生态文化旅游这张特色名片做响、做亮、做强。”今年2月,在工布江达县委八届八次全委扩大会上,县委书记张朝阳的话掷地有声。

  重规划强建设

  旅游前行步伐铿锵

  “规划先行、生态优先、体现特色、群众受益”,这是工布江达县在打造高原生态文化旅游第一县的原则。

  大手笔绘出大旅游。县委、县政府和援藏工作组对全县大小56个景点资源进行整合,提出了“大巴松错”理念,重磅打造历史文化游、农业观光游、生态休闲游、养生度假游、高原湖泊游、科考探险游等多种类型的旅游产品。重点围绕国家级4A级巴松错景区,同步跟进娘蒲巴嘎景区、太昭古城、拉如桃花源等中小景区的开发和建设。着力打造“户外天堂巴松错、精品观光尼洋河、珍品体验巴嘎山”旅游品牌,塑造“大巴松错”这一世界旅游目的地品牌,提高旅游核心竞争力。

  大气魄助推大建设。为建设一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贡献力量,工布江达县和泉州市援藏工作组大胆改革、大胆尝试,在认真做好“大巴松错”规划设计的基础上,注入资金2亿元,推进旅游基础建设与开发。在选好商、引好资的基础上,计划引入资金20多亿元,重点建设和打造以巴松错为主的景区软、硬件建设和品质提升。“工布风情国际旅游集镇”自去年规划设计以来,各项工作正有序开展。据介绍,通过今年投入1.3亿资金,先行做好硬件建设,为招商引资铺好路、垫好底。未来几年,一个集“吃、住、行、游、娱、购”为一体的国际国内知名旅游集镇不仅会展现在世人眼前,还必将为工布江达打造高原生态文化旅游第一县发挥重要作用。同时,积极做好巴松错国家5A级景区的申报工作,并计划5年内申报巴松错世界“双遗”,助推全县旅游业良性、快速发展。

  大理念培育精管理。工布江达县和援藏工作组积极引导农牧民群众依托旅游资源发展“家庭旅馆”、“农家乐”等服务行业,并对旅游文化进行深度挖掘,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实现了旅游和文化的有机结合,组建了民俗文化表演队,培养了一大批乡土旅游人才。目前,全县从事旅游服务的个体经营户有121家,农牧民群众通过参与旅游服务实现增收300多万元。今年2月,工布江达县又启动了全区首个县级旅游微信平台,创建了“林芝巴松错旅游区”官方微信平台。同时还通过微博、微电影等有效模式和多种载体,抢占旅游宣传新媒体阵地,为旅客咨询服务、旅行攻略提供便捷,从而使全县旅游业呈现出“井喷式”发展的强劲态势。今年1至4月,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5万多人次,旅游收入371多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1.3%和69.6%。

  “我们还将着力培育组建自己的旅游公司,进一步规范旅游管理、开发和经营,利用5年时间实现旅游公司上市。”张朝阳表示。

  促发展惠民生

  助推群众奔小康

  “工布江达县,通过打造高原生态文化旅游第一县,展开了全县经济‘绿色崛起’和农牧民持续增收致富的新路子。这一重大决策既让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又推动了援藏工作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甘丹平措介绍说,2013年,工布江达县共接待游客52.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300万元,群众仅通过参与旅游服务就实现增收300多万元。

  阿沛新村成立了以发展全村旅游业为目标的旅游发展合作社,对全村旅游业进行规范化管理,旅游收入达100万元,91户人家户均增收4.3万元,大踏步跨入了全县新增的13个“万元村”行列。“自从县委、县政府和援藏工作组作出把工布江达打造成高原生态文化旅游第一县的决定后,到咱们村来的游客越来越多,家庭旅馆也越来越红火,村民的腰包更像吹气球一样迅速地鼓了起来。”村民阿布深有感触地说。

  仲莎乡林则村紧紧抓住县级财政和地区支持投入1220万元进行景区开发的良好机遇,以甲嘎东赞生态旅游景区为依托,通过开办家庭旅馆、销售土特产品和开展游客访农家、民俗文艺表演等活动积极参与旅游服务,全村群众实现旅游增收17万元,户均增收达2786元。

  高原生态文化旅游第一县的打造,不仅使错高乡错久、木巴、结巴村,松多集镇、巴河镇和县城的辐射带动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而且让全县广大农牧民群众看到了奔向幸福小康的广阔前景。到2016年,工布江达县将形成以巴松措为主,以甲嘎东赞、秀巴古堡、太昭古城、巴嘎神山、尼洋河观光带为辅的精品旅游线路,旅游门票收入将突破3500万元,旅游接待人次突破8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亿元大关,农牧民群众旅游收入年增长20%以上。到那时,旅游产业会真正成为工布江达县的支柱产业。

  今朝蓄势待发,来日必将破茧成蝶。“打造高原生态文化旅游第一县,我们旨在让全县三分之二以上的群众吃上‘旅游饭’,让群众在发展中享受到更多的幸福成果,这是县委、县政府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最大愿景,也是我们援藏工作组的最大决心。”张朝阳语气坚定,充满信心。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