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儿童肥胖率达17.8% 儿童食品标准亟待制定

2014年05月30日 09:38   来源:   

  一包“张君雅小妹妹”碳烤鸡汁点心面,很多孩子可以一口气吃完。但家长是否知道,其实只要吃上几块面点,孩子一天所需要的热量、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就已经达标,整包摄入,则容易导致孩子肥胖、近视和龋齿。

  上海儿童零食消费习惯如何?儿童摄入各类零食的比重多少?经过3个月的调研,昨天市消保委联合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联合发布的《上海儿童零食(休闲食品和饮料)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儿童已成为零食的主要消费群体,但大部分零食并不适宜儿童整包食用。市消保委呼吁,上海应该推出有针对性的儿童食品标准。

  上海儿童肥胖率已达17.8%

  根据调查,上海儿童已经成为休闲食品和饮料的重度消费群。在支出上,家长平均每个月为儿童购买休闲食品的金额达到185元,购买瓶装饮料的金额达到107.9元,相当于每天约有10元钱花在孩子的零食上。调查数据同时显示,69.8%的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每天或几乎每天都吃休闲食品,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对休闲食品的消费频率也有明显提升。目前,3至16岁沪籍儿童约为150万人,上海市学生体质健康中心去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儿童的肥胖率已经达到17.8%。“调查发现,高频消费休闲食品和饮料的儿童中,超出正常体重的比例较高。”上海社科院社会调查中心研究员刘波说,数据显示,在3至7岁高频消费零食的儿童中,超出正常体重的比例为9.4%;8至12岁阶段超出正常体重的比例为14.7%;13至16岁阶段,超出正常体重的比例为25.4%。

  零食大多高脂高钠高能量

  根据调查,儿童目前消费较多的主要是膨化类和饼干糕点类休闲食品,而消费较多的饮料主要是含乳饮料类、果蔬汁类、茶饮料类和碳酸类。它们的特点均是高能量、高脂、高钠,这些零食中的一些成分并不适宜儿童大量食用。比如,人体每天摄入钠元素不能超过2克(相当于5克食盐),而在本次调查随机抽取的132种零食中,钠含量最高的一款九制陈皮,成年人一天吃两片就已经超标,更何况是儿童。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教授郭红卫认为,基于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中对于不同年龄段的设定,在儿童食用休闲食品和饮料上,家长应尽量让孩子少吃脂肪提供能量占比超过30%、饱和脂肪提供能量占比超过10%的食品,饱和脂肪在脂肪中的占比尽量不要超过30%。

  而记者发现,在本次调研的132种零食中,绝大多数零食脂肪提供能量占比以及饱和脂肪酸提供能量占比都大大超过了上述基数。如“张君雅小妹妹”甜甜圈,脂肪提供能量占比达到59%,饱和脂肪提供能量占比达46%;而丹麦蓝罐曲奇这两个指标也分别达到43%和28%,儿童只要吃几块,就能达到一天所需能量标准。郭红卫进一步认为,根据目前上海的实际零食消费及食用习惯,建议家长将儿童青少年膳食中由零食提供的能量控制在15%以内。

  不过调查同时显示出一个尴尬的现状:49.8%的家长表示看不懂休闲食品和瓶装饮料上的营养成分表,这个比例在不同学历家长身上没有显著的区别。换句话说,由于缺乏判断能力,家长很难对儿童进行有效的指导。

  亟待制定儿童食品标准

  刘波坦言,我国儿童消费的大量零食,都是按照成人的标准在实行,但是儿童各个脏器发育尚未完善,肝、肾等解毒功能并不健全,因此向他们提供的食品不管在安全性和营养性上,都应该有更为严格的标准,“然而,我国目前并没有相关的儿童食品标准”。记者了解到,发达国家早已对儿童食品进行了高标准的监管。例如2006年英国通过法案规定,禁止在晚上9点以前播出针对10岁以下儿童的垃圾食品广告;法国则把生产假冒伪劣儿童食品的罪行与贩毒并列为“危害安全罪”;而美国也在去年推出了更加严格的儿童食品标准。

  正因为没有标准,记者调查发现,许多企业在同一产品的生产上便“内外有别”。比如同样是一款mini奥利奥巧克力味小饼干,记者在天猫上购入的美国产包装显示,饱和脂肪占总脂肪的比例仅为30%,符合标准;但国内的产品,饱和脂肪占总脂肪的比例则高达55.56%。市消保委呼呼,上海需要推出有针对性的儿童食品标准,对上海生产或进入上海市场的儿童食品提出更高的要求。

  市消保委秘书长陶爱莲透露,为了让家长对孩子摄入的零食有更为直观的印象,市消保委下月即将推出“消保委帮你算”。届时,市消保委官网将会出现一个“儿童营养计算器”,家长只需要输入孩子的年龄、性别以及休闲食品的营养成分表(如钠、脂肪、能量等数值),就可以精确算出该产品孩子一天适合食用的分量。

(责任编辑:杨默)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