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上海中心城区静安区和上海市金融办联合宣布打造静安“跨国金融功能区”,并发布了颇具“含金量”的20条支持措施。目前,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过程中,上海全市金融业的版图正经历新一轮演变,各区县正结合自身产业定位,发展特色金融。
静安是上海“楼宇经济”最突出的地区,目前已有各类金融机构400余家,外资企业、外资金融机构高度集聚,总部经济发达。目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入转型提升新阶段,上海自贸区建设正处于重点推进阶段,包括静安在内的上海不少区县都发力金融产业。
静安区政府和上海市金融办29日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联合发布“静安金融20条”,明确提出“打造静安跨国金融功能区,着力建设外资金融试验区和创新金融实践区。”
根据市区两级的部署,静安金融发展方向与扶持重点在于领域准入与政策突破,一是凸显跨国金融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大力支持外资资金管理总部、投资总部、总部结算中心等重点领域发展,积极协助企业逐步完善总部业务各项功能。二是突出外资重要行业的突破,获得先行先试资格,如外资证券(含期货)、外资拍卖、外资典当,以及外资律所、外资评级及外资管理咨询。三是突出对金融领域创新试点的支持,如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房地产信托基金、外资第三方支付等。四是突出金融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如互联网金融和文化金融。五是突出新型金融机构的发展,鼓励国有企业利用金融市场充实国有资本实力。
据介绍,静安在建设跨国金融功能区方面已有较好基础。比如,该区已有佳士得、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罗兰贝格等企业入驻;今年3月,该区信拓城海外投资基金顺利获得QDLP试点资格,并成功换汇,成为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国内标志性项目。
“静安此次提出‘跨国金融功能区’这一发展目标,主要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集聚高端外资金融机构和以金融手段服务外资企业总部,支持企业在本区的创新发展,进一步夯实本区外资机构集聚特色;二是集聚国内领先的金融与准金融类央企国企和民营机构,对符合静安金融发展方向的企业,服务和支持其开展跨境业务等方面的金融创新。”静安区负责人介绍。
值得关注的是,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上海正鼓励各个区县发展符合自身产业定位的特色金融。除静安此次提出建设“跨国金融功能区”外,嘉定区提出打造金融结算交易中心和金融机构服务支持中心,虹口区发力专业型功能性对冲基金,普陀区则提出打造并购金融集聚区。
上海市金融办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支持区县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支持区县利用好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的溢出效应,进一步增强上海金融业服务区县实体经济发展的效率和针对性。
(责任编辑:杨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