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省发改委获悉,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全省按照项目提质提效要求,深入实施“861”行动计划,重点项目建设开局良好。 1月至4月,“861”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567.9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31.09%。
据省发改委重点办负责人介绍,合肥清洁能源环保专用设备生产、六安胜利精密电子产品生产、黄山重工产业基地(一期)、铜陵有色铜资源开采及勘探、龙源宣城风电场和淮北隋唐运河古镇文化旅游等1019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占年度计划的51.96%;铜陵废旧汽车精细拆解高效分拣自动化装备生产、含山县瑞高金属制品、宣城汽车转向传动系统零部件、池州江南职业技术工程培训中心和蚌埠华运二期毛纺纱等48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
据了解,目前各地、各有关单位正按照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要求,围绕项目建设年度目标任务,明确时间节点,落实责任主体,压实工作责任;围绕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整合多方力量,强化要素保障,做好跟踪服务;加强重点项目专题督导,积极推进重点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见效,为推动项目提质提效、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短评】抓住发展的“牛鼻子”
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下,我省经济发展要加快构筑竞争新优势。无论是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增长点,还是提高发展质量效益、保障改善民生,都得靠一个个项目来推进。可以说,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就意味着牵住了推动发展的“牛鼻子”。
然而,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也会遭遇到责任约束不到位、管理监督考核不完善等一些掣肘。
如何牵好重点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首先得明确责任,项目从立项、申报到审批、决策,各环节的责任范围和对责任主体的追究方式要清晰;其次,要保持信息沟通畅快和政令一致,加强协调配合,削减不必要的审批环节,缩短项目建设时间;第三,要把好项目立项关、施工关和资金关,施工时加强检查,竣工决算时严格把关,提高项目的投资效益。
项目是核心,产业是脊梁。责任明确了,制度完善了,服务到位了,重点项目建设提质增效才有保障。
(责任编辑:杨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