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徐州村民播求偶"鸟语"诱捕两万只野鸟 3人被拘

2014年06月04日 13:26   来源:现代快报   

警方将截获的野生水鸟放生 图片由警方提供

  播放求偶“鸟语”引诱、张网捕捉,导致2万余只野生鸟儿遭毒手,数量之大为近年来罕见。日前,徐州沛县警方破获了一起特大非法狩猎案。昨天,当地警方通报了案件详情。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些被捉住的野生水鸟,最终都流向了餐桌。

  举报:野生水鸟频遭捕杀

  “最近一段时间,微山湖一带不少人,每天拎着满满的一网兜鸟去换钞票。”今年5月份,沛县警方接到群众报警称,在微山湖一带,有人捕捉、有人收购一种“红冠子鸟”,数量惊人。

  接到线报后,警方进行了调查。沛县公安局治安大队治安股股长王勤飞回忆说,经过调查,警方了解到,群众口中所说的“红冠子鸟”,其实是一种学名叫“黑水鸡”的野生水鸟,“江苏属于禁猎区,黑水鸡还在国务院颁布的‘三有’动物目录中,即属于有益的、有经济价值的、有科研价值的野生动物”。

  进一步侦查,警方掌握到了一条重要信息:位于微山湖边的沛县陈楼村,张某夫妇在家中设点专门收购这些水鸟。警方还掌握到,张某夫妇收来的这些鸟儿,还会转卖给他人,12元一只买进,14元一只卖出,通过赚取差价来获利。

  5月27日早晨,警方会同县农委林业站的人员一起出击,将张某家团团包围。9名正在交易的人员被控制,700多只“黑水鸡”被缴获,警方还查获了用于捕鸟的工具——丝网、喇叭、MP3等物品。“这些水鸟被打包塞进了笼子里,准备运往广州售卖。”王勤飞说。

  调查:非法捕售数量惊人

  经审讯,张某交代了非法销售野生水鸟的经过。他称,此前见有人专门从外地来到微山湖捉鸟卖钱,很是好奇。一番打听后,他决定跟着模仿,作为一条生财之道。在张某的鼓动下,附近不少村民加入了捕捉水鸟的行列,为张某源源不断地“供货”。

  为了捕捉到“黑水鸡”,这些捕鸟贼学会了不少方法,其中最流行的就是“鸟语”引诱、张网捕捉的方式。所谓“鸟语”引诱,就是用MP3通过喇叭播放网上下载的“黑水鸡”鸣叫声,吸引其前来“自投罗网”。由于晚上求偶声音传出很远,一晚上诱捕几十只不成问题。除了黑水鸡外,还有一些猫头鹰、鹭鸟等野生动物,也会不小心撞到网上,被捕获。

  村民捕捉得越多,张某的收益也越多。据警方提供的数据显示,“计算下来,他平均一天就能收1000只左右的黑水鸡。”每当张某收购一定数量,邳州人杜某就驾车赶来,把这些水鸟买下运走。

  警方查明,近几个月来,杜某从张某处收购黑水鸡20多次,每次约800只,共非法收购“黑水鸡”近2万只,而后再销售到外省多家餐馆,非法获利近10万元。除了杜某之外,张某还向丰县的刘某(在逃)销售黑水鸡三四千只,共销售黑水鸡两万余只,非法获利3万余元。

  因涉嫌非法狩猎,杜某、张某以及捕捉“黑水鸡”的“大户”杨某等被刑事拘留,其他6名捕鸟人被取保候审。目前,警方正在追查刘某等其他涉案人员的下落。

  专家:捕杀对生态影响大

  “捕捉、收购、再贩卖、宰杀后上餐桌。”王勤飞说,在微山湖一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江苏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刘缠民表示,目前鸟类的数量和种类都呈减少趋势,虽然黑水鸡的数量还比较多,但2万只的数量,必然会对当地的物种生存及生态环境构成威胁.(李伟豪 高飞)

(责任编辑:石兰)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