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夫妻搭档专盗馆藏古籍 自制全国古籍地图(图)

2014年06月11日 09:59   来源:合肥在线-江淮晨报   李文靖通讯员合公新

警方查获的部分被盗古籍。警方供图

  3月12日,安大图书馆,曾某将一本古籍藏于身上准备带走时,被馆内工作人员发现并报警,而在当月10日至12日,曾某及其妻子牛某通过“蚂蚁搬家”的方式将安大图书馆的100余本古籍类线装书籍盗出。6月10日,记者从合肥警方获悉,自2012年开始,曾某夫妻出没全国各地盗取大量馆藏古籍,并为此自制古籍地图,被查时尚有500余本古籍未脱手。

  一本笔记本掌握各地“古籍”

  2014年3月12日,安徽大学图书馆内,一男子将一本古籍藏在身上,试图偷偷带走时被工作人员发现。工作人员随后报警。

  经合肥市公安局蜀山分局责任区刑警三队审查,嫌疑人曾某,今年26岁,他遮遮掩掩的行为,让民警感到其应该是想隐瞒什么。在最初审查时,曾某也说自己只有高中文化。一个文化程度只有高中的年轻人,却独爱古籍,民警感觉到嫌疑人身上疑点很多。

  而随后在曾某身上发现的一个笔记本,让曾某现了原形。

  “明清、民国书籍或者孤本,藏在哪个图书馆,图书馆的具体地址,都一清二楚,跟人的户口一样。”在这个笔记本上,曾某记录了很多古籍的书名、典藏地点,给书上了一个户口,而这个户口还是全国性的。

  警方通过侦查,最终找到曾某在合肥的住所。3月12日晚,在其住处,警方查获100多本安大图书馆被盗古籍,并抓获一名女嫌疑人,也就是曾某的妻子牛某。面对证据,曾某最终交代了犯罪事实。

  被查时尚有500余本古籍未脱手

  警方在曾某青海老家搜查时,又查获被盗古籍、民国时期图书400多本。由于作案次数太多太频繁,具体去了哪些地方作案,偷了多少书,曾某夫妇二人均表示已经记不清楚。不过部分书籍的标识显示,这些书籍来自辽宁、黑龙江、湖北、江苏、安徽等省。

  据曾某交代,自己虽然只有高中学历,但是对古籍很感兴趣,经常上网浏览相关内容。近年来,很多古籍书比较抢手,书的价格也比较高。久而久之,他发现网上有不少人有购买古籍的需求,这让他看到了机会。

  于是,在偷书之前,他会先在网上搜集资料,查阅古籍的典藏地点,便跟妻子牛某前往作案。得手后,通过面对面或者网络的方式,将古籍卖出去。至于卖了多少本,获利多少,他已经记不清了。

  “作案方式很简单,把书放在衣服里面,或者直接从窗户扔出去。”办案民警说,虽然两人没什么作案技巧,但从2012年开始,他们在全国各地疯狂作案,至于偷盗了多少本书,目前已经无法统计。

  而此次在安徽大学图书馆内,两人从3月10日至12日,三天时间内就盗窃了137本古籍,其中15本为三级古籍,122本为四级古籍。

  4月17日,犯罪嫌疑人曾某、牛某因涉嫌盗窃,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两人所偷图书仍在安徽省古籍保护中心进行鉴定。

  手法拙劣却屡屡得手

  嫌疑人交代,很多珍贵的古籍上并没有磁条,方便通过裤管或者上衣带出来。有磁条的古籍,因为古籍室看管不是很严格,他可以趁人不注意上厕所将磁条去除。

  在嫌疑人作案的图书馆里,大多是高校图书馆,也有不少是市级图书馆,嫌疑人称在里面翻阅古籍时,没有人进行监管。

  “给了嫌疑人足够的作案时间,很多图书馆事发后很久才能发现。”办案民警分析图书馆古籍安保的漏洞也是嫌疑人频频得手的原因。(晨报记者李文靖 通讯员合公新)

(责任编辑:宋雅静)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