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内陆开放”的重要门户,两江新区成立四年来,按照国务院赋予的功能定位积极探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发展速度,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的创新中心、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内陆开放,产业无疑是核心。四年来,两江新区按照垂直整合、集群发展的理念,抢抓全球和沿海产业大转移大布局的新机遇,积极探索合理的战略布局。以其高质量的招商服务政策引导,吸众多世界知名企业纷至沓来,初步构建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框架,成为全球企业布局中国内陆的重要投资目的地。两江新区也成长为重庆发展的主引擎和增长极,为重庆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年来,两江新区累计招商签约项目1395个,合同投资额5915亿元,引进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霍尼韦尔、通用电气、安博物流,韩国韩泰轮胎、韩国SK、日本三井等世界500强企业,长安、上汽通用五菱、鞍钢蒂森克虏伯、京东方、丰树物流、曼胡默尔等近百家行业知名企业。世界500强企业入驻数量从新区成立初的54家增加到127家,入驻重庆的世界500强企业一半多选择在此地落户。
目前,按照5000亿汽车、4000亿电子、2000亿高端装备的目标,两江新区龙头带集群效应凸显,汽车、电子信息产业均已形成规模,一大批高科技含量的新兴产业框架业已初显。
在汽车产业方面,规模达千亿级国际汽车城已建成,完成了130万辆整车、100万台变速箱、145万台发动机的产业布局。新投产了福特发动机、力帆发动机、伟巴斯特、埃驰、中国汽研院等15个汽车项目。
在位于两江国际汽车城东城龙盛片区的上汽通用五菱40万辆整车项目基地,记者看到,四大工艺厂房已封顶,预计今年年底一期将建成投用,建成后,将形成拥有年产40万辆整车的规模。同时长安集团自主品牌30万辆汽车及发动机、霍尼韦尔、韩泰轮胎等项目已竣工投产,小康菲亚特发动机等项目已开工建设,在全球汽车橡胶管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美国阿文公司落户,全球领先的汽车座椅系统和电气管理系统的供应商美国李尔公司扩能改建开业。
到2015年,两江国际汽车城将完成十大整车企业集聚的格局,并成为中国整车、零部件制造、研发、结算、总部的全产业链。到2020年,两江新区国际汽车城将形成产能300—400万辆、产值达3000—5000亿元的规模。
电子信息产业是两江新区另一个已形成千亿级规模的产业。
目前,京东方、莱宝等17家企业落户两江新区,莱宝5代线两条液晶屏生产线已竣工投产,京东方8.5代线项目主体已完成50%,2015年投产。京东方核心配套企业已签约法国液化空气、住友化学、东进世美肯、长信科技等14个项目。精进锂电子电池已开工建设,奥特斯高密度板、莱宝高科、超硅科技、韩国SK等项目已建成投用。
此外,腾讯、神州数码、NEC、东软等一批国内外知名IT企业已落户两江新区。富士通、完美世界、网龙网络等著名高科技企业加快入驻步伐。
在汽车和电子信息两大已形成规模的产业外,两江新区也同样高端技术产业的发展。从成立到今天,通过不断的探索,两江新区在几乎为零的基础上,还为重庆开创了通航、云计算、机器人等产业,为未来重庆产业的大发展打造了良好的基础。
通用航空产业就两江新区打造的核心产业。在龙兴园区,已引进瑞士皮拉图斯固定翼飞机、美国恩斯特龙直升机项目,并成立了在中国民航学院和两江航空学院入驻,打造集制造、研发、运营、培训等于一体的通航产业链。今年5月底,恩斯特龙直升机已正式量产,预计2014年全球销量达40架。民航学院预计今年秋季招收第二批飞行学员。
在大计算及云服务产业方面,水土工业园区两江国际云计算中心打造国内最大的离岸数据处理中心,太平洋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腾讯数据等5个项目,并吸引了一大批世界级企业的关注,相信通过持续发展,必将有更为美好的未来。
机器人产业方面,以中科院重庆研究院为智力支撑、平台支撑和产业基地,构建了国家标准、标定、测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孵化平台,引进了华中数控、嘉腾、希普瑞、聚研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机器人产业集群效应已经初显,正全力打造工业机器人及服务机器人。
此外,半导体照明产业方面,上海超硅、四联光电等7家企业业已落户;生物医药及数字医疗产业方面,北大方正、药友制药等6家企业项目或已投产、或以动工;新材料产业方面,以重庆材料研究院功能材料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瞄准功能材料的高端产品,针对军工、核电、石油化工、机械、冶金等行业对功能材料特殊用途的需要,已建成了三条产业化生产线、两个个重点实验室以及1个新材料研究中心。
两江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汤宗伟表示,经过四年的开发建设,两江新区基本形成和具备了强势承接重大项目的落地、吸引社会资本大规模投入、在大两江范围优化整合配置资源等能力,更强地促进了重庆功能区域的引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