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季度新增253个地名 八成是道路

2014年07月09日 09:39   来源:现代快报   

  家门口多了一条新路,原先窄小破旧的巷子变漂亮了也好走多了……有细心的南京市民惊喜地发现,除了城西干道等这样的交通干道,家门口的道路也发生了变化。它们大多不是城市的“主动脉”,有的只能算是“毛细血管”,但是打通之后,不但疏通了城市片区的路网交通,让居民的日常生活变得更方便,也悄然改变了城市面貌,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主干道。 

  近日,现代快报记者分头探访了一些南京最近新建、出新改造的道路。即日起,现代快报请市民也来晒一晒家门口的新路,参与活动可拨打热线96060或关注现代快报官方微博、微信。

  来晒一晒 

  你家门口的新路 

  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城市建设部门了解到,全市还有不少新路将陆续开通。而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南京新增253个地名,堪称历史之最,去年同期才新增55个地名。现代快报记者看到,其中道路名就占到了八成,比如栖霞区丁家庄保障房片区,又新添不少路,如瑞平街、瑞安街、瑞丽路等。还有现在的光华路要比以前长了很多,现在该路的东延段西起绕城公路,东至东麒路。

  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南京日新月异,你工作或生活的地方周边,是不是也有一些道路经过改造,已经大变样,或者是出现一些新建道路,竖起了新的路名?这些新路给你的工作、生活带来了什么方便和变化吗?欢迎你来提供新路线索,分享你和城市道路之间的故事,最好能提供道路改造、新建前后的对比照片。

  征集方式:

  1.微博参与:关注现代快报官方微博,私信加标签#寻找南京新路#+姓名+手机号码+提供的新路内容@现代快报,参与活动!

  2.微信参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现代快报官方微信,回复#寻找南京新路#+姓名+手机号码+提供的新路内容,参与活动!

  3.拨打现代快报热线96060,告知接线员要参与“寻找南京新路”征集活动,并留下姓名、手机号码、提供的新路内容。

  黄家圩路 

  坑洼小路变身双向八车道 

  黄家圩的地名早就有,这里原为洼地,黄姓最早在此筑圩种地,因此叫黄家圩。地名还是那个地名,不过路可不是前几年的路了。

  今年6月6日,黄家圩路经过拓宽改造后正式通车。现代快报记者现场看到,全线双向八车道,两侧设有慢车道、人行道,中分带、侧分带都设置了花坛。拓宽改造后的黄家圩路南起龙蟠路,下穿京沪铁路和城际铁路,北至和燕路,道路宽55米,全长约1公里。在黄家圩路与红山南路交汇处,还新建一座地下人行过街通道,设8个出入口,有自动扶梯。

  家住黄家圩29号的杨先生在此生活了十几年。“大变样了。”杨先生回忆说,过去这条路宽度连现在的三分之一都不到,坑洼不平,人车混行。最怕下雨天,铁路桥下积水,到处泥泞,深一脚浅一脚,路堵得水泄不通。“路边哪像现在这么清爽,都是低矮的破旧房子、违建。”他说,路到一半就变成狭窄的小路,通到和燕路,四周都被厂房包围。铁路桥下面,摆摊设点的多得数不过来,卖杂货的,卖吃的……一到晚上,路边都是摊贩,垃圾乱扔。“环境和南京火车站窗口地区太不配了。”杨先生坦言,环境脏乱差,那时都不好意思叫朋友来家里玩。

  现在清爽畅通的大道,让杨先生从心底感觉舒服,“走两步是地铁、火车站,阳台上就能看到南京汽车客运站,交通四通八达。”他说,这会有点住在城区的感觉了。

  延安路 

  50米长的小巷拓宽,还栽了两排树 

  这条路位于新街口中山路与管家桥之间。以前是个窄巷子,由于处在新街口商圈位置,周围居民楼较多,路两侧常有违停现象。早晚高峰,中山路和管家桥都是堵点,这条巷子拓宽后,无论是行人还是车辆,都能方便穿行,算是条捷径。之所以叫延安路,和有名的延安剧场有关。“民国时,大华、胜利、延安、解放并称为首都四大影院。”昨天,80多岁的居民黄大爷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当时延安剧场位于中山路51号,又叫“世界大戏院”,三层六厅结构。延安路是剧场旁边一条又短又窄的巷子,附近是矮旧的居民楼,道路也很旧,勉强容得下一辆机动车通行。“年初,这条路进行了拓宽,现在宽敞多了。”黄大爷说,不少车辆高峰时段选择从这里绕行,也疏通了中山路和管家桥的拥堵状况。

  记者现场看到,这条东西向的巷子长约50米。不过,这条路现在“五脏俱全”,已被拓宽成双向四股车道。道路一侧紧邻金陵饭店北门,另一侧有办公楼宇和酒店。从管家桥驶过巷子,能直达中山路,对面就是德基广场。以前,这条路上光秃秃的,现在路两侧新植了数十株法桐幼苗。

  红山南路 

  城中村没了,变成大道直通红山路 

  南京火车站北侧的“沈阳村”是南京城北著名的城中村,过去,这里是一片低矮的平房,一条正儿八经的路都没有,环境脏乱差,被投诉被曝光是常事,很多人难以想象在南京窗口地区还有这么一块地方。“不瞒你说,过去最怕来这一带,路差又不好走,还乱,现在变得都不认识了。”的哥陈师傅说。

  如今,城中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宽阔的城市次干路,新取名为红山南路,东起红山路,西至黄家圩路,道路全长约1.6公里,路幅宽度约44~66米,双向4~6车道。北侧就是南京汽车客运站,南侧的山体被大片的垂直绿化植物装饰一新,植物拼出了祥云的图案。而交通更是四通八达,建两孔机动车隧道,隧道限高4.5米,双向四车道,限速40公里/小时。此外,红山南路还建有人行隧道,双向通行,非机动车、行人都可从此通过。据了解,未来红山南路还要和龙蟠路沟通,使龙蟠路上的车辆便捷到达南京站北广场,不过,沟通两边的世纪东路高架要等到明年开通。

  言和路 

  以前是菜地和老厂区,现在方便很多 

  这条路,是条南北向的城市“毛细血管”。附近多位居民告诉记者,四五年前,华电路一带还很荒芜,后来开始建小区,居民变多后便开始修建言和路。现代快报记者从华电西路拐入言和路,这条路长约1公里,双向四股车道,路面非常宽敞。道路两侧划有车位,停着不少私家车。道路两侧补植了草坪和高大乔木,一些闲置的坡地已被装点成了小游园。

  “刚搬进小区时很发愁。”一位居民告诉记者,白天还好,晚上根本不敢走出小区,“门前基本是一条土路,没路灯,漆黑一片,路两旁有工棚、废品回收站等,像一个大工地。”

  “小区修建前,不少地方是菜地,还有华电的老厂区。”一名小区保安告诉记者,小区、道路建好后渐渐有了人气。半年前,言和路全部完工。现在居民出行、停车都很方便。

  新“水佐岗” 

  水佐岗旁增加一条小路 

  近日,市民们发现,水佐岗旁又辟建了一条小路。这条小路起点位于水佐岗与宁夏路路口附近,向北延伸,长约100多米。

  南京城幽静的林阴路不少都集中在附近区域。不过,早晚高峰水佐岗一带的交通真心很堵。“水佐岗道路两侧较窄,以前是双向两股车道。”附近居民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这条长仅千米的道路经常拥堵,“早晚高峰,汽车喇叭声简直让我们受不了。”

  昨天,现代快报记者探访发现,原先的一片民居和绿地现在位于新路中央位置,相当于一处“环岛”,水佐岗和新的支路从两侧分别绕过这片民居,向前延伸。两条路间的部分路段,还设有绿化带,种植着小灌木。记者发现,原先的双向两股车道,变成了双向四股车道,极大缓解了交通难题。新辟建的道路上,还建有慢车道。这条路叫什么名字?鼓楼区地名办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条路最近刚通行,因为正好与水佐岗相交,且并没设立门牌,所以就沿用了“水佐岗”这个老地名。

(责任编辑:徐丹洋)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