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土地市场上演"变"奏曲 成交冷热不均

2014年07月11日 09:28   来源:潇湘晨报   

2014年上半年,底价卖地的情况相比去年上涨26%,为历年之最。图/记者殷建军

  来自湖南中原楼市半年报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长沙土地交易额135.23亿元,同比下跌28.82%、环比下跌49.23%;楼面地价为 2183元/㎡,同比上涨1.41%、环比上涨14.48%。与往年地王频出、高溢价、高楼面价拿地的火爆行情大相径庭——一种观点是,烤制楼市“面包” 的开发商们对待“面粉”态度的微妙改变,在农历甲午年的这个春夏,不太寻常。本报记者张进长沙报道

  长沙土地市场上演“变”奏曲

  2014 年上半年,这座中部二线城市的房地产业,正在经历一场突如其来的变化——一个鲜明的特征是,长沙近八成涉商、涉住土地以底价成交;这意味着,除了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市场在销售端与房价上面临的严峻挑战外,曾在房地产市场繁荣期里被认为“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土地,亦华裳褪去,以灰姑娘的身段出现在这个最引人关注的市场上。

  从供销情况来看——长沙土地市场呈现明显的供销触底反弹、市场调整态势。一个细节是,2014年,长沙土地市场开局火热,随后一路走低,于4月跌至谷底,二季度呈现复苏迹象,整体依然低位运行,供销双方均处于调整期。

  根据湖南中原的统计数据,2014年上半年,长沙市内六区共供应土地50宗,同比下跌46.24%、环比下跌46.24%;土地供应宗地面积250万方,同比下跌18.59%、环比下跌47.31%。而在土地成交端,变化来得同样显而易见——今年上半年,共成交土地39宗,同比下跌17.02%、环比下跌 53.57%;土地成交宗地面积194万方,同比下跌31.11%、环比下跌56.52%。

  成交冷热不均,二八定律再现

  2014年上半年,近八成土地以底价成交,底价卖地的情况相比去年全年上涨26%,为历年之最。今年上半年,近乎克制的理性导致开发商出手拿地频次减少,多房企争抢同一地块的火爆局面濒临绝迹。

  同时,纵观2014年上半年成交土地面积194万方的规模里,71%为商住用地、20%为商业用地、9%为住宅用地。而在619万方的新增建筑面积成交中,商业体量占比52.31%,住宅体量占比仅47.69%——这意味着,长沙新增土地成交中商业体量占比持续走高,并在今年上半年超过50%的参考线。

  “商业占比过半,未来运营压力巨大。”在湖南中原资源中心总监陈世霞看来,如此大的商业用地出让,极其考验长沙多家相应开发商的后续运营能力。可以预计的是,随着长沙土地市场又一波调整潮的到来,二八定律将成再度主导这座中部地区二线城市土地市场的主题词。

  地价走势

  近一年处于地价震荡盘整期

  2012 年年中,包括长沙在内的全国房地产市场出现强劲复苏,随之而来的,是长沙房产圈里上百家房企在土地市场一掷千金、攻城略地的一年。进入2014年上半年,由于土地年度出让计划公布权划归地方,自行调节空间加大;同时楼市降温波及土地市场,二季度土地供应量跌至三年内新低,不少开发商在土地市场上,亦加入 “观望者”的阵营。

  长沙土地单价自2012年一季度进入上行通道,于2013年二季度达到峰值,近一年处于地价震荡盘整期,今年二季度,受制于出让土地质素平均水平及上市量,楼面地价涨势显弱,但依然处于相对高位。

  纵览中原地产提供的一份2009-2014最近5年内的长沙市内六区土地成交量季度走势图,不难发现,长沙土地成交(宗数)曲线在22个季度内,仅仅出现过两次成交10宗左右的低谷——其中一次,是在2011年的2季度;另一次,则出现在今年2季度。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今年上半年的这次土地成交的“跳水”,是在2013年末,一个季度成交近60宗土地、并创下历史新高的背景下出现的,从火爆突然进入苦寒的悄然转换间——或许暗示了开发商面对水涨船高的拿地成本逡巡不进的观望态度。

  此外,根据湖南中原的统计,2014年上半年长沙市内六区土地交易额135.23亿元,同比下跌28.82%、环比下跌49.23%。楼面地价为2183元 /㎡,却出现了同比上涨1.41%、环比上涨14.48%的“量跌价升”态势——在成交阻滞的背景下,土地价格依然在高位盘整,则或许意味着另外一重隐忧。

  土地市场区域扫描

  土地市场集中度降低,但大河西仍是核心

  2014年上半年,长沙土地市场成交依然以岳麓、望城两区为主,上半年占比达到68%,相比2013年76%缩小8个百分点,相比之下,雨花、芙蓉两区土地市场在今年出现复苏,因而对大河西在长沙土地市场的高集中度,造成了一定的稀释。

  分具体区域来看,2014年上半年长沙市内六区共成交土地面积194万方,其中望城区占43%、岳麓区占23%、雨花区占18%、天心区占2%、开福区占 5%、芙蓉区占9%。其中,岳麓区和望城区在最近三年土地成交占比,均现连年缩减态势;与之相对的是,雨花区土地成交占比升至18%,芙蓉区土地成交也快速蹿升至9%。

  热点板块价格坚挺,但号召力减弱

  今年上半年,长沙土地市场中各大板块表现差异较大——其中,热点板块价格仍旧坚挺,但号召力减弱的现象较为明显。

  以近来市场关注度最高的梅溪湖、洋湖、滨江新城三大板块为例,湖南中原半年报指上述三大热点板块地价一路走稳,依然为内六区地价标杆区域。2014年上半年,三板块整体成交金额占内六区38.8%,同比下滑12.6个百分点。相比于2013年同期,片区市场号召力有所下降,其中滨江新城为甚,梅溪湖片区最为稳定。

  从这三个板块,今年上半年成交情况“横比”来看——滨江新城上半年楼面地价为3923元/㎡,相比 2013年全年上涨13.76%;洋湖垸上半年楼面地价为3504元/㎡,相比2013年全年下跌4.80%;梅溪湖板块上半年楼面地价为3002元 /㎡,相比2013年全年上涨4.17%。

  滨江新城:“单价地王”与流拍土地共存

  滨江新城2014年上半年相对平淡,但A8地块被顺利摘牌,一举刷新长沙单价地王纪录;6月A2地块挂牌,因无人摘牌而流拍,滨江新城上半年同现地王地块与流拍地块,可谓冰火两重天,该极端市场表现值得关注。

  其中,滨江新城A8地块濒临湘江西岸、规划用途为商业用地,建筑面积为2258.6㎡、成交价为2299万元、楼面地价为10179元/㎡,被湖南凤巢游艇俱乐部有限公司竞得。需要指出的是,该宗地块建筑面积仅两千多平米,将被用于建设游艇会所和码头配套项目,因而对长沙房地产市场整体影响有限。与之相对的是,A2地块在滨江新城的版图中属距离湘江景观带相对较远的位置,这宗规划用途为商住用地、起始楼面地价仅为3200元/㎡的地块,最终以流拍收场。

  洋湖:因地块差异现回调

  根据湖南中原的土地研报,洋湖板块由于总部经济区地块基本已出让,目前房地产火热开发中,土地存货相对较少,故2014年土地市场降温明显,因含浦区域质素相对较差地块出让,拉低区域价格,单价出现小幅回调。

  值得一提的是,由湖南珠江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竞得的规划性质为住宅用地的I-43地块,北临兴联路,东临湘江,南依连山路,地块周边中小学、地铁站点、商业中心配套齐全,抵近洋湖湿地景区,是区内优质纯住宅江景用地,同时也是该板块今年出让的第一宗地块。

  该地块挂牌起价仅为54374万元,最终以71654万元成交,折合楼面地价为4019元/㎡,一举成为今年以来溢价率最高的一宗地块。

  梅溪湖:平稳中现增长

  一种观点是,梅溪湖国际新城影响力依旧——近两年,由于区域入市量猛增,且品牌房企高品质项目相继登场,因而房价一直稳居河西乃至整个长沙房地产市场的高位,且一线临湖和二三线湖景项目,均呈现阶梯式波动增长。然而,本板块土地市场表现却相对没有滨江新城和洋湖表现活跃,且楼面地价也相对平稳,但2014 年上半年,梅溪湖依旧保持了自身稳定增长的步伐。

  溁湾镇:一场28亿重金打造的豪门盛宴

  2014年3月27日,绿地地产集团长沙置业有限公司以28.16亿元、楼面地价6838元/平米摘得溁湾镇165亩商办地块,长沙楼市总价地王亦随之诞生。

  溁湾镇地块地处河西桥头堡位置,景观资源与人文资源并存,周边配套设施齐全,地铁口零距离衔接,人流量极大,商业集群优势明显,有望打造成河西商业中心。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该地块均限高45米,规划较为受限;商业体量接近32万方,相比周边已有成熟商业体以及五一商圈的吸附力,其后续商业运营显然亦需心思。

(责任编辑:石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