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市民涌向南京紫金山赏萤火虫 仍有捕萤者

2014年07月14日 09:37   来源:现代快报   

   夜晚的紫金山,飞舞的萤火虫如梦如幻  

    还是有人打着手电强光观赏萤火虫 现代快报记者 施向辉 摄 

  夏夜,繁星,微风徐徐,萤火点点,这是很多人童年的记忆。

  最近,是萤火虫的繁盛期。草丛里、小河边,只要你留心,到处都是它们忽明忽暗的身影。而紫金山,这几天也迎来了赏萤的高峰,现代快报的“护萤使者”们任务也越来越重,一个晚上大家都脚不停、嘴不停。

  一个多小时,上千市民来观赏 

  “哇,好壮观,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漂亮的萤火虫。”这几天,紫金山萤火虫的“粉丝”量在递增。11日夜,天气晴好,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平均一两分钟,就有夜游客来参观。这些观众,大多是带着孩子来的,有的全家出动,有的几户人家一起相约而来,还有的带着外国朋友一起来观赏萤火虫。众多的“粉丝”中,还有从外地赶来的,刘先生就是从湖南特意赶来的。“在城市,就能看到这么美的萤火虫,真的好羡慕。”刘先生感慨,紫金山夜间也很美。

  游客一波又一波,高峰时,一些景点的主干道上,到处都是游客。粗粗算来,晚间7:40—9:00,大约有上千人来观赏萤火虫。

  虽然灯光少了,但还是有捕萤者 

  “萤火虫发光,是一种爱。”萤火虫研究者付新华曾经说,萤火虫发光是为了求偶,成年的萤火虫,最大的任务就是繁衍后代。萤火虫对光也特别敏感,如果有光污染,它们就会停止发光、飞行、求偶,最终导致种群的减少甚至灭绝。

  为了保护萤火虫,中山陵园管理局增设了移动隔离栏,并且派专员守在一些主要景点的入口,这样,大车就被拦在了景点外。从主干道到萤火虫的栖息地,看上去暗了很多,这也平添了几分浪漫气息。在萤火虫的栖息地,南京微光团队的萤火虫护萤使者们来回走动着,看到有灯光,就提醒“不要开灯”。由于现代快报前期宣传,很多游客听后,自动关掉了手机,其中有一位老爷爷一开始不服气,说:“我开的是红光,有什么关系?”同来的老奶奶就生气了,“人家小朋友说得对,不能开灯,你还不听劝!”在大家的劝阻下,老人把灯光熄了。

  灯光是少了,但是捕捉萤火虫的还是大有人在。现代快报记者看到,有的人直接用矿泉水瓶子来装萤火虫,有的带了小兜兜。有一个女孩,矿泉水瓶里装了好几只萤火虫,护萤使者劝导后,女孩当场在草丛里把萤火虫放生了。只是,也有不听劝的,有一位男士带着孩子,手里有装着萤火虫的玻璃罐,护萤使者们去劝阻,他来了一句:“又不是我一个人抓萤火虫,那边还有好多人抓呢。”

  “爱它,就请呵护它” 

  一些观众想看萤火虫飞舞的样子,踩进了草丛,还用手机去给萤火虫拍照。这让中山陵园管理局的巡逻队员十分着急,对这些踩踏草坪的人进行了劝阻。“萤火虫是一种生态指标,萤火虫多,说明生态环境好,里面蜈蚣、蛇都难免会有。不踩草坪,不仅是保护萤火虫,也是爱护自己。”中山陵园管理局夜巡队相关负责人说,拍萤火虫用手机拍不了,拍到的只会是一团黑。

  现代快报记者也发现,来参观的观众,心态也在悄悄改变,一些游客开始懂得科学赏萤。一些萤火虫飞累了,就停在路边,带着孩子来的爸爸妈妈们,提醒孩子,“萤火虫只能欣赏,不能碰它,它很弱小,如果碰它,它就会受伤,找不到家人了。”孩子听了以后,真的不动它了,让萤火虫在那里休息。(胡玉梅 安莹)

  由于萤火虫对环境的要求较高,大家要文明观赏。尽量不要大声喧哗,禁止拍照及捕捉,避免声噪、光噪及人为等因素对萤火虫造成过多的影响。

  1.请勿开启任何光源,包括手机、电筒、闪光灯、打火机等。( 原因:萤火虫发光是为了求偶从而繁衍下一代,其耐光性只有0.04LUX,任何光源均会影响到求偶信号)

  2.请勿捕捉,观赏萤火虫行走路道时,不时会有萤火虫轻盈飞过,请不要捕捉它们,萤火虫寿命周期短暂,抓回去也只能活两三天,且对环境要求颇高,请爱护。

  3.请谨慎摄影录像。(因为萤火虫拍摄是需要专业的拍摄设备和拍摄技巧,如单反相机用三脚架固定,再曝光等才能捕捉萤火虫梦幻般的美景,一般手机或数码相机拍摄出来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有的甚至漆黑一片)

(责任编辑:徐丹洋)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