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公共自行车困局调查:多种因素造成今日困局

2014年07月21日 16:43   来源:中安在线   

  自5月初铜陵公共自行车运营公司负责人失联后,记者曾持续关注事件进展。采访中,记者从多个渠道获悉,公司负责人的失联疑与高利贷借贷有关。不可否认的是,铜陵公共自行车项目从运营之初,就存在各种争论。近日,记者通过多方渠道,试图找到铜陵公共自行车陷入困顿的原因。

  仿池州模式建设站点近50个

  铜陵是我省继池州之后第二个推行公共自行车的城市。2011年10月,铜陵公共自行车项目正式启动。项目营运伊始,也曾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欢迎。据悉,第一期该市共建设了30余个站点,主要分布在主城区,投放了1000多辆自行车。之后,又增加了部分站点。目前实际建设站点近50个,共投放2000多辆自行车。

  据悉,铜陵的公共自行车运行模式和最初的“池州模式”差距不大,都是由社会化企业出资运作,政府根据每年审计后的实际营运成本按之前约定的比例予以运营公司财政补贴,第一年为50%,之后逐年减少为40%、30%。而当地行政执法局在站点建设等方面提供协调服务,并受政府委托对企业进行一定程度的监管。

  据介绍,负责该项目的企业为铜陵市赢想力公共自行车服务公司,是一个独立的法人企业。除了政府财政补贴外,公司的收入来源主要是自行车本身及站点的广告收入。“广告创收直接影响到公司的发展大计。”一位关注该项目的市民告诉记者,广告创收的盈亏又反过来制约着公司服务质量及进一步的拓展空间。

  出借率太低日均五六百人次

  “刚开始,大家都很热情,不少人都骑着车穿梭于街头巷尾,一段时间确实也是风景。”不少市民告诉记者,但好景不长,2012年初,陆续有市民通过各种渠道表达对自行车项目的不满。

  虽然是仿“池州模式”,但铜陵和池州有一个明显的不同,池州直到2013年前,都是免押金办卡,但铜陵公共自行车办卡市民须缴纳300元费用,包括20元工本费、280元保证金,这让不少铜陵市民很有意见。一直到今天,铜陵市公共自行车办卡量并不是很大。

  记者了解到,之前曾计划在前期30多个站点基础上再增加50甚至80个站点的设想已经难以成真。“整个铜陵市公共自行车站点一共近50个,街头实际投入的自行车有1000多辆”,相关人士说。

  市民办卡不积极、自行车站点未按设想及规划增设,这些都导致铜陵公共自行车骑行率低下。该市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5月底接受记者采访时曾介绍,2013年以来,铜陵市公共自行车日出借率只有五六百人次,“对于日公交出行量达21~23万人次的铜陵市来讲,这个数字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责任编辑:秦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