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前天晚上,知音桥上的一名垂钓者正在聚精会神地垂钓。实习生 周迪摄
以桥著称的武汉,早已名扬四海,但武汉人居桥“夜钓”(即晚上钓鱼)的独特文化,却鲜为人知。带着那份未知的神秘,前天晚上,记者在两座汉江桥上,领略了一番武汉特有的“夜钓”文化风情。
“夜钓”军团驻守四座汉江桥
一杯浓茶,一套渔具,一把折叠凳。前晚7点30分,痴爱“夜钓”的余利,在月湖桥上抢得了头位。
50岁的老余,惬意地坐在折叠凳上,然后将渔竿、鱼饵、浮漂和用于装鱼的水盒等从渔具包中取出,开始了他“夜钓”前的准备。
老余先将“面包虫”鱼饵装上鱼钩,然后剪下一小块泡沫作为浮漂串在渔线上。
一切准备停当后,老余将渔线轮伸出桥栏杆外,开始向桥下放渔线。渔线在下落了20米后,终于随泡沫浮漂落在江面上。浮漂随水而流,渔线跟着浮漂远去。
10分钟后,老余突然感到手上的渔竿抖动了一下。老余立马开始回收线轮。果然,鱼上钩了。老余的脸上露出一种喜悦。
“钓上来的是什么鱼?”听到记者的问话,专注的老余这才意识到背后有人在看他钓鱼。
“江颡,就是长江里的黄颡鱼。”老余一边回答,一边将钓上来的鱼装进一个有水的塑料盒里。这是一条约七厘米的江颡。
“老余,逮到了,就‘放鞭’撒。”就在老余钓起鱼的当口,10多名钓友背着渔具走到了老余的身边。老余笑眯眯地连忙拿出烟,一人撒了一支。
老余说,“放鞭”是钓友们的行话。其实就是发烟表示大家庆祝一下。
“今晚钓鱼的人不少哇!”记者感叹道。
“十几个人能算多?”老余说,你不知,钓鱼人多的时候,月湖桥上有几十上百号人。他说,最近,因为江水流速慢,难以钓到鱼,所以许多钓友都不来了。
“如果是三四月份的鱼汛期,在汉江的四座桥上,至少有几百人在夜钓。”老余说,武汉的“夜钓”规模不算少,仅江汉一桥、江汉二桥、晴川桥、月湖桥,就有四个“军团”长年驻守。
23斤江鲢当场卖出500元
“夜钓军团也分‘专业队’和‘票友队’。少数专业大师们,就靠钓鱼吃饭。当然,大多数票友则常常是一连多夜空手而归,他们过的就是这个瘾。”同在月湖桥上“夜钓”的徐林告诉记者。
徐林说,就在几天前,号称“月湖桥将军”的老魏,钓到一条重达23斤的江鲢。
当晚,老魏一提渔竿就知道逮到个“大嘴”。于是,他一个电话就打给船老板老张。
老张开着小船来到桥下,把老魏的鱼收购了。他们一过秤,江鲢竟然有23斤。老魏出价500元,老张二话没说,成交。
徐林透露,像老魏这样的大师,是专钓江鲢这样的名贵鱼的。老魏本事大、运气也好。他一个月总能碰上几条大鱼,一卖就是几千块的收入。当然,像他这样的“夜钓”人,主要是图个乐,是一种情趣。
“夜钓”最好的季节在春秋
前晚9点30分,记者到被人称之为“夜钓”人气最旺的晴川桥时,恰逢“晴川元老”老郑在陪几个“夜钓”老友钓鱼。
今年60岁的郑师傅,退休前供职于江汉商贸公司。长老级的老郑说,汉江“夜钓”的四大军团,其实都发端于江汉一桥和江汉二桥(知音桥)、后来晴川桥、月湖桥相继建成后,附近钓友才开始各自成阵。
老郑说,他是2000年晴川桥建成后,第一批转到桥上“夜钓”的。此前,他们都在集稼嘴的趸船钓。
老郑回忆称,他们刚到晴川桥上的那几年,汉江里的鱼真多。他们一般只需花一二个小时,就能钓上几碗鱼,且时常钓到一些几斤甚至十几斤重的大鱼。特别是三四月份,刚刚开口的鱼儿,那真叫一个好钓。
不过,在汉江桥上钓鱼,只能用特制的线轮竿,而不能用海竿。他说,特制线轮竿的特点是,竿长不到一米,鱼线则可放到上千米。因为在江汉桥钓鱼,鱼线最少也要放到大几十米到上百米。而短竿具有灵敏度高的特点,鱼儿只要一上口,钓鱼者就马上能感觉到。
老郑说,站在20多米高的江汉桥上“夜钓”,最麻烦的是钓到大鱼。因为钓到大鱼后,要将鱼弄到手上,只有两个方法。一个是打电话通知船老板,请船老板把船开到鱼线的地方,然后将鱼脱钩抓住。而另一个办法是,自己走向岸边,然后慢慢收线,再将鱼儿拖上岸。通常收一条大鱼,都要花很长时间。
“但遗憾的是,近年来汉江不仅大鱼少了,而且连小鱼也难钓了,特别是在长江涨水的季节里。”老郑说,造成鱼少的原因,主要是丹江水库蓄水多,而放水少,从而导致汉江流速放缓。此外,长江涨水期,也是导致汉江少鱼的原因。因为长江水高涨后,顶托了汉水,也导致了汉江流速放缓,从而使鱼儿难以进入汉江。
老郑解密,其实在汉江“夜钓”,一年中只有春秋这两个黄金时节。过了这两个季节,钓鱼者多半是十有五空。
“夜钓”不能影响行船安全
汉江水面与桥面一般都有几十米的距离,桥上垂钓会不会影响行船?“夜钓”们说,对行船没有影响,现在汉江上的行船已经不多,一旦有船经过,他们都会收起钓钩,这是“行规”。退一万步说,没注意顺水行船,最多也是自己吃亏,钓线被船弄断。
记者就此采访了市渔政部门,相关负责人特别提醒,桥上钓鱼,对行船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因为有相当的高度,钓鱼者一旦收竿不及,渔线就挂上行船,所以希望夜钓者注意航行安全。(记者高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