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GDP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位居全国26个省会城市之首;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时间过半,在宏观经济仍存较大下行压力情况下,来自西宁市统计部门的经济社会发展“账本”令人振奋。
围绕年初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年”目标任务精准发力,西宁市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方针,着力破解经济运行中的突出困难和矛盾,各项改革稳步推进,指标增速明显好于预期,经济运行呈现出稳中向好、稳中向优态势。
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7.62亿元,增长13%。保持定力、顶住压力、深处着力、精准发力,稳中有为,实干兴业,亮点频现。
西宁市委市政府深谙:作为西部大开发重要节点城市、全省东部城市群建设的龙头城市,“做强西宁、服务全省”不仅是省委、省政府对西宁的要求,更是省会西宁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全省人民对西宁的厚望与重托。
从年初开始,全市上下紧握“深化改革”主线,主动顺应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投融资结构的宏观政策,着力培育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城市建设市场化的新模式,落实重大项目ABC分类管理责任制,着力寻求服务群众、政企共赢的突破口,真正把投资的主动权交给市场,把城市建设推向市场,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主动性。
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92.2亿元、增长30.6%。在增幅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的同时,呈现出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7.5%、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六成以上的新亮点。
总投资68亿元的西宁火车站综合改造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58.1亿元,仅2014年累计完成投资10.1亿元;大力推进建国路地下商业街、中央广场商业商务综合区、北川河(核心段)综合管理、门源路片区等十个重点片区改造项目;机场高速公路沿线整治全面完成;全面推进世行交通项目五四西路西延段、西城大街工程建设等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再夯力。
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引导民间资本以债权或股权方式投资重点项目,西宁民间投融资服务中心开业运行。以房地产开发为依托,以民间投资为主力,一批商贸领域的大鳄看好西宁商业地产,入驻海湖新区的万达广场、新华联广场以及市区繁华地段的水井巷中央商务区一期工程、建国路综合商务区、越州第五街等城市综合体建设方兴未艾。
科学研判、主动作为,提前谋划,迅速应对,只有真抓实干才能出成果,唯有深化改革才能现红利。
力争各项改革走在全省前列,为全省改革做出表率,注重转变政府职能,一系列简政放权的改革举措推行,进一步为市场主体松绑,让市场发力,各类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公平竞争环境加速形成。
结合西宁市实际,首次“晒”出“权力清单”,大幅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在全国省会城市首次公布工业投资“负面清单”;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工程项目审批改革、改革工作项目化管理、营改增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等,一批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积极进展。
保“存量”促“增量”,千方百计稳增长。坚持优化产业结构,依托园区优化工业结构调整,重点培育优势产业,着力实施两个千亿元、两个五百亿元产业基地建设和213个重点工业建设项目。
1-6月工业经济逆势增长,完成工业增加值221.97亿元、增长16.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88.83亿元、增长16.2%;园区工业引擎作用日显,西宁经济开发区完成工业增加值151亿元、增长22.4%,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8%,较去年同期提高4.8个百分点。
上半年的西宁经济社会发展亮点多、维度广、视野宽。改革和调整,是激发内生动力两大无法绕开的关键词。
作为共识,正在召开的2014城市投资洽谈会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丝绸之路经济带、兰西经济区、东部城市群、“三区”、“三个升级版”……处在关键时刻的西宁发展迎来了诸多的机遇与挑战。理清思路有的放矢,少走弯路,发展提质增效的路径依然要凭籍全新的理念、改革的深化和不断地创新。
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理念,在转型升级的路上“跑”起来。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西宁按照“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的要求,坚持把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作为加快城市发展的突破口,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集群,不断加快构建开发区各工业园区与县域工业园区优势互补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使得工业对城市支撑力越来越凸显。
作为形成推动经济发展的“铁三角”,政府、金融机构、企业通力合作,探索推进PPP等方式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加大资金筹集力度,立足融资平台,通过金融机构搭桥贷款等方式提前启动一大批项目建设。上半年西宁市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占全省存、贷款余额的68%、79.8%,西宁发展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
立足区位优势和市场需求,实施《西宁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实施方案》,积极争取省级服务业引导资金,用增量引入带动存量调整,增创产业竞争新优势——加快转型升级,西宁渐渐得心应手。
上半年青海益寿院健康养老服务、青藏高原特色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等24个服务业项目获得支持;建国综合商务区、鲁沙尔文化旅游融合区、城南现代会展服务区、城北汽车交易服务中心等功能特色鲜明的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了活力。
真抓实干出成果。成果不只是经济发展的提振,更在于民生的持续改善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
实惠看得见摸得着,积极搭建“十大救助平台”,进一步解决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问题。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积极促进创业就业,新增城镇就业、转移就业农业劳动力数量提高;教育结构布局调整扎实推进,一批公共服务设施建成。物价保持平稳、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依托民生工程尽心竭力惠民生,截至6月底,西宁市为民实事项目完成年度投资任务过半。
改革创新,精准发力,稳中有为,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考量西宁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坚持总量不变、目标不变、任务不变,有了上半年稳中向好的良好基础,期待未来西宁经济社会更加精彩的表现。
(责任编辑:杨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