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上海突出问题导向、凸显实践特色,重教育、重考评、重治理,汇聚各方力量,积极推进诚信建设普及化、常态化、法治化,推动形成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取得一定成效。
一、重教育,推进诚信建设普及化。推进社会诚信制度化建设,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是基本前提。一是举办各类主题宣传教育。上海围绕“信用与政府职能”“信用与百姓生活”“信用与市场环境”“信用与转型发展”等专题,持续开展“诚信活动月”活动。二是有效开展“地铁逃票”专项整治的宣传教育。2013年起,上海市文明办会同申通地铁集团,在全市地铁站点开展“倡导文明乘车,制止逃票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坚持教育为主、舆论当先,全市报、台、网整体联动,邀请各界代表参与电视访谈节目,官方微博发布“地铁文明”的讨论帖宣传短片在站厅LED屏及移动电视上滚动播出。三是坚持诚信建设的日常宣传。
二、重考评,推进诚信建设常态化。通过强化对不诚信行为的量化记录、档案管理,让人们对诚信有敬畏、对失信有顾忌。一是完善信用体系的法律规章。制定了《上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13—2015年行动计划》,专门开展了《上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条例》的立法研究。在整治“地铁逃票”方面,2013年通过了《轨道交通管理条例》,明确相关法规条款,将无车票乘地铁、冒用伪造证件乘车及其他逃票行为纳入个人信用系统。二是建设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2013年12月,上海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正式开通,目前向平台提供信用信息的职能部门达67家,确认提供信息事项超过1200项,信息涉及法人138万、自然人2500万,可提供查询数据近3亿条,做到了各领域信用信息记录统一公开和跨领域、跨部门的共享。三是强化信用信息的日常应用。重点加强个人征信系统的延伸拓展。比如,上海市公务员局从今年起,在公务员评优中使用个人信用记录,并拟从明年开始应用到公务员考录用环节。
三、重治理,推进诚信建设法治化。2013年以来,根据中央文明办部署,上海在交通、食品安全、窗口行业和公共场所等领域,推进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一是聚焦社会反映强烈的重点领域。上海开展的“地铁逃票”整治活动,2013年查获各种逃票9.6万人次,较2012年(近20万人次)下降50%。2014年,专门组建了轨道交通行政执法总队。上海继续探索征信系统在公交、铁路、快递、物业等公共领域的推进。二是聚焦社会关心的生活领域。上海的“全国文明城区”率先试点、示范先行。长宁区开展“医食住行”诚信创建。浦东新区开展“百个诚信商店”等“六百”主题实践活动。三是聚焦社会关切的公共领域。市民政局围绕社会组织管理,制订实施《社会组织不良行为记录标准和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上海市监察局在预防腐败信息系统建设中,研究政府部门及公务员“诚信履职绩效评估办法”。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会议要求,重行动、抓落实,进一步健全长效制度,努力把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更深入人心,不断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为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徐麟)
(责任编辑: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