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6月,长沙经开区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810亿元,同比增长14%。经济数据强势增长的背后,是长沙经开区切实服务企业,解决群众难题的有力支撑。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长沙经开区通过自查梳理及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明确园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需要整改的问题,针对项目入园、企业生产、职工生活等,相继推出系列立行立改措施,取得很好实效。
入园 项目引进由第三方专业机构评估
诚信公平一直是企业的根本需求,长沙经开区实行重要入园项目专业机构评价制度,即按程序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由第三方专业机构评价通过后方可提交预审会和主任会议审议,保证项目入园审批公正透明,又提高了招商引资质量和效益。
同时,长沙经开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招商、建设等领域合同管理为基础,建立健全信用评价制度、信用信息披露制度与信用奖惩政策体系,对于园区信用记录良好、信誉度高的市场主体,在金融信贷、人才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
便民 拟投3.5亿元建“职工之家”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和越来越多的企业进驻,长沙经开区企业员工的住房需求日益紧张。近日,熙迈机械等13家企业共283人向经开区提出公租房申请,经过协调安排,他们近期就将入住湘绣苑公租房。据了解,长沙经开区今年还将投入4.8亿元,建设公租房4681套。
同时,为了让园区产业工人引得进、留得住,长沙经开区促进产城融合,初步规划打造星沙中央商务区、泉塘、 梨、人民东路等商业中心,促进学校、医院、商场等基础配套全覆盖,拟投资3.5亿元建设15万产业工人的“职工之家”,使产业工人能就近享受到便捷的商住配套、运动健身等。
相关链接
长沙经开区立行立改措施
一、严格落实园区项目准入和管理制度
1.严格落实《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项目入区规定(试行)》,鼓励园区主导产业重大项目以及核心配套项目、高科技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落户。
2.实行重要入园项目专业机构评价制度,即按程序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由第三方专业机构评价通过后方可提交预审会和主任会议审议。
3.对分期投资的项目,可预留土地,但预留时间不超过2年(以正式签订合同之日起计算),且用地必须按招拍挂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
4.凡需要给予工业发展资金或科技扶持资金支持的项目,必须按程序办理相关审批手续;扶持政策有效期为1年,凡逾期土地未摘牌的,重新确定扶持政策。
二、切实简化园区审批办事程序
1.将建设项目的技术审查与行政许可审批进行分离,建设单位提供土地测绘成果和规划要点后,即可提前进入技术审查程序,待取得合法用地手续后再进行行政许可。
2.各职能部门的审批一律以规划部门审定的总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许可的图纸为依据,不再需要规划部门对其他图纸进行盖章确认。
3.提高审批时效,对《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实行即到即办。
4.减少审批环节,将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批复及其对应的竣工环保验收意见和环评报告书标准执行函、项目备案、节能备案等多项审批由三级审批改为两级审批。
5.实行批后管理巡查预约制,进行批后管理巡查必须提前通知项目单位,进行预约。
6.提升窗口服务水平,在服务大厅增设消防和外籍人员(专家及其他人员)就业服务窗口,增加复印机、饮水机、服务台等服务设施。
三、扎实做好园区企业和项目的对接服务
1.严格落实干部对口联系企业和项目制度,副县级以上干部下基层服务企业和项目每月不少于7次,每年不少于84次;科级干部下基层每月不少于4次,每年不少于48次。
2.干部下基层主要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项目进展情况,督导指导安全生产,帮助解决疑难问题。
3.实行“首调”负责制,最先掌握情况的调研带队人是第一责任人,不得推诿或随意交办,并要求当场告知联系方式、当场承诺解决期限、当场告知投诉举报电话。
4.干部下基层不安排迎送,不张贴欢迎标语,不摆放鲜花盆景,不招待水果香烟,不设席卡座签,不安排宴请,不得以汇报座谈代替到现场和一线的调查研究。
四、着力改善园区生产生活配套设施
1.新开通3条园区穿梭巴士线路,实现建成区和新开发区域投产企业步行500米即可换乘公共交通工具。
2.新增“天网工程”监控点100个,实现园区天网监控全覆盖;建成电子巡更系统并投入使用,提高街面巡逻密度。
3.春节前完成远大路整治工程,改造完成东二线、东七线、东九线、319南辅道、寿昌路、桂花路6条道路部分路段的“白改黑”工程,完成东十线、大元路等道路部分路段绿化建设项目,全面完成已投产企业周边道路亮化工程。
4.扎实推进公租房建设,板桥公租房年内建成1069套;梨公租房年内建成1878套,新开工建设1184套;干杉公租房开工建设550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