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40万一套金丝楠木家具成第八届文博会最大一笔交易

2014年09月23日 15:06   来源:江淮晨报   

  9月22日下午,第八届中国(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闭幕。据统计,为期4天的展会,吸引观展者58万人次,交易额突破1.3亿。家具展商成为本届展会的“大赢家”,收益最好的是销售红木家具的展商,销售额高达600万元。单套销售额最大的是一套金丝楠木家具,价值40万元。

  昨天的闭幕日吸引约22万人次观展

  19日上午,第八届文博会开幕。早上开馆五分钟不到,场内便涌进近5000名观众,中午过后,观展市民更明显增多,馆内几乎爆满。根据闭馆后的统计,文博会首日观展者10.3万人次,为历届文博会首日人流量最高。

  随后3天,观展者逐日增加,闭幕当天吸引22.09万人次。22日,展会进入“倒计时”,可各个展位依然挤满了人,红木家具区、珠宝、玉石、巴基斯坦等展区依旧人头攒动。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了解到,4天内,共有58万人次前往观展。

  据主办方介绍,在文博会四天的会期内,收益最好的商家交易额达到600万元;境外商家销量突出,多家巴基斯坦商家在最后闭馆时销售一空;数十家商家销售额上百万元。据统计,文博会首日现场交易额为2516万元,次日为2761万元,第三日达到3000多万元,闭幕当天为4390万元。

  家具展商是本届文博会“大赢家”

  今年文博会的“大赢家”无疑是家具参展商。记者从主办方获悉,收益最好的是销售红木家具的展商,销售额高达600万元;单套销售额最大的是一套金丝楠木家具,价值40万元。从19日到22日,家具展区一直人流不断,多位市民表示,他们希望在现场购买到性价比高的家具,没想到现场人气这么高。

  不单单是家具展区,22日,记者在玉石、珠宝展区发现,因临近撤展,不少展商纷纷打出降价的招牌,吸引很多市民选购。这也促成了最后一日达到了销售额的新高。

  展区规模历届最大财政投入历届最少

  本届文博会的财政投入为历届最少。组委会在组展过程中更多的借助知名的行业协会、专业招展团队,强化交易服务,极大地降低了财政投入,用市场的钱来办会。财政投入少了,展会规模却没有因此“缩水”。本届文博会,共有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1000余家展商参展,展区内共设3000多个展位,展商数量历届最多,展区规模历届最大。

  商家多,亮点也就多,在陶艺文化展区,来自景德镇等陶瓷之乡的工艺美术大师们在携精品参展之余,更现场表演制作流程,让市民们不虚此行;在精品书画展区,书画大师们挥毫泼墨,让展区内处处墨香,处处雅意;在非物质文化展区,剪纸、皮影戏、香包……一股股浓郁的传统气息扑面而来,让人们流连忘返。

  数说本届文博会

  4天内,共有58万人次前往观展。

  首日现场交易额为2516万元,次日为2761万元,第三日达到3000多万元,闭幕当天为4390万元。收益最好的商家交易额达到600万元。数十家商家销售额上百万元。境外商家销量突出,多家巴基斯坦商家在最后闭馆时销售一空。(合肥在线——江淮晨报)

(责任编辑:石兰)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