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缩减负面清单事项之后,上海自贸区方面又传出消息,自贸区现已建成一套以6项制度为主体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框架,以加强对市场主体“宽进”以后的过程监督和后续管理。这是记者日前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现场了解到的。
今年稍早时候,广受舆论关注的自贸区“负面清单”就传出2014年新版缩减的新闻。2013年时,仅列明自贸区禁止事项的“负面清单”曾因过长引起争议。但在今年7月1日,上海方面公布2014年版的“负面清单”后,引来一片叫好。新版清单内容从190条缩减至139条,调整率达26.8%。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对企业实行相对宽松的“宽进”政策后,自贸区是否会出现管理混乱的现象。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主任艾宝俊称,新的监管架构已经大致形成。这由包括安全审查制度、反垄断审查制度、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和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健全信息共享和综合执法制度等6项制度构成。
据悉,上海已于4月30日正式开通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自贸区将依托该平台推动建设自贸区子平台建设,完善与信用信息、信用产品使用有关的一系列制度。目前,自贸试验区子平台已完成归集查询、异议处理、数据目录管理等功能开发工作,同时探索开展事前诚信承诺、事中评估分类、事后联动奖惩的信用管理模式。
如今,只须打开上海市工商局官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就可以看到“信用信息公示”、“经营异常名录”等多个选项。
在“经营异常名录”的选项下,9月23日已有1467家“黑名单”企业被全部晒在了网上。记者随机查询看到,经营场所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基隆路1号塔楼19层1908室的上海申雅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就因未按规定履行年报公示义务而列入“异常名录”。据悉,这份“黑名单”还会不断变化、修订。工商部门将对已报年报的企业进行抽查,一旦发现虚报、瞒报信息,将逐步移入名单。
记者了解到,上述对于“宽进严管”模式的探索,正是中央对自贸区提出的“创新政府管理模式”这一要求的显著体现。
(责任编辑: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