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或"三类并两类" 市值管理成混改新动力

2014年12月18日 08:12   来源:中国证券网   王雪青 赵一蕙

  “楼梯响了一年多,终于要有人走下来了。”对于备受瞩目的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制订的参与者们开始用“即将瓜熟蒂落”来形容。

  据上证报记者了解,自十八届三中全会至今的一年多时间,国资委、财政部、发改委、人社部总计进行了数十次的调研,对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方案、指导思想、原则以及实施办法已基本达成共识,其中包括对国资分类、混合所有制改革、员工持股、交叉持股比例等敏感问题的研究。

  而资本市场作为本轮混改的主要平台,既解决了定价公平问题,又为各类资本提供了便利的退出渠道。与此同时,市值管理也已成为本轮国企改革的新课题,并为混合所有制改革注入新动力。

  国企改革或“三类并两类”

  国有经济功能界定可能分为两大类,即商业类和公益类。公益保障型的为国有企业,商业竞争型的是国有经济和非公经济交叉持股、互相融合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酝酿了一年多的国企改革顶层设计现在终于可以用即将‘瓜熟蒂落’来形容了。”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16日在国资委研究中心举办的“国企改革:探索与前瞻”论坛上表示。据透露,眼下各方在顶层设计中的多个关键问题上已达成共识,比如在国有经济或国有资本的分类方面,共识是分为公益类和商业类两大类;同时,在监管体系上,共识是出资人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管资本上,人和事的管理工作尽量下放。

  其实,将国企分为两大类正是宋志平的一贯主张:“公益保障型的是国有企业,商业竞争型的是国有经济和非公经济交叉持股、互相融合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这样问题既简单又清晰,也便于理解和操作。”

  此前,曾有消息称,由国资委制定的央企功能界定分类方案中,把央企分为公益保障类、特定功能类、商业竞争类三种类型:公益类例如中储棉、中储粮等;特定功能类央企包括石油石化、电力、通讯等领域的18家央企以及11家军工企业;而商业竞争类共有77家。

  昨日,上证报记者获悉,最终版的央企分类方案或从三类合并成两类,既商业类和公益类。不过,没有出现在最终版本中的特定功能类,并不是被删除了,而是和之前的商业竞争类一起统称为商业类。“其实,三类中的特定功能类也属于特定商业类,所以(三类)实质上是两类。”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对记者表示。

  李锦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国企改革‘要奔着问题去’,实际上就是要解决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问题,而国企分类方案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础,一定会先行出台;国企分类的问题还牵涉到考核问题,按照不同的类型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资源与分配就会进行重新调整;此外,分类还会决定哪些企业会被合并等,预计2015年将会是国企大整合、大重组的一年,涉及的股权变动会非常大。”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地方上的国企改革方案多数是按照三类来划分。例如,大连市近日刚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把国有企业分为竞争类企业、功能类企业和公益类企业。三类企业发展目标是“重组整合竞争类企业、做实做强功能类企业、提升完善公益类企业。”

  在市场所关注的政策出台时间表上,包括分类改革方案在内,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也有望于明年一季度以“1+N”的形式出台。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近期公开表示,国企改革总体改革方案由发改委、财政部、国资委、人社部分别牵头:其中,由发改委负责制定混合所有制改革办法;财政部负责牵头三个文件,包括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成立和改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及投资公司的方案文件、国有资本预算改革方案的制订;人社部主要负责薪酬改革方案及细则制定;国资委则牵头两个文件,一是深化国企改革指导意见,二是国有企业功能界定和分类。其中,深化国企改革指导意见即俗称的“总文件”。

  资产腾挪成地方改革新特点

  伴随着产业升级转型,一些地方国资委会把旗下上市公司壳资源和未上市资产放在一起进行拼接,而不仅限于把一个集团内部的资产装入其自身上市平台

  虽然顶层设计方案还未出台,但地方版的国企改革已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目前已有超过22个省市发布了国企改革方案。比如,北京方案明确了首都国企改革方向,80%以上的国有资本集中到提供公共服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保障民生等领域。广东则提出,到2020年推动形成15家左右营业收入或资产超千亿的大型骨干企业集团。上海已确定,国资改革要经过三至五年的时间,除国家政策明确必须保持国有独资的之外,将其余企业实现股权多元化。天津方面也表示,到2017年底,重点集团至少拥有一家上市公司,经营性国有资产证券化率达到40%。

  已操刀多个国资混改及证券化项目的知名投行人士刘晓丹表示:“与2006年至2007年国企整体上市不同的是,这一波国企改革伴随的资产证券化会有比较大的资产腾挪空间,并且伴随着产业升级转型。有魄力的地方国资委,会把旗下上市公司壳资源和未上市资产放在一起拼接,而不仅限于把一个集团内部的资产装入其自身上市平台。但是,这种腾挪会牵扯不同利益主体,压力非常大,要取决于各地方国资的决心,目前来说,广州、江苏、上海等地方国资的力度都非常大。”

  此外,刘晓丹还认为:“无论IPO注册制再怎么提速,这波国企资产证券化多半会以存量上市公司的整合为主。注册制的机会是针对以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公司,而不是国企。因为那些未上市国企做了资产腾挪后,可能实际控制人变了,主业整合规模也超过100%了,不再满足单独IPO的条件,故这波国企改革会以存量上市公司整合为主。这也是机构普遍看好国企上市平台的原因。”

  从上市公司案例来看,近期,广州友谊披露拟定增募资百亿收购越秀金控并对其增资的方案,这是广州国企改革的一个范例。“广州友谊的百货零售业务在电商的冲击下日子已很难过,估值缺乏想象力,所以广州国资委就把境内的金控资产打包腾挪到上市公司里。”刘晓丹称,我们现在还帮广州做别的方案,就是上市公司自身主业眼看不行了,旁边还有一波主业不错的资产就打算腾挪进来。

  上海也同样如此,棱光实业10月份发布重组预案,原控股股东国盛集团将所持棱光实业49.44%股权无偿划转给现代集团,自己则退居二线;现代集团旗下华东设计院作价10.8亿元借壳上市,令棱光实业从一只传统的建材股变身工程设计龙头股。而其同门兄弟耀皮玻璃更甚,国盛集团将持有的公司控股股东上海建材集团100%股权无偿划转给上海地产集团。

  而按照大连市最新的国企改革方案,大连将支持产业相近、行业相关、主业相同的国有企业通过多种方式重组,减少数量提高质量;积极推进竞争类企业在集团公司或母公司层面实现整体上市、核心业务资产上市或引进战略投资者。在A股上市公司中,大连港、大连重工、大冷股份、大橡塑、大连热电等公司均为大连国资委下属集团企业。此外,长沙市也同于近期提出改革目标:即2020年前基本完成长沙市国有资本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将152家市属国企整合成20家以下的大型企业集团,其中涉及的股权变更范围之广可想而知。

  混改引入市值管理机制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提升公司市值和治理的重要手段。通过本轮混改,国资股东将从此前高度关注控股比例转向关注控股效率,其中,市值管理是一大课题

  业内人士还普遍认为,相比于将已经整体上市的公司分拆来混改(如中石化),以及在公司上市前完成混改(如绿地集团)这两种方式而言,直接在上市公司进行混改是越来越被看好的方式,也是现在很多国资在做的一种方式。上海市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秘书长罗新宇认为:“资本市场参与混改主要有两个好处,一是定价公平,可消除国有资产定价问题的担忧,二是提供便利的退出渠道。”

  而通过本轮混改,国资股东也将从此前高度关注控股比例转向关注控股效率。其中,市值管理就是一大课题。罗新宇表示:“本轮混改的主旨,是通过各种所有制资本的广泛参与,将一些国有股比过高的上市公司,通过引进战略投资人和社会资本,推行员工持股,从而降低国有股比,最终提升国有上市公司的市值。”

  目前来看,很多国企已经高度关注公司市值,并将市值管理作为与混改相结合的重要工作。昨日,在第十三届中国公司治理论坛上,中国石化副总裁兼董秘黄文生就指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提升公司市值和治理的重要手段,建议进行国资市值考核以及引导合理市场价值。”

  今年2月,中石化启动了油品销售业务板块内部重组、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实现混合所有制的相关工作,让中石化实现近年来首次涨停。9月14日,25家投资者签署协议以现金1071亿元认购销售公司29.99%的股权,成为今年全球最大的收购兼并项目之一。黄文生表示:“中石化销售业务重组改革引入了充满活力的社会和民营投资者,有效提振了资本市场信心,使中国石化的企业价值和公司市值得到有效提升。”

  而同样作为央企市值管理“先行者”的中国重工也对市值管理颇具心得。中国重工董秘杨晓英表示,目前中国重工主要从巩固行业地位、持续资产注入、推进传统业务转型升级、完善公司治理和宣传推介等五个方面不断提升公司价值,使得中国重工在境内外资本市场树立良好形象并占据一席之地。

  而中国建筑董秘孟庆禹则直言:“市值管理不能离开股价。”孟庆禹表示,良好的业绩是支撑中国建筑高市值的根本;其二,大股东要做事儿支持公司的发展;第三要加强高管激励和公司治理。对于目前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所遇到的难点,孟庆禹表示:“对大的公司要放开,多提供绿色通道,简化行政审批的程序。无论是市场的哪一方,都要从根本上整体服务市值管理。此外,对于国有企业而言,高管激励对市值管理非常有价值。”

  (记者高文力、陈志强对本文亦有贡献)(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