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在刚过去的2014年里,渝北区围绕都市功能拓展区的功能定位,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在继续服务好两江新区的基础上,全面加快临空都市区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新成效,经济快中见好、社会稳中有序、民生持续改善,经济社会主要发展指标名列全市前茅。
大地裸露出褐红色的新土,大片大片的建设工地上满是耸立的塔吊、奔跑的卡车、忙碌的工人们……站在渝北空港新城高处环视,纵然是寒冬腊月,四周也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国际物流分拨中心、创新经济走廊,大数据谷等,一个个“国际范”十足的项目,陆续在渝北区落地生根。
这一切,主要得益于渝北临空都市区发展战略的迅速推进。据悉,依托重庆江北国际机场,2013年底,渝北提出了“全域空港化、空港功能化、功能高端化”的临空都市区发展战略。去年7月31日,该区召开区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又进一步要求,加快推进临空都市区建设。
经过一年的发展,该区2014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25亿元,增长13%左右,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分别增长25%、14%、78%,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增加28个百分点,整体呈现出经济快中见好、社会稳中有序、民生持续改善的良好态势。
经济“快中见好”
临空定位激发区域活力
就在上个月初,启迪创新科技园、空港·金茂城、城际列车和轨道交通车辆产业基地等34个项目,集中签约入驻渝北,投资规模达415亿元。而在此前的11个月里,渝北已成功签约亿赞普、YUN资本、金叶珠宝、巨能建设等45个重大项目。
“这里不仅具有发展临空经济的地理优势、开放条件和独占资源,而且还有详实的产业链条规划蓝图,这对于临空产业资本来说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在与渝北签署了15亿美元的投资合作协议后,YUN资本董事长Jung Yun对于渝北区政府的远见和效率表示赞许。
“独一无二的航空优势,使渝北成为重庆接驳世界最近的地方,而且渝北本身具有一定的工业、服务业平台基础。”渝北区委书记沐华平说,顺应全球速度经济时代航空大都市发展新趋势,紧扣市委对都市功能拓展区的“创新、枢纽、高端制造”三大经济功能和“生态、宜居、平安”三大社会功能的要求,渝北临空都市区建设势在必行。
据介绍,为加强规划对临空都市区建设的引导作用,2014年以来,渝北区以人为导向,按照全域空港化、空港功能化、功能高端化的要求,相继启动了临空都市区概念性总体规划及仙桃大数据谷、临空创新经济走廊、国际物流分拨中心的“1+3”规划。截至目前,仙桃数据谷控制性详细规划已获市政府批准,其余已形成中间成果。
在“临空都市区”定位的刺激下,以“三大平台”为载体的渝北新兴产业集群正在顺利起步:仙桃数据谷50天完成2650亩土地征收,市政道路全面开建,首期商务楼主体完工;创新经济走廊全年实施征地860亩,清华启迪创新科技园等重大项目签约落户,圣名世贸城等项目开工建设;国际物流分拨中心建设有序推进,机场国际货运航线增至10条,顺丰重庆物流中心投入运营,香港森那美物流总部基地等项目开工建设……
在做大“增量”的同时,2014年,该区还在通过创新方式不断优化“存量”。特别是实施“三创”战略为切入点,着力激活经济内生动力与活力。此外,启动建设创新型城区计划,出台《关于建设创新型城区的指导意见》,设立产业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基金,引导企业发展战略性新产品和关键性新工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创新投入。
“2014年,全区上下团结一心,全面完成了主要预期目标,经济发展保持了快中见好的势头。”渝北区区长赖蛟说,快,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速度较快,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左右,区外到位资金增长23%,进出口总额增长78%;好,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较好,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不断增强。
社会“稳中有序”
制度创新优化配套环境
去年夏天,宝圣湖街道金果路社区网格长徐玉明在网格巡逻时,发现了该小区围墙垮塌。正值盛夏,100多米长的地方垃圾遍地,苍蝇乱飞,臭气熏天。第二天,徐玉明便将问题反映到了社区。在短短一周的时间内,垃圾没有了,垮塌的围墙重新立了起来。
这样的例子在渝北区有很多。如今,利用比社区更小的网格来实现社会治理,不少群众已经尝到了甜头。为此,渝北区“做实基础网格夯实平安根基”的创新举措,被评为2014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十佳典型案例,并得到中央政法委的高度肯定。
“打造临空都市区,不仅要重视‘临空’产业发展,同时还要落脚到‘都市’二字,打造宜居宜业的都市环境和氛围,这直接考验着一个地区的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沐华平说,过去一年,渝北不仅努力让一大批高品质企业落户渝北,而且还尽可能让落下来的企业搬不走,把渝北的城市管理好,同步实现渝北区在经济和宜居两方面平衡发展。
一方面,为优化区域内产业服务环境,2014年,渝北全面启动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出台了《渝北区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实施意见》,同时,启动实施基础设施建设PPP投融资模式改革,并加快推进研发机构法人化改革,出台企业研发机构法人化的实施办法和鼓励政策,此外,还探索了财政资金配投社会资金模式改革。
此外,该区坚持改革发展和依法治区双轮驱动,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各项工作,为加快临空都市区建设、推动全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重要法治保障。
另一方面,为优化社会环境,渝北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创新建立社会治理新机制,提出了“社会治理网格化、网格治理清单化、清单管理制度化”的思路,将网格化与信息化、社会化相结合,创建区域社会治理体系,把全区划分为2831个网格,创新推行“领导成格员、干部做义工、群众当格长”的基层治理机制,并在网格探索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使党组织与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群众自我管理的个性化服务更加有效。
据了解,2014年,该区刑事案件总量、八类主要案件、侵财案件分别下降12.46%、17.43%、7.18%;安全生产亡人事故件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9.6%、20.8%,未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事件,实现近5年来首次无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民生“持续改善”
改革发展成果人民共享
“多亏了这新建好的村卫生室,不然我还要忍着疼痛走上近一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原来的卫生室去包扎伤口。”日前,洛碛镇水溶洞村村民胡学明在自家果园里不慎摔倒,立即到离家10多分钟路程的水溶洞村风景区卫生室进行了清创包扎。
据了解,随着2013年度渝北区“撤并村”卫生室建设的全面完成,在渝北区2014年重点民生实事工作目标任务中,“完成11个撤并村卫生室建设”的目标任务已转为“常态管理,相关部门、镇街抓好巩固工作。”
其实,这仅仅是渝北民生账单的一个案例。据了解,2014年,渝北区探索建立了民生实事“自下而上立项目,动态管理见成效”的运行机制和“每月调度、季度评估、年度考核”倒逼推进机制,确保民生承诺实施和兑现。并将2013年已全面完成任务的5项民生实事转为常态化管理,并继续推进23项民生实事,今年还新增了“城区停车场(库)建设”等4件重点民生事项,累计实施重点民生实事32项。
“我们始终把实现人民期盼、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沐华平介绍,2014年,渝北区继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全年民生支出45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的60%,办好了一大批让老百姓称赞的民生实事,实现了改革发展成果人民共享。
此外,为充分保障就业,2014年以来,渝北区筹集就业专项资金,用于信产招工、社保补贴、培训、小额担保贷款贴息、低保就业等补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8.86万人。与此同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提高社会保障覆盖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4.1%、96%,累计发放各类救助经费1.74亿元。
另外,渝北区还新建了一批城区学校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并采取师资调配,运用“智慧教室”等办法措施,有效缓解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专家验收。同时,建立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基地,解决9200余名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问题,落实教育资助政策,累计资助资金5763万元,以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
在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方面,全区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推动区人民医院“三甲”创建、区中医院改扩建,加快实施镇街医院改造扩建工程,并设立渝北区红十字会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基金,加大医疗救助力度。
文/王彩艳 图/渝北区委宣传部
为临空都市腾飞奠基
“三大平台”建设顺利推进
●仙桃国际大数据谷
规划1.77平方公里的“仙桃国际大数据谷”,引进YUN资本、亿赞普共同开发建设,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和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以及数据感知、存储、挖掘分析、应用的全产业链,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
目前,渝北已经成功引进亿赞普大数据、华虹IC设计等入驻仙桃大数据谷,亿赞普平台目前日交易量已达1亿元。
●国际临空创新经济走廊
在新的机场专用通道沿线规划建设60平方公里的“国际临空创新经济走廊”,集聚高端制造、高端商务和高端研究开发机构等。
平台已完成唐家沱组团C区、N区控规编制审批,有序推进征地拆迁和基础建设,为重大项目落地预留了空间;探索采用政府回购、企业协作等方式整合土地资源,通过“退二进三”,全力引进智能终端、应用电子、智能制造等高端产业。
目前,成功引进启迪临空创新产业园、思锐车联网、圣名世贸城等重大项目。
●重庆国际物流分拨中心
与市发改会、机场集团、保税港公司共同规划建设“重庆国际物流分拨中心”,重点发展航空货运、快件快递、城市配送、保税仓储、冷链物流、总部经济等。
渝北力争将其打造成为全国性的欧洲进口商品分拨中心、华西国际快件集散中心、重庆电商物流基地以及长江上游地区的空铁水多式联运枢纽。
目前,顺丰重庆物流枢纽、苏宁云商第三方物流信息平台等一批国内龙头企业物流项目相继投入运营,航空运输与临空物流产业加速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