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土地流转背后:年产值从200多元变成近2万元

2015年01月07日 08:03   来源:今日早报   

  我国首部农地产权 交易市场指导意见有望出台

  本报记者日前实地采访 杭州余杭一个土地流转的典型样本

  一亩土地流转背后的魔法: 年产值从200多元变成近2万元

  □本报记者 洪慧敏/文 尹柄炎/摄

  “土地流转肯定有好处。”1月5日,在杭州余杭区良渚镇新港村6组,包见明、俞玉弟等人笑眯眯地告诉记者。

  大多数城市人搞不懂:什么是土地流转?

  先来个名词解释吧,它是指土地使用权流转,即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

  4年多前,包见明等5位村民把所承包的50亩农田,尝试着租给了良渚麟海蔬果专业合作社社长何林海。

  这次尝试,让他们各自的生活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土地流转前,我每年的6月到11月都要回来种单季稻,但是效益太差。去掉种子费、农机费、农药费等,还不算上人工,一亩土地一年最多收入两三百元。土地流转后,我除了轻轻松松收取上千元的土地租金外,还可以安心去外打工,现在一年的净收入至少有10万元。”包见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与此同时,集中起来的上千亩土地全用来种植各类蔬菜,这让曾经的杭城菜贩何林海收获了丰厚的财富。“估计我一年能净赚上百万元。我对收入是够满意的。”

  记者从省农业厅经管处获悉,截至 2013年底,浙江全省土地流转量共约865万亩,占全省农村土地承包面积约45.3%。

  2014年底,中央出台《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土地经营权流转”成为2014年度我国十大改革关键词之一。

  昨天又有消息传来,我国首部农地产权交易市场指导意见有望本月底前出台。

  农村土地流转加速的背后,是中国农业告别几千年小农经济步入规模化、现代化的现实,我国农业步入规模经营新常态。

  出租方

  几个村子共1000多亩土地进入流转

  1月5日临近中午,记者在余杭良渚镇新港村的村道上,随处走了10多分钟。路上人很少,偶尔只见几个妇女骑着电瓶车,匆匆而过。

  有村民告诉记者,村里的壮劳力要么出去打工,要么出去做生意,要么在外读书。“一些中老年妇女也都在农业公司里打工。”

  作为杭州菜篮子基地之一的良渚麟海蔬果专业合作社,在这里租赁了1000多亩土地,涉及新港村、港南村、杜城村等多个村的农田。

  进入合作社,上千亩整齐划一的田地上,搭着一个个蔬菜大棚。随机进入几个大棚,这个种着草莓,那个种着生菜……

  “我们根据市场的需要,选择种植不同的蔬菜品种。”合作社分管农业生产的张经理告诉记者,例如,生菜地收割完后,将利用拖拉机等翻开土地,转而播种毛毛菜。大约两三个月后,就可以收割毛毛菜了。“一亩土地一年大约能种植六七批蔬菜,一年产值能达到1.5万元至2万元”。

  正说着,走进了靠近村道的一个右侧大棚,一群上了年纪、说着本地方言的农村妇女,正坐在小凳子上,手里拿着小刀,弯腰割菜。很快,田垄上的一个个塑料筐就装满了蔬菜。

  记者走出大棚,看到一辆大货车正在装载生菜,准备配送到15公里之外的勾庄蔬菜批发市场,以及杭城大型超市和农贸市场。

  合同:租期15年,租金每三年递增一次

  “靠近路边的这块土地是我家承包的,4年多前租给何林海。”现年49周岁的包见明,是土生土长的新港村人。在约好见面的麟海蔬果专业合作社办公室内,他拿出几张颜色有些发黄的“土地租用合同”。

  记者翻开看到,合同上的“甲方:良渚镇新港村6组”,把“本组桥南农田面积总计50亩”,租赁给“乙方:蔬菜基地负责人何林海”,“用于蔬菜种植”,土地租用年限写明为“2010年12月1日至2025年11月30日”。

  “土地租金前3年付每亩700元,期满后,每3年调一次价格,每3年每亩递增50元。”

  包见明指着合同上的条款,一一告诉记者,“实际上,何林海给我们的租金每年涨了100元,我们现在的租金已经达到1000元一亩,明年将再涨到1100元一亩……”

  在包见明等村民看来,土地流转带来的好处并不仅仅是每年轻松地收取几千元“租金”,更大的好处则是“解放了自己”。

  包见明一家,现在一年的净收入比2010年前翻了好几倍——

  租赁给何林海等两家农业公司的2亩8分土地,一年能带给包家2800元的土地租金;

  从土地解放出来的包见明本人,则安安心心在当地一家农业公司做水电工,一个月收入约有5000元;

  包见明妻子在瓶窑一家公司的食堂工作,一年收入3万元左右;

  他家三层楼的新房子,部分出租给人家开小店,一年收入约有3万元。

  “土地流转前,我们家吃过、用过,一年最多攒下2万元;现在,一年能攒下10万元。”包见明一边高兴地告诉记者,一边带记者去看他家漂亮的3层小洋楼。

  农民不再“困”在土地上

  日子好起来的并不仅仅是包见明一家。

  住在新港村葛步桥11号的俞玉弟一家,现在一年净收入至少有8万元。“以前连菜都舍不得买来吃,肉更加很少买。现在顿顿吃肉、吃鱼,还不是小意思?”现年51岁的俞玉弟一边聊着,一边带记者去他家看看。

  俞玉弟的三层小洋楼,就建在麟海蔬果专业合作社旁边。中午,正巧他的妻子沈梅芬从一公里外的服装店赶回吃饭。桌子上,记者凑近一看,有红烧小鲫鱼、大蒜炒肉、肉炒荸荠等。

  “每天一般至少有6个菜。”俞玉弟一家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俞玉弟等村民们纷纷认为,“日子好起来,土地流转的作用功不可没。”

  以前,每年夏天,为了自家的几亩地,他就得放下手头的木工活儿,从城里回到乡村。“天一亮就出去做农活,锄草、灌水、喷洒农药……有的时候,水里的蚂蝗叮在腿上,吸血以后变得滚胖滚胖,扯都扯不下来。”

  尽管非常辛苦,种植收入却很微薄。包见明等早已算过一笔账,“就算照料得好,一亩土地能种出1000斤稻谷,卖掉,也就1000元左右。去掉种子费、农机费、农药费等,还不算上自家的人工,一年最多收入两三百元”。

  “早上做农活后,下午即使有空余的时间,也不可能再出去兜揽活计。”俞玉弟等村民认为,每年6月至11月,自己算是被“困”在了土地上。

  “土地流转前,我们为了回来种田,一年最多只能在外做200个工;流转后,一年能在外安心做满360个工。”

  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来算,水泥、木工,一工的行价要达到250元左右,更多的则达到300元一工。

  当时,一些在外做生意的村民,不愿抛下手头的生意,干脆托人带信,把土地免费“送”给愿意种地的人家。

  慢慢的,有村民提出:能不能把自己的承包土地租给人家?

  包见明回忆,实际上,早在1995年,6组的村民就率先尝试把边边角角不利于种植的约20多亩“荒地”,以一年约200元的租赁价格,租给别人养虾。

  1999年前后,包见明等又把其中的50亩土地,尝试着租赁给一个种西瓜的外地人。不料,种了一年后,外地人撤离了。

  种过西瓜的地一般肥力不够,第二年没法种粮食,怎么办?此时,村民们有些着急了。正巧,何林海听说了这个事情,主动找上门来。

  租赁方

  蔬果合作社不仅自己赚钱,还雇用了当地村民

  35岁的良渚麟海蔬果专业合作社社长何林海,老家在江西省安溪镇。早年,他是杭州翰林苑农贸市场的一名普通菜贩。

  何林海告诉记者,做菜贩那会儿,要搞蔬菜批发。起先,他跑到下沙的菜地,批发来各种蔬菜;后来下沙的菜地变成了高楼和工厂,他就跑到萧山和滨江去批发;不久,滨江的菜地又变成了房子……

  最终,何林海决定到勾庄附近租赁一些土地,自己种菜。

  2008年,何林海尝试着挨家挨户,向余杭勾庄的农民租赁土地种菜。由于菜贩出身,何林海非常懂得紧贴市场需求种菜,“什么菜有销路,什么菜好卖,一清二楚”。

  这些蔬菜一部分被送到勾庄蔬菜批发市场,一部分被送到杭州市区大型超市,一部分则直接由何林海开设的蔬菜门店直供给杭城市民。

  由于销路不错,收入丰厚,何林海的专业合作社的规模越来越大。渐渐地,愿意租赁土地给何林海的村委会越来越多。

  据介绍,2014年,麟海蔬果专业合作社的蔬菜总体产量达7200多吨,一亩土地年产值能达到1.5万元至2万元。“2014年,我们种植了5亩草莓地。一旦采摘游搞起来,一年至少净赚七八十万元。”何林海告诉记者。

  新港村的包见明、俞玉弟等人,纷纷夸赞何林海。

  “我妈妈74岁,土地流转前闲在家里,现在天天到何老板的合作社割菜,一个月收入2000多元,老太婆高兴得不得了!干劲十足。”

  “何老板真的不错。农村的路灯一个月电费100多元,也是何老板出钱的。”

  在何林海掘金土地种植的步伐之后,2011年,九谷农业公司进入了新港村;2013年,智坤农业公司也进入新港村,先后搞起了蔬果等种植。

  [演变]

  大部分土地由村代为出面

  租给农业公司

  新港村村支书何建国告诉记者,整个村约有2432人,约2500亩土地。如今,大部分土地都通过村委会,流转租赁给了上述三家农业公司。

  “三五年以前,2432号人口中,还有15%的人做农活;现在,只有5%的村民做点农活,其中大部分是60岁以上的农民。”何建国等人告诉记者,“村民有的出去做生意,有的打工,有的上班,有的读书。”

  昨天,新港村村委会工作人员通过微信,给记者发来了几份土地流转协议。

  在一份抬头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委托流转合同”中,甲方是“新港村九组王阿顺、王妙兴、张来法等农户”,乙方则是“杭州余杭新港股份经济合作社”,“年租金以1200元每亩,每三年提增10%租金”,“总土地流转期限,自2014年5月1日至2025年12月30日(最长不得超过第二轮土地承包剩余期限)……”

  何建国告诉记者,现在的土地流转模式是,“农民先跟村委会签订土地流转的租赁协议,再由村委会出面跟农业公司签订协议。”

  目前,新港村全村的土地流转租金一年为200万元左右,这些租金又通过村里发放给农户。

  “当初,也有个别农户不肯流转土地。经过这几年尝试后,不同意的也同意了——好处明摆着。”何建国告诉记者。

(责任编辑:袁霓)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