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示范区最重要的职责是示范推广。示范区充分发挥农科教资源优势,加大科技创新,探索出多元化、信息化、社会化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服务新体系,初步形成“核心示范、周边带动、广泛辐射”的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新格局。
示范推广形式之一
大学推广:专家教授到田间,指导农民“手把手”
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推广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从2004年开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学习借鉴国外农业科技推广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政府推动下,以大学为依托、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围绕区域主导产业,通过建立试验示范站、专家大院、科技示范推广基地等形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当地现代农业发展,开辟了校地携手推广农业科技的新途径。
清涧县是陕北的红枣主产区,因气候干旱,技术落后导致产量较低、质量较差,严重制约着红枣产业的发展。2006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教授在这里建立了红枣试验示范站,推广微灌节水、防裂果等技术,使红枣亩产由150公斤提高到1320公斤,效益增加了近10倍。农业科技对农作物产量、质量、效益的提升,对促进当地现代农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截至目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先后在陕西、甘肃、青海、新疆、河南等省区,建立了涉及小麦、苹果、红枣、茶叶、蔬菜、葡萄、花椒等23个永久性试验示范站,建立了37个专家大院和一批科技示范基地。800多名专家教授常年依托试验站和示范基地,在农业生产一线开展科技服务,累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400多项,培养了一大批农技骨干和新型农民,实现了技术服务与农民需求的无缝对接,有效地解决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杨凌履行国家使命的又一重要力量,先后与省内外142个县(区)政府、1132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建立163个集学生实训、科研试验、技术推广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基地,与106个县(局)签订农业科技合作协议。学院在彬县、扶风、凤县等地建立了永久性农业试验示范基地,一批农业科教专家常年开展科研试验、技术推广、农民培训。
示范推广形式之二
产业链推广:企业基地做示范,助农增收在一线
2014年盛夏时节,记者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陈春村看到,3000多亩杂交玉米长势喜人。凉州区种子管理站副站长安贵说:“从大唐种业公司建立制种基地以来,通过良种良法配套等一系列技术管理措施,使农民亩均增收500—800元,不仅改变了农民传统种植观念,还提升了作务技术和管理水平。”他真诚希望更多的杨凌企业来这里,用先进的技术,对当地传统农业进行升级改造,提升农业整体效益,促进当地农业发展。
像大唐种业一样,杨凌伟隆、金诺种业、杨凌荣华等一批种业企业,按照“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的模式,在新疆、甘肃、河南、安徽、内蒙古等省区建立良种繁育基地,推广新品种27个,面积达800多万亩。
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魏建锋说,近年来,杨凌通过积极探索实施以涉农企业为主体,以产业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链推广模式,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实现了产业扩张与技术扩散同步推进。全区发展产业链推广企业44家,先后在埃及、斐济和国内的5个省区建成科技示范推广基地62个,涉农企业已经成为示范区开展示范推广的重要力量。
示范推广形式之三
科技特派员推广:依托科技特派员,示范推广增效益
法人科技特派员杨凌金薯种业公司,是杨凌示范区民营科技企业,该公司在杨凌现代农业园区企业孵化园建成50亩产业基地,培育出紫薯、红心薯、花心薯等多个专用红薯品种,探索出无土栽培、雾化栽培、空中结薯等多项生产新技术,被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马代夫称为“中国最好甘薯育苗基地”。目前,该公司已在陕西、内蒙古等省区建立种薯基地30多个,年推广面积100万亩,推广效益超过2亿元。
目前,示范区共培训科技特派员1277名,发展法人科技特派员39家,命名科技特派员创业(实训)基地23个,2014年发展省级法人科技特派员21个,省级创业示范基地、创业链各1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成为省级培训基地。招引技术创业团队316个,这些创业团队已成为示范区创新驱动、内生发展的新亮点,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的生力军。
示范推广形式之四
农民科技培训推广:培养科技“二传手”,常年活跃在地头
在杨凌示范区杨陵区揉谷镇太子藏村,有一个闻名西北的“杨凌铁娘子嫁接服务队”,共有队员85人,领头人名叫赵亚利。由于嫁接成活率高,态度热情且收费合理,队员们每人每天最多收入400元。目前,她们已嫁接果树4000多万株,每人每年最高收入可达5万元。据粗略计算,仅此一项,全村每年收入可达480万元。如今,她们的足迹遍及新疆、宁夏、陕西、山东、江苏等地。
2004年以来,杨凌示范区面向西部旱区开展了现代农业科技培训,培训累计超过23万人次。目前,北方15个省区59个地市118个县区7100多人,获得杨凌示范区农民技术职称证书,为旱区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永久牌”科技土专家队伍。
示范推广形式之五
媒体推广:借助媒体新平台,示范推广路更宽
除了专家教授田间地头现场示范指导,杨凌示范区还大胆把现代媒体引入农业科技推广领域,不断创新拓宽示范推广的新途径。
2001年7月,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创办了《农业科技报》,依托杨凌的科教资源优势,利用报纸平台向全国农村读者传播农业科技知识,为读者提供了丰富实用的致富技术和信息,回答了农民生产生活中的许多技术难题。
2008年3月,在陕西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下,杨凌示范区和陕西电视台共同推动,向国家广电总局申请开通了“农林卫视”频道。作为全国唯一的农科频道,农林卫视围绕“三农”开设了10档品牌栏目,涉及农民生产生活、创业致富、社会发展、文化娱乐等诸多方面,为我国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农村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
为了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2010年3月,杨凌农业专家远程视频诊断系统正式开通。通过该视频系统,省内外农户可在当地与杨凌农科专家视频对话,进行农作物咨询、诊断。目前该系统已实现与陕西、新疆、青海等15个省(区)的51个示范基地的互联互通,做到了“专家不出门、技术送田间”。
示范推广形式之六
农业展会推广:农高盛会搭平台,助企富农成效显
示范区充分利用杨凌农高会这个涉农展会领域的“金字招牌”,着力把农高会打造成为一个科技示范推广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数千万农民朋友通过参加农高会,找到了致富的“金钥匙”。
重达3斤的茄子“巨无霸”、长约30厘米的超级辣椒……在甘肃天水神舟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航天育种基地,“超级”农产品让人惊叹。公司副总经理高彦辉说,从2006年开始,他们就开始在农高会上进行产品和技术推广,通过杨凌农高会,神舟绿鹏的产品迅速被人熟知,在天水地区还形成一股种植航天蔬菜的热潮。目前,该公司已在25个省区建立试验示范基地(点)163处,累计推广186万亩,实现农业产值81亿元,促进农民增收17亿元。
国际化是杨凌农高会的另一个显著特征。自2005年起,杨凌农高会每年举办国际农业合作周、现代农业高端论坛、中外农民创业论坛、中外农业投资项目推介会等10多项国际合作交流活动。2014年举办的第二十一届农高会,更是抢抓机遇主动融入国家加快建设“一带一路”战略部署,举办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农业专题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恳谈会和首届新丝路农业物联网发展大会等活动。通过农高会平台,使我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合作交流不断加深,农高会的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杨凌农高会作为汇聚、展示、交流、推广国内外最新农业科技成果的重要平台,取得了丰硕成果。农高会举办21年来,已累计吸引7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我国31个省市区的上万家涉农单位、2300多万客商与群众参展参会,累计促成投资和交易总额达到5400多亿元。
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郭社荣表示,面对新的历史机遇,杨凌将继续高举“农”字号旗帜,坚持履行国家使命和加快自身发展“两手抓”,努力把杨凌建成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中心、农技推广服务的重要载体、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和国际农业合作的重要平台,让杨凌现代农业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花朵,结出更多甘美的果实。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