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7%以上。
报告解读
市发改委国民综合经济处处长夏翊:由于今年正处在一个特殊的时间点,既是“十二五”的最后一年,又将过渡到“十三五”的第一年,所以GDP指标要有承上启下、中长期衔接的考虑,“‘十二五’规划提出GDP年均增长要在7.5%左右,要保证‘十二五’任务的完成,又要落实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经济总量比2010年翻一番’的要求,所以需要一定的增速,7%在一个正常增速的区间内。”
虽有发展任务,要有一定增速,但在今年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压力并不小,要为疏解和调整预留一定空间,“去年定的目标是7.5%,但从实际完成7.3%来看,还是降低了一些。所以今年还要下调一定空间。但也不能大幅度下调,还要保障经济的平稳和健康。把握调结构和平稳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平衡。”市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到,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7%以上,与GDP 增长7%也是基本上一致的 。这在政府工作报告还是首次,以往财政收入增长总是高于GDP增长。
对此,市财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韩杰解释,财政收入是经济运行的客观反映。财政收入预算编制会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政政策保持衔接。一般来说,北京的财政收入会结合GDP(7%)、CPI(3.5%)等因素综合考虑,应在10%左右。但从政策调整看,“营改增”试点改革2015年将会扩围到建筑业、房地产业、生活性服务业和金融业,在本市产业结构中三产占比较高的情况下,减收影响突出。据初步测算,“营改增” 将拉低财政收入增幅约3.2个百分点。同时,减免涉及小微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等政策,也会对财政收入产生减收影响。综合上述因素考虑,今年本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确定7%以上。文/本报记者 林艳 李天际
GDP增长目标如何制定?
究竟每年的GDP增长目标,如何来确定?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确定GDP目标,需要经历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基本在前一年的9 月份左右开始启动工作,首先要进行各项数据的测算,“我们有一些数理模型,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做一些预测,提出一些区间”。其次,还要考虑一些具体政策,“比如今年有哪些支撑项目,工业、服务业又有哪些新的重大项目投产,像今年的新机场、环球影城,这些重大项目就要考虑进去。”
除此之外,北京GDP的制定,还需统合考虑国家发展导向和自身的发展战略,“比如六次全会提出的,加快疏解、调整,高精尖经济等等,GDP增长目标和这些要求也必须贴合”。该负责人解释说,全市GDP增长目标,还需要综合考虑各区县的指标,“等这些工作全做完了,然后上政府会、市委会、全会,过程中可能还会形成多种方案,最后经过慎重考虑,听取意见后,才会达成共识。”文/本报记者 林艳
对话
“北京过了追求经济速度的时候,更追求质量”
对话人:北京市发改委委员李素芳
北青报:今年GDP目标定7%,比去年目标7.5%又有所下降,什么原因?
李素芳:北京比全国早两年进入新常态,从过去注重短跑,转变为注重长跑,从强调又好又快,到强调又好又稳。定7%,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全国经济发展大势趋同。今年国际机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预测,也比2014年有所放缓。北京已过了追求经济速度的阶段,更加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
北青报:目标定为7%,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
李素芳:GDP增长目标的确定,是要符合首都功能和现阶段发展重点的。所以,GDP增长速度也要做一个调整,为疏解调整提升留出一定空间。在调整中保持稳步发展,难度比过去要更大一些。
北青报:7%的GDP增速,对其他方面会有什么影响?
李素芳:2014年北京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2万亿元,在这个总量规模下,GDP增长7%,全年的GDP增量在1500亿元左右,相当于1995年全年的经济总量,应该说还是保持了一个比较大的规模。同时,这个速度是能够保证就业和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需要的。比如,从就业情况看,随着本市服务业占比的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作用更大,2005年时,GDP每增长1个点,就业可以增长0.2点,但“十二五”以来,GDP每增长1个点,就业可以带动增长0.4个点。从居民收入的增长上讲也要实现与经济增长同步。
北青报:预期目标下降,是否意味着北京经济发展不重要了?
李素芳:不能这么理解。稳定发展还是北京的第一要务,关键是我们要在调整疏解中发展,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像去年公布的禁限产业发展目录,不是为了限制发展,是为了更科学发展。疏解了小散乱业态和一般的污染的制造业等非首都核心功能的行业,也是让适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产业更好地在北京发展。比如,去年中国人民银行中关村支行的建立,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有限公司、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有限公司等等,新进了一批大企业。还有今年两大重点项目,环球影城和新机场的建设,这些都适合首都功能定位需要,我们还是要大力发展的。此外,在治理城市病、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过程中,也会形成一些新的经济增长点。文/本报记者 林艳
社会发展计划报告亮点解读
昨天,北京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市发改委将“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提请大会审议。报告中提出,今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发展有七大亮点,包括提升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平方面;着力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拓展释放有效需求;优化区域发展格式;破解城市可持续发展难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研究推行居民阶梯气价
报告原文
积极有序推进价格改革。加快修订完善政府定价目录,缩小定价范围,改革完善定价机制规则。适时调整非居民气价、热价,研究推行居民阶梯气价政策,积极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报告解读
北京市副市长李士祥表示,目前,本市正在研究阶梯气价改革。从去年开始,本市实行居民阶梯水价改革,根据居民每年用水量,分为三个梯度,每个梯度对应不同的水价,多用水就要多缴费。但是,在用气方面,目前全市统一为2.28元/立方米,这是2012年12月上调后的结果。今年本市将研究推行居民阶梯气价改革,这也意味着,今后居民用气将参照阶梯水价,体现“多用气多负担”。
财政报告亮点解读
昨日,北京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审查“关于北京市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2015年市级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预算安排8.27亿元,较2014年预算降低14.92%,且各个单项,比如出国经费、车辆购置维修费、公务接待费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120家政府部门今年将“晒”预算
报告原文
2015年市级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预算安排8.27亿元,较2014年预算降低14.92%。其中:因公出国(境)费用1.52亿元,较2014年预算降低1.94%;公务接待费0.62亿元,较2014年预算降低17.33%;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6.13亿元(其中:购置费0.05亿元、运行维护费6.08亿元),较2014年预算降低17.39%。
报告解读
市财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韩杰介绍,今年提交市人代会审议的市级政府部门由去年的100家增到120家,包括一商、二商、一轻控股、京煤集团等所属的事业单位。今年将首次对政府和部门预算全部细化到功能分类预算科目的项级,并首次对基本支出按经济分类科目细化到类级。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