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开发区都是在开发土地,在这样一个理念的指导下运行。未来真正决定城市命运的将是人口的流入和人才的流入,我们需要关注的就是这样一个‘人流指数’,开发区的理念要从开发土地,向开发人转变。”在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军看来,西咸新区新型城镇化的探索就是紧紧围绕人来开展的:就业、生活、公共需求的满足正在为这座新兴城市带来活力。
自2011年6月西咸新区成立之初,其定位就不是一般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而是一个新的城市。其主政者多次强调,不能用经济开发区的思路来建设新区。
经过3年的实践,西咸新区被正式批复为国家新区,这是我国第一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新区,它的发展无疑将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提供一个可参考的样本。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增强西咸新区的发展活力,实现新区加速发展,本报专访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军。
新区建设面临过剩挑战
记者:自2013年以来,国家新区的批复进入了密集期,仅在西部地区就有兰州新区、西咸新区、天府新区、两江新区,贵安新区等国家级新区,在这种布局下,您认为新区的竞争优势在于什么?
王军:我有一个基本看法,开发区是中国改革和开放的最重要产物,它不是改革或开放一个词——我必须要特别强调这个问题。中国的很多现象,有的是改革的产物,也有的是开放的产物,而开发区既是改革的,也是开放的,有的甚至走出去了,比如我们跟莫斯科合作的中俄产业园,开发区一定是有生命力的。如果说开发区是引领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那么新区就是将改革开放引入更深的社会层面,为区域的全面发展作出示范。
当然新区也面临着空前的挑战,这也是一个基本判断。一是新常态下如何走;二是买方市场出现了,已经告别了卖方市场。过去在城市的快速扩张中,只要修路和基础设施建设到位,就会带来土地大幅度升值。而目前,以房地产、土地财政驱动的城市建设已经进入了买方市场,市场风险在加大,如果发展理念不转变,就可能陷入“空城”、“鬼城”的陷阱。
记者:三年来西咸新区的建设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放缓的形势对西咸新区是否有影响?
王军:过去认为新区开发就是搞招商引资,招大投资大项目,但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很多行业都过剩了,第一波是跟房地产相关的原材料,比如钢材,现在汽车产能也过剩了,或者说进入稳定状态,维持着相对平稳的保有量。
新区建设有自身规律,西咸新区经过三年多的开发建设,三年多来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达2500多亿元,进入了投资高速增长期。2014年1-11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过了36%,但在新常态下,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全国范围的开发区、新区建设有过剩的倾向,这对西咸新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人流指数”决定城市的未来
记者:如何才能突破这些挑战?
王军:创新是新区的唯一出路。首先要实现的是理念的转变,我们要实现创新驱动产业发展,要关注“人流指数”——要研究怎么样引导人口的流入,以及人才(精英人群)的流入,实现从开发土地向开发人的理念转变。
“人流指数”才是决定城市未来的关键。这里面包括两个层面的数据,一个是人口的净流出还是净流入,另一个是精英人群,也就是人才是净流出还是净流入。这两个数据有一致性,但未必是统一的,比如一个地方人口是净流入,但人才弄不好是净流出的。西安是产出人才的地方,但人才弄不好就跑到外地去了。
在具体做法上,我们新区要变的,就是从过去的园区建设,转向新的城市平台建设。城市平台建设最重要的东西不是硬件——硬件固然重要,比如良好的居住环境,但更重要的是人才的聚集和融资环境的便利,我们要实现的,就是这样一个产、学、研、投形成生态链的城市平台。
要做好软、硬两个环境,硬环境是基本的条件,要不断提高配套水平,打造适合人才、适合年轻人生活的社区环境、网络条件;软环境就是氛围,既有政策、制度、服务等环境,也有创业氛围、适合青年人生活的氛围。
比如我们花很大力气引入三大运营商、引入微软创新中心项目,最大的意义不是将来能够创造多少GDP,而是创造了潜力无限的软环境,提供服务、软件以及微软的创业教育培训体系,进而利用微软品牌,促进风险投资人大量入驻。
产业发展引入“互联网思维”
记者:这与传统的以GDP来衡量项目的方式有所不同。
王军:囿于传统思维,好多人说我们引入微软是图虚名,实际上他们不了解互联网思维,不了解互联网产业的特点。引入微软我们是互相提供服务,它提供它的软件、教育体系,这是平台的一个重要支撑。有人说我们的联通项目,高新科技效应不明显,搞个汽车工厂每年产值就几百亿,但联通项目营造的软硬环境实际上是超出GDP的。
过去企业都是竞争关系,是市场经济的法则。但现在互联网产业是一个互相依存的系统,企业之间是开放、合作、共享的关系,必须一起互联统筹,我们首先要树立这种思维,另外,产(产业)、学(培训)、研(研发)、投(风险投资)要形成生态体系,形成企业生态链。我们要做的不是建厂房、生产线的问题,而是要着眼于怎么营造环境,或者叫生态体系、生态系统。
记者:在互联网思维下,西咸新区的产业生态链是如何构建的?
王军:我们通过互联网思维,为创业企业提供垂直化产业服务,建设产、学、研、投一体的科技园区;联合金融机构及城市综合开发商,吸引天使投资、股权投资和社会资本,通过众筹方式,推动大学生创业、就业。
西咸新区最近的计划包括沣西信息产业园、交大科技创新港、西工大科技产业园、空港新城民航科技企业孵化器、协同创新港孵化器、惠普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泾河新城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一批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平台建设。
比如在沣西信息产业园,我们已经通过引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三大运营商数据中心,搭建起IT基础层;2013年12月西咸新区又与微软(中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引入微软(中国)在国内规模最大、涵盖内容最多、产业链最完善的陕西微软创新中心、微软区域加速器、智慧城市建设、微软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微软IT学院等5大项目,解决孵化的问题;另外,还有一批文化综合体项目即将落户,解决生活娱乐的问题。通过这些,解决青年人才的“5分钟生活工作圈”,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我们要做的平台,要像一块磁铁一样,吸引人才进来。这个生态系统承载的不是一事一物,而是创新思维,生产的不是工业产品,而是优质企业。
用法律确保城市生态
记者:西咸新区的海绵城市建设已经引起广泛关注,您在生态治理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如何才能确保城市建设不吞食生态用地?
王军:西咸新区仅有1/3的面积用于城市建设,2/3划定为农田、生态用地等禁建区,设定文物“紫线”、生态“绿线”和水体“蓝线”,以法律形式确保城市的绿色基底,为‘海绵城市’提供生态保障。西咸新区摒弃‘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利用区内山川河流、大遗址保护区和基本农田构建城市绿色基底,让五个组团城市和若干风情小镇点缀其间。
在开发建设的同时,我们进行生态修复,先后启动了区域内渭河、沣河、泾河综合治理工程,使其恢复行洪、蓄水等生态功能。河流沿线建设生态景观廊道、湿地公园,延长城市绿线。同时将中央雨洪系统植入城市绿廊,整体下穿城市道路,实现区域性雨水汇集、净化、调蓄、溢流功能。这样一来,城市中心绿廊既是城市绿色景观带,又是雨洪系统,还是动物迁徙、城市通风的重要通道,成为净化城市空气、水的“肺”和“肾”。记者 王睿 实习生 段伟秩 张延龙
(责任编辑:杨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