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1月15日 包钢)

2015年02月04日 11:42   来源:包头日报   

(点击查阅更多2015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1月15日在包头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包头市人民政府市长 包钢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是令人难忘的。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和繁重的改革任务,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主动应对挑战,奋力攻坚克难,啃下了不少硬骨头,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新的提高。预计地区生产总值3700亿元,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3440亿元,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0亿元,增长1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4.3亿元,增长8.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5640元和12820元,增长9%和11%。

  一、全面加强经济调控

  一是着力稳工业。去年初,煤电油运等先行指标均呈负增长,主要工业产品量价齐跌,规模以上企业亏损面达到31%,94户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为此,我们在自治区率先出台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八条扶持政策,共为企业争取产业扶持资金6.5亿元、电价补贴7.9亿元,协调落实贷款176亿元,市本级投入贷款贴息等扶持资金10亿元,减免企业税收2.4亿元,有力扭转了工业下滑局面。截至年底,71户企业扭亏为盈,70%的停产企业恢复生产。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速11%,在自治区排名第2位。

  二是着力调结构。围绕破解工业围城,确立“东铝、西钢、南高、北装”发展布局,重点打造四个千亿园区。东西两园区抓产业转型升级和淘汰落后产能,电解铝和稀土钢深加工占比分别提高7.3和5个百分点。南北两园区抓产城一体,北建生态屏障,南留发展空间,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占比分别提高3.9和2个百分点。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4.5%,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包头获批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围绕市委“5421”战略定位,制定新型冶金、装备制造等15个发展规划,出台发展非公经济、县域经济的实施意见,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服务业提质增量、农牧业集约高效。装备制造、钢铁、铝业增速分别达到14%、12%和19%,新能源、稀土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增长13%,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占全市工业比重达到65.2%。服务业投资增长20%,企业注册数量增长61.5%。农牧业“菜薯肉乳”四大主导产业产值占比达70%以上。围绕城乡统筹优化区域布局,推动市五区组团式布局、一体化发展,东河区、石拐新区面貌显著改观。推动山北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原材料基地和土右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三是着力扩投资。组织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583个,完成投资1577亿元。包钢稀土板材等233个项目竣工投产,神华煤制烯烃二期等281个项目开工建设,华电土右电厂、国储能煤基多联产等项目获得国家、自治区核准。实施招商引资项目855个,引进资金640亿元,增长20%,深圳比亚迪新能源矿用车、广东鸿达兴业稀土助剂等一批高新项目签约。加大政府主导投资力度,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投入785亿元,拉动全市投资增长5个百分点。

  四是着力促消费。面对大宗商品消费下滑,传统服务业增长低迷的局面,及时出台支持服务业发展的八条措施,刺激消费需求。推动银企对接,为企业争取协议贷款额度2281亿元,辖区内银行业贷款余额达到1834亿元,增长12.6%。在国内主要媒体加大城市形象宣传力度,旅游业总收入预计达到256亿元,增长23%。成功举办首届国际装备制造博览会和首届中国(国际)牛羊肉产业大会等21场大型会展活动,实现交易额80亿元。房交会成交商品房8056套,交易额达到54亿元。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电商交易额达到56亿元。提升传统商贸业,实施了乌兰道商业街改造、东河维多利商厦等75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44亿元。

  二、加快提升城市综合发展水平

  一是推进工业园区建设。9个工业园区共完成道路、管网、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投资21亿元,一批企业和项目入园发展,产业集中度提高4.8个百分点。稀土高新区和装备制造园区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360亿元和1100亿元,金属深加工园区和铝业园区分别突破600亿元和500亿元,铝业园区获批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二是推进新都市区建设。成立新都市区管委会,进一步完善控制性详规,征拆房屋14.4万平方米,收储土地745亩。市民公园、市民广场和道路、综合管廊等基础设施完成投资7亿元,学校、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富力城、包商大厦等开发项目入驻实施,新都市区框架基本形成。

  三是推进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区建设。出台加快现代农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启动建设4个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区和30个农牧业示范基地,已入驻80余家企业,增加值占全市农牧业的45%。新晋2个国家级龙头企业、9个国家级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土右旗和九原区分别被评为国家和自治区级示范园区,达茂旗被评为全国草原保护建设科技综合示范区。

  四是推进现代物流园区建设。确定物流业“六园区、一支点”发展布局,实施铁路现代综合物流园、土右煤炭物流园等3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0亿元。苏宁内蒙古配送中心等15个项目建成运营,土右煤炭物流园数字交易平台上线交易量突破4000万吨。结合110、210国道改造促进物流资源整合,钢铁建材物流园区新增企业368家,集中度达到85%。

  五是推进文化旅游景区建设。加快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实施文化旅游项目33个,完成投资18.4亿元。五当召、美岱召5A级景区和希拉穆仁草原等10个4A级景区创建工作全面启动。五当召旅游公路建成通车,九峰山景区获批为敕勒川国家森林公园,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游牧文化旅游节。组织实施22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1.5亿元,美德亨收藏文化博览中心等一批项目建成运行。

  六是推进土右新型中等城市和达茂白云边境口岸型城市建设。全面完成撤旗设市、合并设市前期工作,已上报国务院待批。土右旗、达茂旗和白云矿区经济增速预计均在10%以上,完成基础设施投入76亿元,拓展城区面积7.4平方公里,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面对进出口贸易下滑影响,始终抓好满都拉口岸建设,投资2.2亿元完成五进五出通道、边检大楼和仓储物流等配套设施建设。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机遇,加强与蒙古国合作,口岸常年开放和跨境经济合作区项目已上报国家审批。

  三、大力实施民心工程

  一是推进北梁棚户区改造工程。历经2013年百日攻坚和2014年春秋两季会战,北梁棚改征拆任务全部完成,累计拆迁房屋5.36万户、430万平方米,相当于一年时间拆掉一个中等县城。建设安置房3.1万套、273万平方米,回购安置房1.2万套、85万平方米,安置居民10.9万人,北梁居民在新的家园幸福生活。包头被住建部命名为“全国棚户区改造示范城市”。

  二是实施扶贫攻坚和“十个全覆盖”工程。认真开展“三到村三到户”精准扶贫,落实资金8.12亿元,解决了3.1万贫困人口的掉队问题。投入21.4亿元改善农村牧区生活条件,建设高标准示范村71个,达标村159个,受益人口27万。

  三是启动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强化“治气、减煤、降尘、控车、严管”五项措施,治理污染企业344家,关停取缔大青山采石和开矿企业158家,整治煤场料场392家、城区燃煤锅炉702台,新增集中供热653万平方米,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1.2万辆。全市空气PM2.5浓度下降29.5%,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下降45%,看得见蓝天白云的好天气明显增多。

  四是启动城市供水改造工程。按照人喝地下水、机器用黄河水的原则,封停企业自备井113眼,减少工业用地下水720万立方米,相当于城区居民4年的健康水饮水量。城区健康水新增受益人口22.6万,农村牧区安全饮水新增受益人口5.8万。实行水质监管与供水经营分离,建成检测106项指标的一流水质检测中心,居民用水安全得到保障。

  五是启动食品安全监管工程。整合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实现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统一监管。推进县乡村三级监管网络建设,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开工建设九原区、土右旗、青山区3个集加工、仓储、配送、检验于一体的食品加工园区。在自治区率先建立政府主导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首批50个试点陆续建成运行,包头获批全国肉菜流通追溯体系试点城市。

  六是启动交通设施改善工程。以空前力度打通青山路、哈屯高勒路、兵工路、站前路等33条城区断头路。高标准完成钢铁大街、阿尔丁大街提质改造,开辟公交专用车道,道路通行能力提高20%,公交车速提高30%。新增公交线路11条、新能源公交车144台。全面启动南绕城公路改扩建工程,新建续建5条城乡一级公路,省道211线固阳至百灵庙、省道104线百灵庙至白云鄂博和包石一级公路建成通车。包头火车站广场完成升级改造,机场新航站楼投入使用。

  七是启动生态环境整治工程。公路铁路沿线和城市出入口累计拆除违章建筑56万平方米,绿化里程近400公里,新增绿化面积3700多公顷。完成国家林业重点工程37.5万亩,六大重点区域绿化11万亩。新建改造奥林匹克、鹿园等14个公园广场。治理昆河、四道沙河等河道22公里,完成景观蓄水10.7公里。

  各位代表,2014年公共财政用于民生和社会事业支出达到292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2.5%。全年新增城镇就业4.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7%。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每人每月提高192元,城镇低保每人每月提高15元,农村牧区低保每人每年提高144元。城镇职工、居民和农牧民住院费用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38.7万元、20.1万元和13万元。筹资6120万元为11万农牧户发放了“暖心煤”。为986名低保户大学生发放资助金3567万元。建成55所公办幼儿园,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0%。新改扩建卫生服务机构122所,基层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土右旗、达茂旗被评为国家级卫生县城。投资15亿元改造老旧小区268个,解决了设施老化和脏乱差问题。对昆区钢32街坊10万平方米苏式建筑进行修旧如旧改造,保留了城市历史记忆。

  四、积极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一是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本级行政审批事项由269项减少到43项,减幅84%;市辖区保留23项,减幅70%;旗县保留27项,减幅68%。集中审批职能,优化审批流程,审批事项平均办理时限由16天压缩到4天。政府为房地产项目环评、能评、水评统一埋单,实行工业项目评估前置改后置,房地产开发和工业项目审批时限分别压缩77%和91%。市本级行政事业收费由85项减少到40项,每年为企业和个人减负6000余万元。推行工商登记“先照后证”和“三证合一”改革,工商注册登记同比增长70.2%,办理时限由15天减少到3天。成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实现政府投资项目、国有资产交易、土地招拍挂和政府采购集中统一进场交易,取消了对民营投资强制进场交易的管制。加快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全市土地流转面积累计180万亩,土右旗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和达茂旗草原确权承包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土右旗“扩权强县”试点改革第一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已下放51项。

  二是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出台支持金融业发展和加快企业上市的指导意见,扩大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包钢集团首期30亿元和稀土高新区、职教园区14亿元企业债券成功发行,展浩电气成为自治区首家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的中小企业。整合组建水务投资集团、交通投资集团等4个城市建设融资平台。制定出台科研资金管理办法,重点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中科院包头稀土新材料研发中心获准设立,浙大包头工业技术研究院、中科院绿色农业包头中心、中国农大院士工作站、内蒙农科院包头分院挂牌运营,北大工学院包头研究院升级为校级研究院。实施新建项目环保准入,严禁在建成区新建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项目。重金属污染物责任保险试点工作有序开展,第一批28家试点企业陆续参保。

  三是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推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市五区、石拐区社会救助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加强在编人员管理,严格整治超编、吃空饷问题,对事业单位空编实行逢进必考、择优录用。推行“划片招生、电脑派位”改革,促进中考公平公正。投资10亿元推进全市公共文化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博物馆、群艺馆等公益单位按照法人治理结构组建理事会。全市30个街道、115个社区实施了“精街道、强社区、促服务”改革,青山区、昆区被命名为全国示范区。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妥善化解了一批信访积案。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有序推进,四级巡控体系更加完善。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第四次测评。

  五、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一是坚持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摆在突出位置。围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突出整治“四风”问题,实施了9个方面、128项整改措施,有效解决了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和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干部作风明显改进,执行力落实力进一步增强,凝聚了干事创业的正能量。

  二是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建立定期征求意见制度,实行政府常务会议题向人大报告、向政协征求意见制度。制定实施行政审批管理规定、行政事业收费管理规定和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定。向市人大提请地方性法规草案4件,对政府制发的72件涉法文件进行了前置合法性审查,做到所有规范文件均由法制办审核。

  三是加强诚信政府建设。扩大公开范围,改版政府门户网站,市区两级预决算和“三公”经费支出全部向社会公开。建立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重大事项及时向社会发布。规范政府债务管理,维护政府金融信誉。坚持以政府诚信引领社会诚信,建立企业信用红黑榜制度,协调法检两院建立多部门联合信用惩戒机制,推动了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四是加强创新政府建设。整合工商与食药、卫生与计生、人社与公务员管理等机构,进一步理顺政府管理职能。实行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和管网等水务一体化管理,下放城管、环卫、园林、环保事权,明确了旗县区主体责任。成立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委员会,统筹管理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维修基金,专项资金收益新增2亿元。

  五是加强廉洁政府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中央八项规定,扎紧制度笼子,着力正风肃纪,情况有了很大改观。清理超标公务用车1034台、办公用房11.2万平方米,“三公”经费同比下降12.7%,节余资金全部用于民生支出。制定加强和改进政府工作的十条规定,坚持每半年召开一次政府廉政会议,实行行政正职分管审计工作,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全面加强。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困难比预料的多,结果比预想的好,经济社会发展既有量的扩大,更有质的提升,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理解支持的结果,是全体干部担当奉献的结果,是广大市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就没有闯不过去的难关;只要我们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就一定能够实现既定的目标。这里,我们还要特别为包头的企业家点赞,正是他们对市场的信心、对事业的执着,才使我们同舟共济、共度难关。借此机会,我代表市政府一并表示深深的谢意!

  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对支持中小微企业出台了很多政策,但实际执行的还不够到位;城市路网和公共交通相对滞后,老百姓出行还不够便捷;老旧小区的基础设施老化和脏乱差问题比较突出,群众思改盼改的愿望还很强烈;空气质量、食品安全、教育医疗等热点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城市城乡二元结构依然明显,一些困难群众的生活还很艰苦。这些问题,有的是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有的是工作不到位造成的。对存在的问题,政府要首先从自身找原因、想办法,切实加以解决,民之所望是我们的施政所向。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