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万人农村居民进城落户
继续深入实施主城区“南优、北拓、东延、西联”战略,加快常宁新城建设,推进幸福林带、纺织城、铁路北客站等七大城市片区改造提升,适时启动东关地区综合改造工程,年内完成10个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和20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征收任务。
年内接收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14万人,全面完成剩余的122个新农村重点村建设、3.3万移民搬迁、12万贫困人口脱贫和11.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任务,在全省率先实现四个“清零”。
年内新建公共停车位8000个
探索建立缓堵保畅长效化机制。全面启动地铁1号线(二期)建设,年内3号线进入设备调试阶段,4号线土建工程完成过半,加快纺织城至临潼市域轻轨和火车站改扩建工程进度。
启动实施西铜一级公路渭河以南段市政化改造,年内完成长乐东路、东南二环立交(二期)等13项城市道路交通工程。
新建公共停车位8000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500个。推进西咸北环线等3条省市共建高速公路项目。年内新购公交车800辆、投放公共自行车1万辆,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实现主城区全覆盖。
新增城市日供水能力30万吨、集中供热面积1200万平方米、变电容量100万千伏安。
【 亮点解读】
主城区“南优、北拓、东延、西联”战略:这是2014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关键词】创宜居
美丽西安 全年“蓝天”超180天
全力打好治污减霾攻坚战和持久战,年内拆除燃煤锅炉150台,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1.5万辆,确保实现主城区2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煤场、居民蜂窝煤用户和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黄标车四个“清零”,全年优良天数达180天以上。年内新建和改扩建污水处理厂11个。
新增城市绿地400万平方米
新增湿地6350亩、生态水面2800亩。探索建立周至老县城生态保护示范区,全力打造秦岭生态金字招牌。加快建设汉长安城遗址公园,推动建成一批城市林带,全年新增城市绿地面积400万平方米,完成造林7.5万亩。年内创建市级以上生态镇村15个。
【关键词】惠民生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万人
把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帮扶工作,年内实现全市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5万人。
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12万套
适时提高困难家庭临时救助标准和医疗救助报销比例。推进“五险合一”经办服务标准化建设。抓好“两房并轨”制度的落实,年内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12万套,提供房源3万套。力争全市养老床位达老龄人口30%。以上。
36所开发区公办学校年内投用
加快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浐灞丝路学校等36所开发区公办学校建设,改造提升不少于50所原有学校,确保年内投入使用。启动181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加快市人民医院、市第三医院建设进度,5月底前市胸科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投入使用,年内完成100个标准化示范村卫生室建设。
【亮点解读】
两房并轨:即按照《西安市租赁型保障房建设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将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整合为租赁型保障房,实行保障对象、保障房源、资格审核、退出管理的全面并轨。
【关键词】法治政府
拓宽公民有序参与政府立法途径
加快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坚决杜绝法外设权、法外用权。严格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加强咨询论证、风险评估、责任追究等关键环节的法制保障。拓宽公民有序参与政府立法途径。
【亮点解读】
法治政府:以“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为标准,不断提高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
(责任编辑:杨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