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资源勘探取得新进展。新发现矿产地11处,新增查明金金属量604.4吨,铁矿石资源量1.2亿吨,煤炭原煤资源量1.5亿吨,矿盐资源量(包括地下卤水)9.9亿吨。
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初步核算,万元GDP能耗降低率超额完成年度和进度目标。关停小型煤电机组45.6万千瓦。全省63户企业完成落后产能淘汰任务,共淘汰生铁130.0万吨,粗钢60.0万吨,焦炭40.0万吨,铁合金0.8万吨,铜冶炼2.7万吨,电解铝6.4万吨,平板玻璃92.0万重量箱,造纸54.6万吨,铅蓄电池779.0万千伏安时。在重点调查的72种产品中,45种产品单位能耗比上年下降。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1895.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节能改造273.1万平方米,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应用面积2981.2万平方米。
生态环境继续改善。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平均浓度分别比上年下降16.3%、11.3%、16.9%和4.2%。省控重点污染河流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与上年持平,氨氮平均浓度下降7.1%。率先建立了基于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生态补偿制度。森林公园面积达到41.7万公顷。国家级森林公园48处,新增6处;省级森林公园68处,市级森林公园130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17处,国家级湿地公园50处,新增11处;省级湿地公园96处。国家级生态市4个,国家级生态乡镇579个,国家级生态村6个,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7个。世界地质公园1个,国家地质公园11个;省级地质公园52个,新增7个;地质地貌景观保护区276个。
安全生产事故持续下降。七个行业(领域)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115起,比上年下降8.3%;死亡1576人,下降10.0%。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0.069人。
十三、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保持低速增长。全年出生人口139.30万人,出生率14.23‰;死亡人口66.96万人,死亡率6.84‰;人口自然增长率7.39‰。年末常住人口9789.43万人。其中,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6.44%,15-64岁人口占72.00%,65岁及以上人口占11.56%。
居民生活质量稳定提升。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64元,比上年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222元,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323元,增长10.1%。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37.3平方米,增加0.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82元,增长11.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962元,增长15.8%。农村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40.2平方米,增加0.6平方米。
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养老、职工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比上年增加110.6万人、50.5万人、64.7万人、49.6万人和72.1万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539.9万人,待遇领取人员1353.4万人,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75元。建立了“全省统一、城乡一体”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参保人数7885.8万人。其中,城镇居民参保人数2127.8万人,农村居民参保人数5758万人。职工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超过75%。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达到2271元。失业保险金标准平均增长9.0%,1至4级工伤职工伤残津贴平均增长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