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婴儿出生不到1天被遗弃垃圾堆 全身冻得发紫(图)

2015年03月19日 10:24   来源:华西都市报    邱雨

民警陈宁一直将婴儿抱进了医院 (受访者供图)

  婴儿目前在医院接受治疗,警方正全力寻找孩子父母

  3月8日早上 9 点50分,报警电话响起,内江市威远县公安局连界派出所民警接到报警:“二环路三医院附近垃圾库内发现一名弃婴,生命体征较弱,请到现场处置”。原来当天早上,一名环卫工人在垃圾库倾倒垃圾,却听见婴儿的哭声从垃圾堆里传出,随即报警。

  脐带未剪、皮肤发紫、冻伤严重,这是民警刨开覆盖在婴儿身上的垃圾后看到的景象。当天,民警一路把这个出生一天不到的婴儿抱进了医院,目前,小生命还在接受治疗。

  垃圾堆里传哭声

  谁家小孩落在这里?

  黎洪坤是内江市威远县连界镇的一名环卫清运工,3月8日这天,他像往常一样,对垃圾箱进行清运。大概9点左右,来到二环路三医院附近的垃圾库准备倾倒垃圾的他,突然听到了疑似婴儿的哭声。

  没有看到附近有婴儿的黎洪坤觉得很奇怪,这疑似婴儿的哭声却还在不断传来,而且就在离他很近的地方。难道是在这面前的垃圾堆里吗?疑惑的黎洪坤试着往垃圾堆里仔细看了看,突然,白白的好像是婴儿的一只手和双脚露出了垃圾堆,出现在了黎洪坤眼前。这是谁家的小孩落在这里?

  黎洪坤不敢任意翻动垃圾堆,他立马报了警。

  这个婴儿刚出生

  他为何被丢垃圾堆?

  上午9点50分,威远县公安局连界派出所的报警电话响起,110指挥中心传来指令:“一位群众报警:称二环路三医院附近垃圾库内发现一名弃婴,生命体征较弱,请到现场处置。”随即,民警们赶往了现场。

  据民警陈宁回忆,当他们赶到现场时,垃圾从中只露出了婴儿的手、脚,大部分身体被垃圾遮盖,很难一眼从垃圾堆中发现婴儿。

  陈宁轻轻地将覆盖在婴儿身上的垃圾刨开,“脐带未剪、全身发紫、被冻得厉害,这是才刚出生的婴儿呀。”陈宁说到他刚看到这名婴儿时的情景,觉得很焦虑,“他太弱小了,太脆弱了。”

  由于婴儿太小,陈宁只得请在场的护士将其从垃圾堆中抱出,而他赶紧找了一件衣服,将婴儿接过,抱在怀中,直到送进医院。这位家有一个2岁小孩的民警,觉得非常揪心。

  暂时住在医院里

  婴儿的父母在哪儿?

  在医院,医生对送来的婴儿进行了诊断,结果是饥饿、全身受冻、心率较低。而后,经过急救,婴儿脱离了生命危险。随后民警为这小生命找来了衣物和奶粉。

  对于这名出生不到一天的婴儿被遗弃的遭遇,当时在场的很多群众表达了愤怒之情,“如果养不了,就不要生下来,这样是害他。”“这孩子很可怜,出生就没有爸妈,还差点活不了。”

  另一边,为了能及时联系到孩子的父母,民警陈宁和李双多次到现场走访,希望能找到线索,但却一无所获。

  据华西城市读本记者了解到的最新情况,连界派出所已联系当地政府民政部门,而由于婴儿太小,目前还需要在医院护理。在一定法定时间内,公安局将全力寻找孩子的父母,如找寻不到,将由民政部门协调,将婴儿交由有照顾此年龄段婴儿经验的福利院。

  法律连线

  遗弃子女违反法律规定

  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四川沱江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杰认为:“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抚养子女是每一位父母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作为父母,生下子女后,应当尽到抚养之责。遗弃子女将会违反法律规定,甚至触犯刑法。”(雷小平 周雅涵 记者 邱雨)

(责任编辑:袁霓)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