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赣南生机盎然。在清晨的薄雾之中,江西会昌县湘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护林员开始巡山。在崎岖山路上,摩托车是最轻便省力的交通工具,一路颠簸到达茂密的树林边,再往深处走,就只能用砍刀“劈出”一条小路来……
“保护区成立三年来,没再砍伐一棵树。”同行的会昌县湘江源自然保护区管委会主任高木林说,现在已见不到原始森林,很少能找到直径超过50公分的粗大树木。最近几十年尤其是2009年当地启动国有林场改制后,这里的森林正逐步得到恢复。
与全国各地不少国有林场一样,湘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前身”—板坑林场也经历了“电锯惊魂”的年代。上世纪80年代砍伐高峰期,这里年砍伐量高达1万多立方米,如今的护林员不少都是曾经的伐木工人。
“直径超过80公分的阔叶林木都被砍掉,体积太大无法搬运的,甚至被锯断后用作铁路枕木。当地农民也上山砍伐树木烧炭贩卖,一窑木炭要烧掉几百立方米林木。”也曾是板坑林场伐木工人的保护区管委会工会主席肖庆成回忆说。
“基本上看不到野生动物,林里的许多巷坑(溪谷)里也都干涸了。”回忆起当年的情形,保护区板坑管理站站长肖枫记忆犹新。“但这会儿不一样了!”说起现在巡山时的遇到的各种“惊喜”,肖枫喜上眉梢:“成群的野鸡突然就从草丛里飞起来,还能看到野猪带着许多小野猪溜达,要是运气好,还能看到麂子。山沟里的小溪和瀑布也多了……”
保护好林场的森林资源,守住国家的生态底线是会昌县国有林场改革的主要目标。
会昌县林业局副局长马斌介绍,上世纪90年代末,经历了统购统销年代,国家开始控制砍伐量,加上森林经历主伐期后只剩下了残次林,会昌县原有的8个国有林场基本无可伐资源。
2009年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启动后,会昌县8个国有林场改制成三个大林场:一个为公益林场、一个饮用水源自然保护区、一个商品性林场。2015年,会昌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林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对商品性林场的资源进行改造和经营,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
改革的尝试,不仅让森林资源得以恢复,更改变了林场职工的生活。
2009年改制前,部分林场职工下岗,森林资源被盗,林地被严重占用,林场职工生活贫困。最困难的时候,林场半年甚至更长时间发不出工资,60多人的板坑林场只有十几人上班,其他人自谋出路,林场只能到县林业局借钱给工人解决伙食问题。肖枫说,那时候住在护林点的土坯房里,无路无电不通水,晚上只能用煤油灯。
会昌县8个国有林场原有1200多名职工,改制过程中对职工进行了多方面的安置。政府向公益林场和保护区共划拨30个编制用来安置职工;三大林场从原职工中返聘103人作为管护人员,其余职工则可以享受包括减免税费或低息贷款等政策进行创业。
“由于改制前森林资源已经非常匮乏,许多林场职工下岗或被长时间拖欠工资,因此大家对改制都支持。”马斌说。
2012年湘江源自然保护区成立前,板坑林场的工人月工资只有1500元,2015年已经达到2300元,而且每个工人都按规定享受社保和“五险一金”。会昌县还将所有林场职工纳入棚户区改造范围,为工人建设了470套自住房,价格仅为当地商品房均价的一半。
如今,“不能乱砍一棵树”成为会昌县改制林场职工的共识。然而,结束伐木经济,转向生态公益事业的国有林场要如何转型是他们面临的新问题。
充分发挥林区绿色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开发森林旅游、特色养殖种植、境外采伐、林产品加工、对外合作等,创造就业岗位……在近日印发的《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指出了促进国有林区产业转型,保障职工生活水平的具体落脚点。
“随着管理体制逐步理顺,国有林场的工作重心应该毫不动摇地放在资源培育上来。”国家林业局国有林场和林木种苗工作总站副总站长刘春延说,改制后的国有林场将继续成长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