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64岁故宫医画人工作40年 曾修复世界最早绢本绘画

2015年03月25日 16:20   来源:北京晚报    

 

  自神武门进入故宫,沿西侧小路走上几分钟,再拐个弯儿,鼎沸的人声便霎时退去。这是一片尚未对外开放的区域,高大宫墙将外界喧嚣阻隔得严丝合缝,天空也在仰望的视野里变得狭长。默默行走,耳边唯有自己的足音,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弯弯绕绕中,“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就这么毫无征兆地到了。古旧的匾额、四方的院落,自行车停了一排,细溜溜的小树种着两棵。这里看上去朴实无华,却是整个故宫博物院办公区唯一设置了门禁的地方。半个多世纪以来,无数残损破旧的国宝文物被送到这里,在一代代能工巧匠精心修复下,得以对抗岁月侵蚀,焕发新的生机。

  奠基

  南方裱画师进驻,打下故宫书画修复基础

  当晨光爬上裱画室宽大的桌子,徐建华已沉浸在忙碌之中。归置文档、整理桌案、准备好“家伙什儿”,是这位老手艺人长久以来的习惯。从风华正茂到银发满头,五年前退休又被返聘,64岁的徐建华已经在故宫工作了超过40年。

  然而这里的时光流转似乎格外缓慢,几十年过去,除了“毛头小伙”成为脖子上挂着老花镜的“古书画装裱修复非遗传承人”,再就是暖气取代了裱画室冬天用来生火的炉子。在徐建华的记忆中,往昔岁月仍如昨日般清晰。

  1953年,故宫博物院搜罗各行各业手艺人,成立文物修复厂,包含书画装裱、木工木器、钟表修理、青铜器修理等多个类别。彼时书画装裱分为色重大气的“京裱”和细腻雅致的“苏裱”,由于后者更为符合当年的形式与要求,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王冶秋专程到上海,约请全国闻名的书画修复高手进驻故宫。有装裱界梅兰芳之称的杨文彬、古书画修复大师张耀选等数位技艺精湛的南方裱画师,于1954年共同组建了文物修复厂内的裱画室,奠定了故宫书画修复的基础。

  “文革”过后,大师们年事渐高,人员补充成了当务之急。1974年,当了五年兵的徐建华,就这样被分配进了故宫的文物修复厂:“虽然不知道要做什么,但觉得挺激动,自己还花一毛钱买票进了故宫。在太和殿遇到位老师傅,跟我说故宫里的年轻人都想到修复厂工作,大家都佩服有技术的人。”

  修复厂有好几个科室,徐建华先相中了修表科。“父亲就在前门修表,会动会转,觉得好玩儿。”其次是木工,“那个时候大家都喜欢做家具,讲究实用。”可裱画室活儿多,最缺人,在讲究服从的年代,徐建华接受了领导的安排。

  跟徐建华一起进裱画室的还有比他大一岁、同样当过兵的李寅。新学员跟一位中年老师学半年基本功后,再分到各位老师傅手下。因为在上海当过兵,听得懂杨文彬的无锡话,徐建华成了杨文彬的徒弟,李寅则师从张耀选。

  尊师重教为手艺人所认同,质朴的岁月里,裱画室的年轻人像对待父亲一样侍奉老师。每天早早到单位,磨刀、扫院子、擦案台、打开水、生火炉,替他们拿药、寄信、跑腿……情谊增长的同时,老师傅们认真严谨的态度也在渐渐影响着他们。

  萌芽

  数月精雕细琢,隋代古画重现往日风采

  “一开始还意识不到修复的都是珍贵文物,只想着好好工作,学手艺。”徐建华笑言,作为初学者,他之前对书画没有一点认识,更谈不上多么热爱。“很少有文化传承、责任之类的想法,‘觉悟’没那么高。”

  正因如此,这些年轻人不会瞻前顾后,学习中敢于尝试,虽缺乏书画基础却进步神速。“就是胆儿大”,带着几分怀念,李寅半开玩笑地说,“反正上面有老师,出现什么问题老师都能处理,不怕。”

  虽已主持修复古画无数,时至今日令徐建华印象最深的,仍是1977年他学满三年后,作为副手第一次与老师共同修复的《游春图》。作为世界上公认最早的绢本绘画,《游春图》由北齐至隋代(约550-600年)大画家展子虔所作。这幅重彩青绿山水卷,描绘出江南二月桃花争艳,人们春游踏青的情景。

  送来时画卷断折甚多、残破不堪,被指名主要负责修复此画的杨文彬表情严肃,一根接一根地抽烟:“老师连着好几天都吃不下饭,就像医生手术前一样,一直在考虑各种可能的困难和状况。”

  画卷终于被平展在桌案上,杨文彬用马蹄刀细致地剔除污垢与黑口(折叠处不均匀的黑色斑迹),这种既能去污又不损伤画面的力道十分微妙。由于年久颜色失胶,为防后续步骤导致颜色脱落,师徒经过反复实验,用排笔(几支毛笔连成一排,书画修复专用工具)将特制胶水轻轻刷于画面“固色”。

  接下来,清洗画心、揭开背纸、重补破洞、加固折条、精细全色(用笔墨把古画残缺之处补好)……无一不是惊心动魄。只要力气稍大一点,下笔稍偏一些,便有可能毁掉这幅国宝级古画。

  历经十几道工序、数月精雕细琢,《游春图》又重现往日风采。参与其中的徐建华,成就感油然而生。年过花甲的老师戴着眼镜,日复一日劳作在桌边,光影中那弓着背的瘦高身形,也定格在他的记忆中。也许自那时起,徐建华对书画修复除了“工作”外,生出了更多的感情。

  热爱

  用心血延续古画生命

  “前代书画,传历至今,未有不残脱者。苟欲改装,如病笃延医,医善,则随手而起;医不善,则随剂而毙。”明代收藏家周嘉胄在《装潢志》中,道出书画装裱修复之关键。

  在老匠人看来,装裱修复说难并不难,几十年所用的工具、步骤都没有太大改变。然而想要天衣无缝,绝不能做个只会按部就班的“熟练工种”。古画年代、破损程度各不相同,墨色、纸质也千变万化,犹如生了病的老人,需要各开良方、对症下药。

  跟随老师修复《游春图》时,令徐建华感受最深的是老先生处理“火候”的精准。“用胶水给画面‘固色’,一遍两遍还是三遍,轻重掌握得非常好。还原上千条折条,糨糊太稠,粘好后折条会发硬容易断裂,调得太稀又粘不住。先生的糨糊调得刚刚好,非常令人钦佩。”而这“刚刚好”到底是什么比例,并没有教科书可以遵循。如同厨艺的“少许”、“一撮”,只能自己去悟。

  除了技艺的纯熟,鉴定相关知识也必不可少。宋以前作品用麻纸,宋以后用皮纸;手卷的上下撞边,宋代时比较窄,清代时比较宽……这些经验的获取除却有心积累,别无他法。而偌大的画面,无数污渍、霉迹要挑刮清洗,当年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动辄伏案月余,工作单一但精神必须高度集中。唯有将开始的“服从”转变为真正的热爱,才能对抗这日复一日漫长的寂寞。

  “慢慢懂了,就有感情了。”在李寅看来,“枯燥”也常有乐趣所在。比如“全色”,某种程度上相当于替古人把缺损的画作补全。需要体会他们的心情和用笔,一瞬间会有今古穿越的奇妙感受。面对几百上千岁的古书画,李寅甚至会如老朋友般嘘寒问暖,“你哪儿不舒服啊,给你治疗一下吧。”

  而伴随国家不断增强文保教育,匠人们对文物有了更深的理解:“过去老师每次接到任务,就紧张得几天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现在我也跟他似的了,胆儿越来越小。”

  干了一辈子修复工作,徐建华却萌生“敬畏”之心:“我们这些人好多都胃有毛病,杨师傅胃出血,张耀选也有胃病,我师哥张金英胃部切除。就是因为高度紧张,胃痉挛的时间很长。”几十年来,裱画室里的匠人们就是这样执着地帮助古书画对抗自然规律,用自己的心血延续着它们的生命。

  传承

  培养人才就是一种责任

  下午的裱画室,五六个年轻人正贴画上墙、学习染纸,忙得不亦乐乎。这里有招聘进来的新人,还有从香港文物修复单位专门过来学习的技术人员。“以前能来个本科生就很难得,通过不断宣传,这几年进的新人都是文保专业、美术学院的,研究生博士生、80后90后都有。”看着身边的年轻人,徐建华露出慈爱的笑容。

  故宫聚集了几乎全国最好的能工巧匠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老师傅们深感自己责任重大。“技艺的传承不能局限在故宫,我们一直在为其他地区的博物馆培训技术人员,日本、韩国也有人过来学习。”由于徒弟多、师傅少,60多岁的徐建华和李寅,都是退休后继续工作。

  除了人才培养和传承,与时间赛跑的紧迫更令他们心急。目前故宫近一半面积尚未对外开放,大量文物尘封在库房中亟待修复。“好多都成了碎片,需要抢救性修复。”李寅略显焦虑地摇摇头,“复原一幅画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活儿根本干不过来。”加之常有其他省市博物馆的文物被送入故宫请求修复,每个人都忙得团团转。

  院里曾安排徐建华去北大学考古,他不去,让他去干校进修以备提干,他也不去,科技部主任他更是不当。“不想分神,真干到一定阶段,就超脱了,跟佛教似的”,徐建华呵呵地笑,“我们单院长说,要把故宫再向下传600年,这就是一种责任。”

  此时此刻,这位闻名中外的“非遗”传承人,身上随意套着已洗得发旧的拼色毛衣,坐在光影中无比认真。在他身后,裱画室的墙面早已被书画上墙裁边后留下的纸条所遍布,看不出原本的颜色。而那道道纸边,仿若见证着代代匠人们辛勤耕耘、薪火相传的流年。

(责任编辑:宋雅静)

閸掑棔闊╅崚甯窗
涓浗缁忔祹缃戠増鏉冨強鍏嶈矗澹版槑锛�
1銆佸嚒鏈綉娉ㄦ槑鈥滄潵婧愶細涓浗缁忔祹缃戔€� 鎴栤€滄潵婧愶細缁忔祹鏃ユ姤-涓浗缁忔祹缃戔€濈殑鎵€鏈変綔鍝侊紝鐗堟潈鍧囧睘浜�
銆€ 涓浗缁忔祹缃戯紙鏈綉鍙︽湁澹版槑鐨勯櫎澶栵級锛涙湭缁忔湰缃戞巿鏉冿紝浠讳綍鍗曚綅鍙婁釜浜轰笉寰楄浆杞姐€佹憳缂栨垨浠ュ叾瀹�
銆€ 鏂瑰紡浣跨敤涓婅堪浣滃搧锛涘凡缁忎笌鏈綉绛剧讲鐩稿叧鎺堟潈浣跨敤鍗忚鐨勫崟浣嶅強涓汉锛屽簲娉ㄦ剰璇ョ瓑浣滃搧涓槸鍚︽湁
銆€ 鐩稿簲鐨勬巿鏉冧娇鐢ㄩ檺鍒跺0鏄庯紝涓嶅緱杩濆弽璇ョ瓑闄愬埗澹版槑锛屼笖鍦ㄦ巿鏉冭寖鍥村唴浣跨敤鏃跺簲娉ㄦ槑鈥滄潵婧愶細涓浗
銆€ 缁忔祹缃戔€濇垨鈥滄潵婧愶細缁忔祹鏃ユ姤-涓浗缁忔祹缃戔€濄€傝繚鍙嶅墠杩板0鏄庤€咃紝鏈綉灏嗚拷绌跺叾鐩稿叧娉曞緥璐d换銆�
2銆佹湰缃戞墍鏈夌殑鍥剧墖浣滃搧涓紝鍗充娇娉ㄦ槑鈥滄潵婧愶細涓浗缁忔祹缃戔€濆強/鎴栨爣鏈夆€滀腑鍥界粡娴庣綉(www.ce.cn)鈥�
銆€ 姘村嵃锛屼絾骞朵笉浠h〃鏈綉瀵硅绛夊浘鐗囦綔鍝佷韩鏈夎鍙粬浜轰娇鐢ㄧ殑鏉冨埄锛涘凡缁忎笌鏈綉绛剧讲鐩稿叧鎺堟潈浣跨敤
銆€ 鍗忚鐨勫崟浣嶅強涓汉锛屼粎鏈夋潈鍦ㄦ巿鏉冭寖鍥村唴浣跨敤璇ョ瓑鍥剧墖涓槑纭敞鏄庘€滀腑鍥界粡娴庣綉璁拌€匵XX鎽勨€濇垨
銆€ 鈥滅粡娴庢棩鎶ョぞ-涓浗缁忔祹缃戣鑰匵XX鎽勨€濈殑鍥剧墖浣滃搧锛屽惁鍒欙紝涓€鍒囦笉鍒╁悗鏋滆嚜琛屾壙鎷呫€�
3銆佸嚒鏈綉娉ㄦ槑 鈥滄潵婧愶細XXX锛堥潪涓浗缁忔祹缃戯級鈥� 鐨勪綔鍝侊紝鍧囪浆杞借嚜鍏跺畠濯掍綋锛岃浆杞界洰鐨勫湪浜庝紶閫掓洿
銆€ 澶氫俊鎭紝骞朵笉浠h〃鏈綉璧炲悓鍏惰鐐瑰拰瀵瑰叾鐪熷疄鎬ц礋璐c€�
4銆佸鍥犱綔鍝佸唴瀹广€佺増鏉冨拰鍏跺畠闂闇€瑕佸悓鏈綉鑱旂郴鐨勶紝璇峰湪30鏃ュ唴杩涜銆�

鈥� 缃戠珯鎬绘満锛�010-81025111 鏈夊叧浣滃搧鐗堟潈浜嬪疁璇疯仈绯伙細010-81025135 閭锛�

精彩图片
鍏充簬缁忔祹鏃ユ姤绀� 锛� 鍏充簬涓浗缁忔祹缃� 锛� 缃戠珯澶т簨璁� 锛� 缃戠珯璇氳仒 锛� 鐗堟潈澹版槑 锛� 浜掕仈缃戣鍚妭鐩湇鍔¤嚜寰嬪叕绾� 锛� 骞垮憡鏈嶅姟 锛� 鍙嬫儏閾炬帴 锛� 绾犻敊閭
缁忔祹鏃ユ姤鎶ヤ笟闆嗗洟娉曞緥椤鹃棶锛�鍖椾含甯傞懌璇哄緥甯堜簨鍔℃墍    涓浗缁忔祹缃戞硶寰嬮【闂細鍖椾含鍒氬钩寰嬪笀浜嬪姟鎵€
涓浗缁忔祹缃� 鐗堟潈鎵€鏈�  浜掕仈缃戞柊闂讳俊鎭湇鍔¤鍙瘉(10120170008)   缃戠粶浼犳挱瑙嗗惉鑺傜洰璁稿彲璇�(0107190)  浜琁CP澶�18036557鍙�

浜叕缃戝畨澶� 11010202009785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