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人才供需两旺却错位 需全球招四通人才

2015年04月05日 09:23   来源:新民晚报    张钰芸

  700个岗位,60家企业,3012名应聘者。2015年的招聘季,一场上海自贸区里的专场招聘会吸引了不少应聘者的脚步。这场从一开始就限流的招聘会,呈现出上海自贸区岗位和人才的供需两旺。但在热闹景象的背后,专业人才和产业结构的匹配度失衡却有所暴露,这在扩大开放、亟需人才的服务业、金融业尤为明显。

  上海自贸区需要怎样的人才?如何补上现有的人才缺口?面对区内产业结构调整,如何引入和培养“国内普缺型”人才?这是上海自贸区在扩区之际需要考虑的问题。

  今年3月,上海自贸区人才大厦招聘大厅里举行了两场专场招聘会,场场爆满。其中“金融、贸易、服务业企业专场招聘会”更吸引了60家企业和3012名应聘者,是区内至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招聘会。

  人才供需两旺

  记者在现场看到,前来招聘的既有汇丰银行、交通银行等金融企业,也有东方汇融文化商务有限公司、泓明供应链集团等贸易、服务业领域的知名公司。招聘对象涉及客户主任、理财经理、市场营运总监、UI设计师、软件工程师等。

  企业的热情高,应聘者的蜂拥而至更堪称火爆。3000余名应聘者中,既有应届毕业生和海归,也有已有工作经验的人士。去年刚从日本福冈大学毕业的顾小姐是工商管理专业的硕士,她说:“这次主要瞄准的就是金融企业和日企”。今年将从华东政法大学毕业的杨同学告诉记者,因为本身就是金融专业的学生,所以自上海自贸区挂牌以来就非常关注。“老师上课以及我们写论文都会涉及,上海自贸区正在大力发展金融业,机会肯定多。”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应聘者普遍看好自贸区的发展前景,众多新企业、新产业的入驻也将提供更多机会,自贸区企业已经成为求职市场上的“香饽饽”。

  人才产业“错位”

  记者采访发现,在供需两旺的表面下,专业人才和产业结构间却存在错位,使得相当一部分的自贸区企业没能找到足够的匹配人才。

  自贸区管委会人力资源局副局长施欣华表示:“保税区以国际贸易、现代物流、加工制造业为主,当下紧缺的是专业技术型人才和管理人才。上海自贸区成立后,推进金融创新和服务业扩大开放,企业对金融人才、国际化经营人才、国际化文化人才、市场营销类人才等的需求拉大了缺口。”

  “金融业扩大开放以后,很多过去不能做、不会做的新业务、新产品都在政策放开后,出现在金融市场上,但是能够运营这些业务的人才却很缺乏。”施欣华坦言,自贸区的服务业和金融业一直存在不小的人才缺口,其中有些人才还属于“国内普缺型”。“目前企业一般只能自己内部培训,国内市场没有,国外招聘相对困难,大多在实践中培养符合要求的员工。”

  同样的情况在文化产业更为明显。“懂文化的人很多,但是懂文化贸易的人很少。”自贸区总体方案中允许设立外商独资演出经纪机构等政策,使得国内外著名文化企业纷纷抢滩自贸区,也带来了文化贸易人才、国际艺术品管理、营销专业人才稀缺这一新问题。

  今年年初,农工党市委发布对自贸区人力资源情况的调研结果,发现相对于本市产业结构,自贸区只有第二和第三产业,其中第三产业居主要地位,占比约为93%。而在人才结构方面,2013年自贸区内从业人员总数为28.61万人,至去年4月,自贸区产业人才结构偏离度值为0.4。当偏离度大于0时,即表明在区内产业中存在人才供不应求的状况,说明自贸区内存在专业人才队伍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失衡的状况。

  施欣华担忧,上海自贸区从28.78平方公里拓展到120.72平方公里后,产业结构随着政策开放加大调整,而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却无法快速跟上,匹配度失衡的情况可能进一步加剧。

  需要“四通”人才

  施欣华说,自贸区内的各个行业都存在人才缺口,但“蓝领”、“白领”还能通过招聘会等形式招募,而企业领军型人物的“金领”最难引进。

  自贸区管委会人力资源局去年曾对区内企业进行调研,发现相当一部分企业对转型发展的关键人才——高层次复合型的经营管理人才需求强烈,而这一情况在一年后仍未得到缓解。调查结果显示,随着跨国公司业务整合的推进,财务、人力资源、行政、投融资等方面的管理人才正逐步成为企业招聘的热点。国际营运中心中有34%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紧缺,其中需要高级管理人员的企业比例达到16%。

  “简而言之,企业需要‘四通’人才,即通用语言、通用规则、通用管理、通用工具。具体来说,就是适应以英语为主要工作语言的环境、熟悉全球通行的商业规则、具备跨文化合作力和领导力、掌握全球运营定量分析软件等。但恰恰是总部企业最难招聘到的人才。”

  自贸区人才大厦的实际运营方,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投资实业公司董事长谢伟明表示:“根据我们和企业的交流,特别是金融企业,他们最迫切需要的是中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是对中国经济新常态有一定了解,对自贸区的新政策、新发展有一定见解的人才,总而言之,是有‘大局观’的人才。”

  全球配置人才

  上海自贸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动力引擎,发展过程中有冲劲更有后劲,人才的“质”高不高,“量”足不足,是至关重要的因素。面对缺口,政府、企业和高校应有何作为?

  “经济发展越快,新产业、新产品不断涌现,人才缺口就会变大,这是世界性的难题。”上海人才服务行业协会负责人表示,自贸区企业的“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人才的国际化背景尤为重要。“在国内人才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下,‘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引入海外高端人才可以解决燃眉之急。”

  而在引入海外人才的过程中,就需要政府打开“绿色通道”。施欣华透露,对于“国内普缺型”人才,自贸区相关部门将在今年下半年赴欧美招聘一批人才,同时深入探索出入境便利化政策,在口岸落地签证、长期居留许可、延长签证等方面给予便利。“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遇到,一些国外专家型人才的年龄超过我国法定工作年龄60岁,但却是企业急需的行家,需要特事特办的政策。”

  自贸区人才大厦也旨在解决人力资源服务碎片化问题。“人力资源涉及多个政府部门,社会机构、市场组织就更多了,海外人才、全国人才来到上海,生活、工作上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把行政、公共、市场等服务聚集在人才大厦就能高效解决问题。”

  上海社科院博士王泠一则表示,自贸区和科创中心的建设都离不开人才,要把握面向全球的“人才集聚”举措。他坦言,上海的高校要培养出高层次的领军人物,恐怕还有10年的路要走。一方面高校注重产学研结合,加紧“对路子”的培养,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学习新加坡和香港,做到全球配置人才。“既是指引入海外人才,也意味着年轻人应该做好随着中国企业一起‘走出去’的准备。”(张钰芸)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